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中國少兒科普經典小品文名家精選國花漫談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6090679
- 條形碼:9787556090679 ; 978-7-5560-9067-9
- 裝幀:70g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少兒科普經典小品文名家精選國花漫談 本書特色
劉興詩、李毓佩、葉永烈聯袂推薦獻給中國孩子的閱讀盛宴 科學小品文是科普作品中的精華,它包羅萬象:引人的科學史、動人的科學家生平、千年未解的科學難題,還有許多精彩的科學故事…… ——李毓佩 科學小品有文采,它是散文的一個品種,是科學的散文。 科學小品有知識,談天說地,無所不包,是普及科學的輕騎兵。 ——葉永烈 小品不小,包羅萬象。這一套科學小品范圍十分廣泛,有天文,有地質,有數學,有生命。看似很枯燥的科學,在這里卻一點也不枯燥。因為這是科學專家,也是真正的科普作家講給孩子們聽的。希望你讀了這些書,也成為小小科學愛好者。 ——劉興詩
中國少兒科普經典小品文名家精選國花漫談 內容簡介
《中國少兒科普經典 小品文名家精選·國花漫談》: 本書介紹了近一百朵國花及其相關故事,共同組成了一幅從精神到物質、從科學到文學、從經濟到戰爭、從自然到人文、從風土人情到歷史朝代的人花交織的立體圖景,不僅是一部花的發展史,更是一部人類精神文明的發展史。
中國少兒科普經典小品文名家精選國花漫談 目錄
亞 洲
百花叢中*鮮艷 眾香國里*壯觀2
已是懸崖百丈冰 猶有花枝俏9
櫻花爛漫艷于霞14
炎天眾芳凋 而此獨凌鑠18
花瓣潔白花心黃22
豐翹綠葉蔽朱華24
卓越錦繡萬代蘭26
山頂王國花如海28
夢回猶覺枕邊香30
列作人間**香32
高山花園杜鵑紅34
水上的美麗姑娘37
碧荷出幽泉 秀色空絕世39
我為罌粟花鳴不平43
中東花園 沙漠綠洲46
大馬士革玫瑰傳奇48
郁金香艷由此傳52
大洋洲
長纓翠羽金合歡56
非花非樹奇銀蕨59
非 洲
尼羅河紅晚香玉62
細葉帶浮毛 疏花披素艷65
花葉兩佳馬蹄蓮67
珍珠島上鳳尾蘭70
國固山名花亦然72
布葉疏疑竹 分花嫩似桃75
熱情友好鳳凰木 77
歐 洲
此心生不背朝陽 80
音樂殿堂花海洋 83
世界花園火絨草 86
千古高風說到今 90
紅玫瑰傳奇 93
美潔綽約鳶尾花 95
寧可抱香枝頭老 不隨黃葉舞秋風 97
羅馬城中一小塊 教皇之國尊百合100
袖珍麗國仙客來102
三葉草啊三葉草104
花開更比杜鵑紅106
和平象征油橄欖108
綠葉裁煙翠 紅英動日華111
滿城飛花令人醉 一枝一葉總關情113
長夏幽居景不窮 花開芳砌翠成叢115
郁金香花實迷人117
春工描樣作奇葩119
玫瑰之國玫瑰節121
白薔花開十里香125
寸心原不大 容得許多香128
滿樹玲瓏雪未干130
春芽細炷千燈焰 夏蕊濃焚百和香132
生命之花永常青134
北美洲
折來和露斗新妝138
鷹叼長蛇仙人掌141
有人叫它天竺牡丹146
圣潔團結的象征148
強健 優雅 合群 純樸151
桃花心木無價寶153
南美洲
蘭中珍品卡特蘭156
“印加魔花”傾心向陽158
紅花綠葉霸王鞭161
英雄所見略同163
一國可有多國花 稍加品味
均不差164
后 記166
中國少兒科普經典小品文名家精選國花漫談 節選
已是懸崖百丈冰 猶有花枝俏 ——中國國花之梅花禮贊 中華民族素以勤勞勇敢、堅強剛毅著稱于世。梅花代表民族崇高的品格。辛亥革命后,梅花曾被廣大民眾尊為國花。 我國是世界上*早種植梅花的國家。傳說,黃帝時代就有“筑臺賞梅”的韻事。 據史書記載,3000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栽種梅花了。1975年,人們在河南安陽西北發掘了一座殷代的古墓。出土文物中有一個青銅鼎,銅鼎里有不少果核,其中就有梅核。據專家考證,那時梅已成為調味品,與鹽一樣上了筵席。 到西周時,種梅、賞梅成了人們日常生活的大事。《詩經 小雅 四月》里“山有嘉卉,侯栗侯梅”的詩句,便是力證。 春秋戰國時,人們常以梅花作為互相饋贈的禮品,甚至作為珍貴而高尚的祭品,用來祭祀祖宗、祭禮自然神。梅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可想而知了。 據說南北朝時,陸凱曾經特地托人從江南送來一束梅花,帶給居住在陜西長安城的朋友范曄,并附詩一首: 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梅花原產于我國,在秦嶺、大巴山、岷山和西藏東部地區,至今還有野梅花。野梅花色白,經過長期培育,現在已有300多個品種。 梅花先開花而后生葉,花瓣的高度比葉芽低,花色有紅有白,有綠有黃,有的一樹花開紅白兩色。花瓣上有美麗的單瓣,常見的5枚花瓣之中,雄蕊眾多,雌蕊獨一,單生或兩朵簇生。梅是落葉喬木,樹高4—5米,較高的可達10米,樹徑20—30厘米,枝條灰帶綠色,樹冠開闊,呈圓形。幼年樹干挺直而多分枝,老齡時逐漸屈曲,干腐成洞,姿態優美,正所謂“老樹著花無丑枝”。梅的生命力強,高齡亦活。浙江天臺山國清寺的大殿左側有一株“隋梅”,相傳是建寺那年灌頂法師親手栽種的,已有1300多歲,仍然樹干蒼勁、生機勃勃;每當花開,猶如大雪蓋頂、疏枝橫空,別有風韻。杭州超山一株“宋梅”,已有七八百年壽命,樹皮已經裂開,仍虬枝盤曲、蒼勁挺秀、生意盎然,雪白的梅花年年盛開,至今不衰。 國外植梅的歷史很短。據專著介紹,1474年,梅花才由中國傳到朝鮮,以后又傳到日本,再傳往美洲。梅花傳入歐洲, 那是1878年的事。 我國人民歷來贊頌梅花不凡的風韻和宜人的幽香。“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山園小梅》),出自愛梅成癖的北宋詩人林逋,寫出了梅花的橫斜疏瘦、生意盎然、詩情畫意。他隱居杭州西湖孤山,種梅養鶴,留下了“梅妻鶴子”的佳話。姜夔的詞“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仿佛使人身臨梅林,神情飛動。 南宋詩人楊萬里《梅花下遇小雨》的詩,別具風采。他寫道: 初來也覺香破鼻,頃之無香亦無味。 虛疑黃昏花欲睡,不知被花熏得醉。 這是寫梅花幽香的傳神之作。 廣東大庾嶺的羅浮山,又稱梅嶺。杭州西湖的孤山、錢塘“十里梅海”的超山、無錫的梅園、武昌東湖的梅嶺、南京的梅花山,都是我國賞梅的勝地,特別是遇上雪景,梅增寒潔,愈覺清芬。雪梅相較,難分上下,有詩為證: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元代畫家王冕一生愛梅,尤愛霧梅和雨梅。他寫過58首詠梅詩,其中*為廣傳的是《白梅》,詩云: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 明代民族英雄于謙,文武兼佳,寫了近100首詠梅詩,其代表一首是: 玉為肌骨雪為神,近看蘢蔥遠更真。 水底影浮天際月,樽前香遍酒闌人。 松篁晚節應同操,桃李春風漫逐塵。 馬上相逢情不盡,一枝誰寄隴頭春。 魯迅先生曾經精辟地用梅花作過一個比喻。一天,他和內山書店老板內山完造閑談時局,指著窗外的一株老梅,深有感觸地說:“中國真同梅樹一般,看它衰老朽腐到不成一個樣子,一忽兒挺生一兩條新梢,又回復到繁花密綴、綠葉蔥蘢的景象了。” 陳毅元帥的《詠梅》詩云: 隆冬到來時,百花跡已絕。 紅梅不屈服,樹樹立風雪。 開國領袖毛澤東的《卜算子 詠梅》更是膾炙人口,詞曰: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從1983年以來,我國開展了一場群眾性的評選國花活動。選國花是符合人們心愿的事,倡導討論的15個月中,收到選票7203張,其中推薦梅花做國花的*多,達2894張,其次為牡丹,也有1369張。 有熱情的讀者指出,梅花是中國之花、春信之花,是民族和英雄的象征,是中華之魂魄、民族之氣節,選它為國花,理所當然。
中國少兒科普經典小品文名家精選國花漫談 作者簡介
柯寶成:畢業于湖北大學古典文學專業,曾任湖北警官學院教授、湖北大學兼職教授。從事中國古典文學教學研究工作40余年,編著出版著作20余部,代表作有《李清照全集》《陶淵明全集》。
- >
巴金-再思錄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自卑與超越
- >
朝聞道
- >
山海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