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神韻秋柳:王士禛傳(平)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21204308
- 條形碼:9787521204308 ; 978-7-5212-0430-8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神韻秋柳:王士禛傳(平) 本書特色
作者巧妙發(fā)揮合理的藝術(shù)想象,真實生動地展現(xiàn)清初一代詩宗王士禛溫雅敦厚、仁義淡泊的性情,彰顯他的憂患意識與高尚品格,贊揚他以清新俊逸之才,創(chuàng)作出膾炙人口的神韻詩歌并倡導神韻詩說,在中國詩史上閃射出奇光異彩彩。 文史專家? 陶文鵬 王士禛生逢明清兩朝更替之際,在那個很難選擇的環(huán)境中,他以自己的堅守為根做官修學,雖有彷徨,但亦有仁厚官聲和“神韻”詩學主張立足世間,并以此被后人贊頌。本傳在線性的人物生平經(jīng)歷敘述中,涉世記事,狀人說詩,在細密的探究和考評中,書寫了傳主曲折起伏坎坷的人生,暢達豐厚,給人頗多閱讀收益。 文學專家? 李炳銀
神韻秋柳:王士禛傳(平) 內(nèi)容簡介
王士禛是清初杰出詩人、學者、文學家。本書以新聞式表達的線性行文結(jié)構(gòu),書寫了王士禛在明清交替后的彷徨、進取,入世為官,癡詩,悟道,平衡處事等曲折經(jīng)歷,呈現(xiàn)了他為官仁厚,為詩追求真誠并繼而創(chuàng)立“神韻”詩論的主張等豐盈思想文化內(nèi)容。
神韻秋柳:王士禛傳(平) 目錄
001??題記
001??**章/命案背后的秘密
015??第二章/一只“改朝換代”的雞
040??第三章/秋色向人猶旖旎
070??第四章/登天之路
106??第五章/且向江頭作釣翁
146??第六章/詩人的擁抱
220??第七章/京師煙云
258??第八章/錢王代興 風雅倫頌
300??第九章/悲憫的司寇 敦厚的詩人
338??結(jié)語/可憐多少談詩客?誰識漁洋是嫡傳
345??附錄一/王士禛年表
355??附錄二/參考文獻
359??跋
神韻秋柳:王士禛傳(平) 節(jié)選
**章?命案背后的秘密 康熙四十三年(1704),九月二十一日。北京,正陽門內(nèi)西側(cè),刑部署衙:刑部尚書王士禛坐在大堂內(nèi),滿面淚水,一枚黃葉飄過來,滿屋凄涼…… 一、王五案 捐納通判王五永遠也不會想到,自己的名字會和一代詩壇巨擘王士禛聯(lián)在一起而“名垂青史”。這王五本是一個潑皮無賴,因獨眼,又無婚配,人送外號“光棍金眼”。這眼睛雖只有一個,身段卻好,有點武功,好勇斗狠,在宛平一帶也是有點名氣。本來,王五就是街上惹是生非的主兒,沒承想?yún)s認識了一個貴人——太醫(yī)院吏目吳謙。 清代的太醫(yī)院是給皇族和大臣看病的地方,別看是個業(yè)務(wù)單位,卻也有行政級別。如:院長叫院使,正五品,相當于現(xiàn)在的廳級干部;副院長則叫院判,是個縣級干部。其余則有御醫(yī)和吏目,吏目是管理干部,類似財務(wù)科長、后勤主任之類。清代的太醫(yī)院吏目有編制三十人,其中八品、九品各一半,這個吳謙就是一個保衛(wèi)科長。因為吳謙在太醫(yī)院混得久了,做了一些給五侯九伯、皇親貴胄、達官顯宦引薦御醫(yī)、弄點名貴藥材之類的事情,也就結(jié)交了不少有頭有臉的人,所以也弄了個正八品的官兒。作為一個正八品的太醫(yī)院吏目,吳謙讓王五到宮中和六部做點事情可謂易如反掌。于是在王五的請托之下,吳謙便把王五引薦到了工部,做了一個匠役,干一些整理廁所、疏通下水道、換換門窗鎖具以及揭瓦抹灰之類的活兒。 這王五倒也機靈,居然以工部干部的身份借勢造勢,狠狠把自己營銷了一把。先是借在工部的身份炫耀自己的能量,吸引了一批不明真相的商人和朋友老鄉(xiāng)請他辦事。這種辦事往往以錢開道,所有來人送的錢他照收不誤,事辦成辦不成則另當別論。于是在極短的時間內(nèi),王五竟成了暴發(fā)戶。 清朝當時因財政緊張,有個捐納制度,就是拿錢可以買官,明碼標價,捐多少錢,得多大官。(清代乾隆年間朝廷年總收入為白銀四千四百萬兩,其中捐納得銀四百萬兩,占總收入的百分之九點零九。)就這樣,王五以自己收的錢財,竟捐了個通判的官,身份一轉(zhuǎn),成了“公務(wù)員”,步入了仕途。 捐了官,也未必馬上到任,因為捐官的人太多。就只有等,等有了空缺就可以補任。通判是個文官。在清朝,通判也稱為分府,功能為輔助知府政務(wù),分掌糧、鹽、督捕等,品等為正六品。通判對州與府的行政長官有監(jiān)察的作用,多半設(shè)立在邊陲,類似于現(xiàn)今由上級直派的督察官員,以彌補知府管轄不足之處。雖是為上級督察地方官員而設(shè),但是,其在地方還要掌管一定的實際行政事務(wù)。而王五也樂得不出京門,有了身份,繼續(xù)在工部做事,而以這種身份在工部比以前收的銀子更多了。 單說這吳謙,做了太醫(yī)院的吏目后,有了些銀子,便干起了放高利貸的生意。宛平縣有個做藥材生意的人叫薛應(yīng)元,前年借了吳謙一百兩銀子的高利貸,而正值當年河北、山東等地遭遇大旱,田畝荒蕪,顆粒無收。薛應(yīng)元賠了生意,血本無回,可更著急的是吳謙,因為他的百兩白銀不要說利息,就是本錢也難以要回。 幾經(jīng)討要無果,吳謙竟想起了王五。 這要賬,其實也是一個技術(shù)活兒,*起碼也得懂個軟硬兼施、恩威并重。吳謙一介書生,肯定不諳要賬的套路。王五本是個地痞,劫財越貨的活兒他應(yīng)該不陌生。于是趁夜色把王五叫來,幾杯酒下肚,吳謙說出了原委。王五因得過吳謙恩惠,正巴不得找個機會報答吳謙,便拍下胸脯,一口應(yīng)諾。 第二天,毒日如火,燥熱難耐,王五找了幾個過去在街上廝混的舊好,一路大搖大擺直奔宛平薛應(yīng)元家。此時薛家已經(jīng)失去舊日的繁華,偌大的院子只有一個仆人。這老薛先是磕頭作揖,訴說自己的無助,那邊薛妻也端上好茶款待不速之客。王五一開始二郎腿蹺著,還哥哥長哥哥短地叫著,一看光說好話不奏效,便動了粗。他將獨眼一豎,一抬手,將桌上的茶杯打翻在地:“姓薛的,別的不說了,我們兄弟也沒這工夫,挑明了吧,這錢還,還是不還?”老薛一怔,道:“兄弟,真是還不了!容我來年想想辦法吧!”這時,仆人上前想勸架,王五旁邊的一人飛起一腳將仆人踹倒在地。豈知仆人也是個武人,哪里受得了這氣,于是混戰(zhàn)開始。這一下手就沒有了輕重,盡管吳謙再三叮囑別弄出人命來,但幾個地痞怎顧得這些,每人都下了死手。不一會兒,薛妻、薛子及仆人已經(jīng)血流如注,奄奄一息。王五見出了人命,便急忙收手,大呼一聲,與眾地痞四散而逃。 三條人命的案子畢竟是大案,又靠近京城,官府搜捕也快,不幾日,王五等便被步兵統(tǒng)領(lǐng)托哈齊解押至刑部。 這本是一個逼索私債、致人死命的普通案子,但卻因吳謙太醫(yī)院吏目的身份而變得復雜起來。先是吳謙見死了人,死不承認是自己指使索債,把責任全推到王五身上,而王五這時也沒了往日的義氣,反咬是吳謙指使,現(xiàn)場是幾個打手失手,自己并未參與斗毆。 吳謙這時也動用了關(guān)系,先是找到王府護衛(wèi)色樂弼。這色樂弼雖是一個護衛(wèi),官小,但卻是一個滿人,在當時說話有些分量。色樂弼又找到了滿人長史穆爾泰,而穆爾泰又與刑部云南司主事馬世泰相熟。于是這個關(guān)系圈就形成了:兩個滿人托一個漢人為另外的兩個漢人解脫。以清朝滿人的地位,漢人馬世泰盡管在這個關(guān)系圈中官職*高,但他也是樂得為滿人辦事的。于是,馬世泰為吳謙疏通了關(guān)系,找到了刑部司員孫叔貽,讓他幫忙開脫。這時孫叔貽滿口答應(yīng),但提醒他,還有兩個滿司官。在清代,刑部設(shè)漢司官,同時還有滿司官,為的就是相互制約。同審這個案子的還有關(guān)福和席爾滿兩個滿司官。這個案子是三個人一起審的,孫叔貽是主審。在接受了馬世泰的請托后,孫叔貽就先擬了判決決定:王五流徙,吳謙免議!之后,孫叔貽又指使吳謙給兩個滿司官送了銀子,兩個滿司官也樂得這樣,反正是你漢人主審,我們就假裝不知,我們得了銀子,責任還得由漢人承當,更何況將來有請托我們開脫的案子,你們漢人也得裝聾作啞,貴手高抬,如此,何樂而不為?況且,案子*后還有堂官定奪,于是順水推舟,這個擬判的結(jié)果就這樣放在了刑部尚書王士禛的案前。
神韻秋柳:王士禛傳(平) 作者簡介
李長征,男,1965 年生,山東德州人。現(xiàn)任德州晚報社社長、總編輯。散文、雜文報告文學、評論等作品散見于全國各地報刊。出版有散文作品集《文字漂流》、報告文學《黑馬》。新聞及文學作品多次在省內(nèi)外獲獎。多年來致力于王士禛的研究。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回憶愛瑪儂
- >
巴金-再思錄
- >
經(jīng)典常談
- >
月亮虎
- >
山海經(jīng)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