-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大唐探案錄之長安風云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9506938
- 條形碼:9787569506938 ; 978-7-5695-0693-8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大唐探案錄之長安風云 本書特色
本書主要收錄了: 東方來客、上元夜譚、如煙如霧、詩中真假、富商之感、工匠注事六篇小說。
大唐探案錄之長安風云 內容簡介
遣唐使客房中為何驚現衣著怪異的尸體?黑白通吃的謀士之死與絕色波斯女子之間有何關系?賭場老板的客人離奇慘死,究竟是意外,還是人性的弱點在作祟?大財主商機被盜取,管家,歌姬,仆人,究竟誰才是泄密者?長安城的一流工匠與多年前的一起密室殺人案有何關系?這背后又有什么不為人知的隱情和傷痛?
面對如此多手段詭譎的案件,賀望東和遙大鯨能否見招拆招、撥云見日?賀望東又是否能夠揭開自己的身世之謎?
大唐探案錄之長安風云 目錄
上元夜譚
如煙如霧
詩中真假
富商之惑
工匠往事
解說
后記
大唐探案錄之長安風云 節選
靈龜三年十一月,元正天皇改年號為養老元年。同年三月,大批遣唐使從難波出發,遠赴唐都長安。這是日本派出的第八次遣唐使,距離上一次派出遣唐使已經十五年了。
此次的使節團由五百五十七人組成,多治比縣守為押使,大伴山守為押使屬下的大使,藤原馬養為副使。“縣守”為日本朝廷派駐在地方的官員,“山守”為管理山林的官員,而“馬養”顧名思義,即為管理馬匹的官員。隨行的還有后來成為名僧的玄昉和吉備真備,以及詩人阿倍仲麻呂。阿倍仲麻呂只有十九歲,是以留學生的身份前往大唐的。
遣唐使歷經千辛萬苦,終于抵達長安。展現在他們眼前的,是一派與日本迥然不同的景象。沒有一個人不為目之所及感到震驚與贊嘆。
七年前,元明天皇將都城遷到了奈良,并仿照長安城的格局興建了平城京。就當時的日本而言,這無疑是一項難以想象的偉大工程。平城京東西三點七公里、南北五公里,從羅城門向北的通道,即為朱雀大路,寬達七十四米,到平城宮的正門朱雀門約有四公里。城中園林遍布、亭臺眾多、草木繁盛,美不勝收。日本人無不為擁有如此宏偉的國都感到自豪。然而到了大唐的都城,這些人全看傻了眼。長安城的規模竟是平城京的五倍之大,長安城的主道竟寬達一百五十米,怎不叫人嘆為觀止!
大唐鴻臚寺卿帶領眾官員在長安城外迎接遣唐使。鴻臚寺雖帶個“寺”字,但并非寺院,而是官署名。在唐代的官制中,除了鴻臚寺,還有掌管祭祀的太常寺、管理馬匹的太仆寺等官署,也都帶個“寺”字。鴻臚寺主外賓之事,相當于如今的外交部,下設典客署和司儀署。當然還有通事,即翻譯,他們接待起外賓來也是相當的鄭重而專業。
唐長安城由宮城、皇城和外郭城三部分組成。中央機構有三。ㄖ袝 ㈤T下省、尚書。、六部(吏、戶、禮、兵、刑、工)、一臺(御史臺)、九寺(太府寺、司農寺、宗正寺、太常寺、光祿寺、鴻臚寺、衛尉寺、太仆寺、大理寺)、五監(國子監、軍器監、少府監、將作監、都水監)等,都設在皇城之內;首寰幼〉牡胤浇小皩m城”,在皇城北側。但是由于宮城地勢較低、相對潮濕,唐太宗貞觀八年,又在東北方的龍首原上建了大明宮,自唐高宗起,先后有十七位皇帝在此處理朝政。
皇城作為中央辦公之所,富麗雄偉的建筑鱗次櫛比。此次日本遣唐使就是在大明宮受到接待的。鴻臚寺坐落在承天門西七號,西邊設有供外國使節下榻的四方館。不過,只有重要人物才能入住該館。按照慣例,團長級別的大人物所住的房間又與他人不同。
多治比縣守作為押使,被安排在一個自帶小花園的屋子里。接待他的是典客署丞李宜和通事曹茂,另有搬運行李的雜役。
曹茂的日語相當流利,而被問到師從何處時,他總是含糊其辭。遣唐使團的副使藤原馬養略懂骨相之術,他私下對押使說:“就外形看,曹茂有點兒像日本人。”莫非他是流亡至大唐的日本人的后裔?不過既然曹茂本人不愿意明說,別人也不好勉強詢問。
屋子里點著香,芬芳濃郁,押使在日本時,從未聞到過這樣奇妙的香味兒。
待行李全部搬進屋子,曹茂畢恭畢敬地向李宜請示道:“方才有個年輕人來客館,說要求見押使,請大人指示!
署丞是從八品下,官職不大,但往往就是這些人,*喜歡在下屬面前頤指氣使。
李宜慢悠悠地說道:“押使長途跋涉,剛剛抵達,怕是累了,把那人打發了!
曹茂補充道:“是弘文館的學生!
弘文館*初叫修文館,是唐開國皇帝李淵于武德四年設置的,唐太宗即位后才改名為弘文館。后來,為了避太子的名諱,先后改為昭文館、修文館,幾番改名,開元七年再次改稱弘文館。本書的故事發生時,弘文館實叫修文館,不過民間還是習慣稱之為弘文館。
弘文館是皇家學校,只有三品以上大臣的兒子或孫子才有入學資格。因只收數十名學生,非“性識聰敏”者,即便身份地位夠格,也進不了弘文館?梢,能夠成為弘文館學生的,必是非同尋常之輩。
李宜得知想見押使的是弘文館的學生,態度陡然轉變,先前盛氣凌人地要趕人走,此時卻改口道:“既如此……且征詢一下押使的意見……”
曹茂于是問多治比縣守:“有個叫賀望東的年輕人說想要見您,您看?”
“賀望東?”押使反問道。
曹茂連忙回道:“大使若是不想見……”
押使答道:“不,是我派人把他找來的。我有東西要交給他。”
尚在海上時,押使已提前三日派人乘快船向有關州府做了報告,包括此次來唐的原因、船只數、總人數等。因此,使節團前腳剛上岸,后腳就被迎進館舍好生招待。
地方官見過押使,確認過文書,之后便要派人飛報朝廷,獲得準許后,使節團重要成員方可進京。押使便委托地方官將自己想見賀望東一事一并呈報給朝廷。地方官自然不知道賀望東是何許人也,但因是押使的要求,也不多問,如實上報。
朝廷收到消息,安排接見事宜、加強戒備等自不用說,同時也派人給賀望東報了信。賀望東聽說日本的使節將來長安,還指名道姓地要見自己,表面漫不經心,心里到底有些按捺不住。押使一進長安,他就跑來四方館求見了。
“我這就去見他。”押使說著正要起身。
李宜聽了曹茂的翻譯,說道:“不,把他叫到這里來,豈有勞押使大駕前去見他的道理。雖說是弘文館的學生,畢竟身無官職,一國使節之首前去見他,實在不妥!
到底是混官場的,思慮就是和別人不一樣。
李宜派了個小吏去通傳,并將那年輕人領了進來。
……
大唐探案錄之長安風云 作者簡介
陳舜臣,華裔日本作家,1961年獲得第7屆江戶川亂步獎,1969年獲得第60屆直木獎,1970年獲得第23屆推理作家協會獎,成為日本文學史上首位“三冠王”。他以推理小說成名,打破了“推理小說中不得出現中國人”的創作傳統,開辟了日系推理新格局,代表作有《枯草之根》《孔雀之道》“陶展文系列”等。陳舜臣的歷史作品也因加入了推理的成分而自成一派,代表作有《三國史秘本》《中國的歷史》《太平天國興亡錄》等。
- >
山海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自卑與超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