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中國央企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理論和實踐探索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526421
- 條形碼:9787302526421 ; 978-7-302-52642-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央企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理論和實踐探索 本書特色
《中國央企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理論和實踐探索》旨在探索中國央企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理想路徑,在實際案例分析的基礎上總結經驗并給出合理的建議,以期給我國央企的長遠發展提供有意義的參考。《中國央企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理論和實踐探索》著眼于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中流砥柱,即我國央企的可持續發展,闡述了我國央企的發展及其重要性,從理論視角切入,結合精心挑選的企業案例,進行了全面立體的分析,因此提出的建議也切合企業發展的實際,具備可操作性。
中國央企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理論和實踐探索 內容簡介
我國央企的發展關乎國計民生,在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主要行業與關鍵領域占據支配地位,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經過改革開放以來近四十年的發展,我國央企已經積累了一定的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經驗,在戰略管理層面,積極響應國家政策,以戰略為導向,聚焦主業下的產業整合,注重央企的創新發展和資源合理規劃,構建央企核心競爭力;在運營管理層面,注重央企資源合理規劃和分配,從而提升央企競爭力,注重品牌效應的建立,從而形成品牌規模效應;注重服務于央企整體發展的國內外市場拓展;在保障措施方面,注重提升并規范管理水平,不斷提高管控能力;注重員工的成長和激勵,激發央企活力;不斷建立健全央企的監督機制。
在追求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我國央企要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積極響應國家政策,推進國家戰略導向下的央企發展。在戰略管理層面,推進創新轉型發展,打造核心競爭力;堅持兼并重組戰略,提升企業競爭力;聚焦產業整合戰略,推動全方位整合;服務“走出去”戰略,推動全球化增長,以便為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在運營層面,拓展業務模式,改善投融資環境;加強業務重組、資源整合,提升運營效率;拓展國內外市場,優化產業布局;借力“互聯網 ”,促進央企信息化建設。在保障措施層面,強化內控體系建設,提升風險管控能力;建立健全內部監督體制,防范央企腐敗風險;完善人力資源管理,力促央企長足發展;倡導企業家精神,培育優秀企業家。企業家要始終勇于為集團創造更大價值,積極地承擔政治責任、經濟責任、社會責任,帶頭弘揚工匠精神,始終專注于產品和服務品質的提升,培育高素質的人才隊伍,形成企業上下齊心協力保質量、提品質的強大合力,助力我國央企的可持續發展。
中國央企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理論和實踐探索 目錄
第1部分 央企集團可持續發展的先進理論
第1章 央企集團的定義和特點 2
1.1 央企集團的定義 2
1.2 央企集團的特點 2
1.2.1 產權結構復雜化 2
1.2.2 內部治理行政化 4
1.2.3 經營戰略多元化 4
1.2.4 經營主體多元化 5
1.2.5 生產經營國際化 5
第2章 央企集團的使命和分類 7
2.1 央企集團的使命 7
2.1.1 中央企業戰略重組起步階段(2003—2004年) 7
2.1.2 中央企業戰略重組發展階段(2005—2007年) 8
2.1.3 中央企業戰略重組深化階段(2008—2010年) 8
2.1.4 中央企業戰略重組攻堅階段(2011—2013年) 8
2.1.5 中央企業戰略重組全面改革階段(2014年至今) 8
2.2 央企集團的分類 11
2.2.1 按產權歸屬劃分 11
2.2.2 按管控主體劃分 11
2.2.3 按形成過程劃分 12
2.2.4 按主體功能劃分 12
第3章 央企集團可持續發展的理論基礎 15
3.1 四維理論 15
3.1.1 四維理論的主要內容 15
3.1.2 四維理論的主要應用 19
3.2 代理理論 21
3.2.1 代理理論的主要內容 21
3.2.2 代理理論的主要應用 22
3.3 制度理論 26
3.3.1 制度理論的主要內容 26
3.3.2 制度理論的主要應用 28
3.4 企業改革轉型的六大條件和六大定律 30
3.4.1 六大條件 31
3.4.2 六大定律 31
3.5 人類經濟非理性定律 32
3.5.1 人類經濟非理性定律的前提 33
3.5.2 人類經濟非理性定律的內容 33
參考文獻 35
第2部分 中國央企集團發展現狀
第4章 央企集團的發展概述 40
4.1 央企集團的發展沿革 40
4.1.1 央企集團概況 40
4.1.2 央企集團兼并重組的三個時期 40
4.2 央企集團的制度優勢 42
4.2.1 政府推動的國有企業改革 42
4.2.2 類集群組織模式的優勢 42
4.2.3 相對完善的配套法律法規 43
4.2.4 政策傾斜帶來的優勢 43
4.3 央企集團的資源優勢 44
4.3.1 壟斷特性帶來的優勢 44
4.3.2 融資優勢 45
4.3.3 人才優勢 45
4.3.4 市場優勢 45
4.4 央企集團的經濟效益分析 46
4.5 央企集團的社會效益分析 47
4.5.1 央企集團社會責任履行現狀 47
4.5.2 央企集團主要社會責任 48
第5章 央企集團發展的外部環境 50
5.1 國際環境分析 50
5.1.1 政治環境分析 50
5.1.2 經濟環境分析 51
5.1.3 社會文化環境分析 53
5.1.4 技術分析 54
5.2 國內環境分析 54
5.2.1 政治環境分析 54
5.2.2 經濟環境分析 56
5.2.3 社會文化環境分析 59
5.2.4 技術環境分析 60
5.3 典型行業環境分析 61
5.3.1 央企主要分布行業綜述 61
5.3.2 房地產行業分析 62
5.3.3 電力行業分析 68
5.3.4 糧油行業分析 70
5.3.5 醫藥行業分析 72
5.3.6 基礎設施建設行業分析 74
第6章 央企集團發展的主要問題及其原因 77
6.1 央企集團發展的主要問題 77
6.1.1 處于壟斷地位的部分央企競爭不足 77
6.1.2 央企產能過剩問題突出 77
6.1.3 央企創新投入處于較低水平 78
6.1.4 央企海外投資成效較低,存在國有資產流失現象 78
6.1.5 央企整合經濟資源效率較低 80
6.2 出現問題的原因分析 81
6.2.1 央企肩負的國家職能所要求的行政壟斷 81
6.2.2 央企過度投資造成產能過剩 82
6.2.3 央企所在行業特性對創新投入水平要求相對較低 82
6.2.4 央企海外投資面臨多重困難 82
6.2.5 企業的多層代理問題影響國有資產的使用效率 84
參考文獻 84
第3部分 企業集團案例分析
第7章 路橋集團案例分析 88
7.1 路橋集團概況 88
7.1.1 路橋集團發展歷程 88
7.1.2 路橋集團財務績效 90
7.1.3 路橋集團業務發展狀況 92
7.1.4 路橋集團管理體制現狀 96
7.2 路橋集團的發展形勢 100
7.2.1 宏觀發展環境分析 100
7.2.2 行業發展環境分析 110
7.2.3 路橋集團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120
7.3 路橋集團戰略制定與實施 126
7.3.1 路橋集團總體戰略定位 126
7.3.2 路橋集團業務戰略分析 127
7.3.3 路橋集團核心競爭力的構建 130
7.3.4 路橋集團戰略實施效果評價 132
7.4 路橋集團的經營策略及其實施效果 136
7.4.1 路橋集團業務模式創新 136
7.4.2 路橋集團技術創新 138
7.4.3 路橋集團品牌管理 139
7.4.4 路橋集團市場開拓管理 140
7.4.5 路橋集團重要運營環節的關系處理 142
7.4.6 路橋集團運營管理的效果評價 144
7.5 路橋集團保障措施的有力支撐 147
7.5.1 路橋集團的投融資管理 147
7.5.2 路橋集團的風險管控 150
7.5.3 路橋集團的集團管控 151
7.5.4 路橋集團的人力資源管理 152
7.5.5 路橋集團的監督體系 153
7.5.6 路橋集團保障措施實施效果評價 155
7.6 路橋集團發展經驗總結與啟示 158
7.6.1 路橋集團的業務發展路徑 158
7.6.2 路橋集團的可持續發展瓶頸分析 161
7.6.3 路橋集團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分析 163
7.6.4 路橋集團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建議 165
第8章 中糧集團案例分析 170
8.1 中糧集團概況 170
8.1.1 中糧集團發展歷程 170
8.1.2 中糧集團財務績效 174
8.1.3 中糧集團業務發展狀況 175
8.1.4 中糧集團管理體制現狀 178
8.2 中糧集團發展環境 185
8.2.1 宏觀發展環境分析 185
8.2.2 行業發展環境分析 193
8.2.3 中糧集團面臨的機遇和威脅 205
8.3 中糧集團戰略制定與實施 208
8.3.1 中糧集團總體戰略定位 208
8.3.2 中糧集團業務戰略分析 210
8.3.3 中糧集團核心競爭力的構建 214
8.3.4 中糧集團全產業鏈戰略實施效果評價 217
8.4 中糧集團的經營策略及其實施效果 220
8.4.1 中糧集團業務模式創新 220
8.4.2 中糧集團技術創新 222
8.4.3 中糧集團品牌管理 224
8.4.4 中糧集團市場開拓管理 228
8.4.5 中糧集團重要運營環節的關系處理 231
8.4.6 中糧集團運營管理的效果評價 234
8.5 中糧集團保障措施的有力支撐 239
8.5.1 中糧集團的投融資管理 239
8.5.2 中糧集團的風險管控 241
8.5.3 中糧集團的集團管控 243
8.5.4 中糧集團的人力資源管理 244
8.5.5 中糧集團的監督體系 247
8.5.6 中糧集團保障措施實施效果評價 251
8.6 中糧集團發展經驗總結與啟示 255
8.6.1 中糧集團的業務發展路徑 255
8.6.2 中糧集團的可持續發展瓶頸分析 258
8.6.3 中糧集團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分析 260
8.6.4 中糧集團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建議 263
第9章 華潤集團案例分析 267
9.1 華潤集團概況 267
9.1.1 華潤集團發展歷程 267
9.1.2 華潤集團財務績效 270
9.1.3 華潤集團業務發展狀況 273
9.1.4 華潤集團管理體制現狀 277
9.2 華潤集團發展環境 284
9.2.1 宏觀環境分析 284
9.2.2 行業發展環境分析 288
9.2.3 華潤集團面臨的機遇和威脅 301
9.3 華潤集團戰略制定與實施 307
9.3.1 華潤集團總體戰略定位 307
9.3.2 華潤集團多元化戰略分析 309
9.3.3 華潤集團核心競爭力的構建 318
9.3.4 華潤集團戰略實施效果評價 323
9.4 華潤集團的經營策略及其實施效果 327
9.4.1 華潤集團業務模式創新 327
9.4.2 華潤集團技術創新 330
9.4.3 華潤集團品牌管理 333
9.4.4 華潤集團市場開拓管理 335
9.4.5 華潤集團重要運營環節的關系處理 339
9.4.6 華潤集團運營管理的效果評價 342
9.5 華潤集團保障措施的有力支撐 347
9.5.1 華潤集團的投融資管理 347
9.5.2 華潤集團的風險管控 352
9.5.3 華潤集團的集團管控 356
9.5.4 華潤集團的人力資源管理 359
9.5.5 華潤集團監督體系 361
9.5.6 華潤集團保障措施實施效果評價 363
9.6 華潤集團發展經驗總結與啟示 368
9.6.1 華潤集團業務發展路徑 368
9.6.2 華潤集團可持續發展瓶頸分析 372
9.6.3 華潤集團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分析 373
9.6.4 華潤集團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建議 377
第10章 法國萬喜集團案例分析 384
10.1 萬喜集團概況 384
10.1.1 萬喜集團發展歷程 384
10.1.2 萬喜集團財務績效 385
10.1.3 萬喜集團業務發展狀況 387
10.1.4 萬喜集團管理體制現狀 389
10.2 萬喜集團發展環境 391
10.2.1 宏觀環境分析 391
10.2.2 行業發展環境分析 399
10.2.3 萬喜集團面臨的機遇和威脅 404
10.3 萬喜集團戰略制定與實施 408
10.3.1 萬喜集團總體戰略定位 408
10.3.2 萬喜集團業務戰略分析 409
10.3.3 萬喜集團核心競爭力的構建 414
10.3.4 萬喜集團戰略實施效果評價 417
10.4 萬喜集團的經營策略及其實施效果 419
10.4.1 萬喜集團業務模式創新 419
10.4.2 萬喜集團技術創新 421
10.4.3 萬喜集團品牌管理 422
10.4.4 萬喜集團市場開拓管理 422
10.4.5 萬喜集團重要運營環節的關系處理 424
10.4.6 運營管理的效果評價 427
10.5 萬喜集團保障措施的有力支撐 428
10.5.1 萬喜集團投融資管理 428
10.5.2 萬喜集團的風險管控 431
10.5.3 萬喜集團的集團管控 432
10.5.4 萬喜集團的人力資源管理 433
10.5.5 萬喜集團保障措施實施效果評價 434
10.6 萬喜集團發展經驗總結與啟示 436
10.6.1 萬喜集團的業務發展路徑 436
10.6.2 萬喜集團的可持續發展瓶頸分析 438
10.6.3 萬喜集團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分析 439
10.6.4 萬喜集團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建議 442
參考文獻 444
第4部分 中國央企集團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探索與總結
第11章 央企集團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 448
11.1 央企集團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管理 448
11.1.1 戰略定位:業務多元化打造綜合型企業 448
11.1.2 戰略制定:注重業務及資源整合 449
11.1.3 競爭優勢構建:可持續的創新驅動 449
11.2 央企集團可持續發展的運營管理 450
11.2.1 技術創新:注重企業集團管理信息化建設,緊跟互聯網時代的步伐 450
11.2.2 品牌管理:以企業集團品牌為核心 451
11.2.3 市場拓展:結合業務定位和企業集團實際情況開拓有效市場 451
11.3 央企集團可持續發展的保障措施 452
11.3.1 投融資管理:以戰略為導向的投融資活動 452
11.3.2 風險管控:加強監督體系的建設,進行全方位的風險管控 453
11.3.3 人力資源管理:注重人才的培養和激勵,實現員工和公司的共同成長 454
中國央企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理論和實踐探索 作者簡介
湯明,同濟大學工學碩士、北京交通大學經濟學博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高級訪問學者,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現任中電建路橋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副書記;著有《對發展非水電事業的思考》《企業成長的四維理論》《以企業為業》《中國環保產業發展及投資問題研究》等學術論文及專著;榮獲“中國建筑業十大領軍人物”“中國建筑業100位杰出貢獻企業家”“全國建筑業百位杰出貢獻人物”“中國經濟新領軍人物”“中國改革十大杰出人物”“中國企業創新優秀人物”等榮譽稱號。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煙與鏡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