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中國社會科學院創新工程學術出版資助項目中國傳統俗文學思想論稿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43954
- 條形碼:9787520343954 ; 978-7-5203-4395-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社會科學院創新工程學術出版資助項目中國傳統俗文學思想論稿 本書特色
本書研究中國俗文學傳統中具有文化異質性和理論普適性的獨特文學意識,因此特別關注和盡量發掘那些中國俗文學觀念中特有、而又可能為其他研究者所忽視、但具有普遍而特定的理論意義的概念、范疇、命題、觀點、見解、問題和運思。全書共分十一章,運用事實還原、問題定性與理論闡述相結合的方法,分別重點研究了中國雅俗文化傳統、中國俗文學活動方式與文學意識的表達以及中國傳統俗文學思想中的“史外史”觀、內視審美追求、心理人生意義、超常態審美追求、意趣審美觀、俗語體與言說性問題、娛樂性與消閑性問題、“演”與“義”等虛構與創造意識的形成、文學接受觀中的“意解”論與“自我化”意識、受眾主導性的審美消費意識、本真與權教理念、另類意識形態的表達與解構性、本色當行理念與大眾文學審美文化的生產與消費觀念等重要問題。
中國社會科學院創新工程學術出版資助項目中國傳統俗文學思想論稿 內容簡介
本書研究中國俗文學傳統中具有文化異質性和理論普適性的獨特文學意識,因此特別關注和盡量發掘那些中國俗文學觀念中特有、而又可能為其他研究者所忽視、但具有普遍而特定的理論意義的概念、范疇、命題、觀點、見解、問題和運思。全書共分十一章,運用事實還原、問題定性與理論闡述相結合的方法,分別重點研究了中國雅俗文化傳統、中國俗文學活動方式與文學意識的表達以及中國傳統俗文學思想中的“史外史”觀、內視審美追求、心理人生意義、超常態審美追求、意趣審美觀、俗語體與言說性問題、娛樂性與消閑性問題、“演”與“義”等虛構與創造意識的形成、文學接受觀中的“意解”論與“自我化”意識、受眾性的審美消費意識、本真與權教理念、另類意識形態的表達與解構性、本色當行理念與大眾文學審美文化的生產與消費觀念等重要問題。
中國社會科學院創新工程學術出版資助項目中國傳統俗文學思想論稿 目錄
中國社會科學院創新工程學術出版資助項目中國傳統俗文學思想論稿 作者簡介
彭亞非,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文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中國古代美學、古代文論、文學理論。主要著作:《中國正統文學觀念》,社科文獻出版社,2007。《〈論語〉選評》,香港三聯書店(繁體),岳麓書社(簡體),2006。《郁郁乎文》(《華夏審美風尚史》周秦卷),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增補再版,2016。《先秦審美觀念研究》,語文出版社,1996。《析義》,河北人民出版社,2017。2001年,專著《郁郁乎文》(《華夏審美風尚史》)獲第五屆國家圖書獎,2002年獲第四屆中國社會科學院優秀科研成果追加獎。2006年,論文《圖像社會與文學的未來》獲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優秀論文獎。2012年,專著《中國正統文學觀念》獲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優秀學術成果獎。
- >
回憶愛瑪儂
- >
朝聞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煙與鏡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史學評論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