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字林拾趣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7129189
- 條形碼:9787517129189 ; 978-7-5171-2918-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字林拾趣 本書特色
徜徉在國粹文叢,觀瞻戲臺樓庭,飽覽戲里乾坤;品味畫魂書韻,體悟硯邊人文;拾趣紛繁字林,探訪民風民俗;觸摸青銅瓷器,邂逅人間草木。愿你能在生命的余裕和閑暇里,從容步入“國粹文叢”的形象之林和藝術之境,領略神髓,品味意蘊……
字林拾趣 內容簡介
據(jù)考察,從甲骨文出現(xiàn)至今,中國文字的歷史已有3600多年。文字所承載的文化精髓,不僅體現(xiàn)在它所記錄下的歷史事件,它的出現(xiàn)與發(fā)展本身就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源遠流長的見證。瓜田鐘情于漢字研究,咬文嚼字是其興趣所在,也是志業(yè)所求!蹲至质叭ぁ贩譃椤伴T外字談”“字里乾坤”“語文小札”“譯事雜說”四個部分,共六十余篇文章,在這些文章中,我們可以學習語言文字的知識,體味咬文嚼字的樂趣,書中的許多篇目如《當漢字遇上電腦》《門外漢眼中的甲骨文》《“可吸入顆粒物”到底可吸不可吸》《“你好”和漢語中的問候語》《媳婦和老婆是不是一回事》等,讀來輕松愉快,又發(fā)人深省。
字林拾趣 目錄
門外字談
不必敬畏,但也不能胡侃
從“走”字的誤讀看學古漢語的重要
從甲骨文到楷書
門外漢眼中的甲骨文
當漢字遇上電腦
國人對漢字到底了解多少?
海南地名中的“抱”和“什”
媳婦和老婆是不是一回事?
“中醫(yī)醫(yī)院”和“俄語語言文學系”
字里乾坤
“本書”如何如何:一個常見的初級錯誤
“穿幫”與“穿煲”
“服法”被頻繁地寫成“伏法”
“各地”不等于“任何一個地方”
“花拳繡腿”是中國文化么?
“可吸入顆粒物”到底可吸不可吸?
“令人堪憂”還真有點堪憂
“生前”怎么就等于“死前”了呢?
“授權”乎?“受權”乎?
“小針扎”到底是什么東西?
“雄關漫道”大行其道
從“零距離”到“零容忍”
到底誰才能使用“*”?
關于“前蘇聯(lián)”
李敖不知道什么是“靰鞡”
你知道“嗆聲”是什么意思嗎?
且慢“哇噻”“爽歪歪”
什么叫“不知所蹤”?
是“比對”,而不是“對比”
是“云山霧罩”還是“云苫霧罩”?
說“的士”和“打的”
說“整”的力度
也說東北話中的“賊”
應該用“壓”還是用“軋”?
語文小札
“你好”和漢語中的問候語
171 個新詞的發(fā)布以后
標點符號是怎樣誕生的
從“豬流感”到甲型流感
大學校長與錯別字
公共場合的漢語拼音用不用嚴格規(guī)范?
關于“因病醫(yī)治無效”種種
規(guī)范漢字表:一項早該出臺的規(guī)定
漢字簡化回頭看
叫人無奈的熒屏字幕
面對“配偶”稱呼的失語
青島有3305 個王秀英
讓外國學生徹底蒙圈的同音字
人類要“委婉”到什么時候?
國人語言粗鄙化源流初探
“先父”到底是誰的父親?
原來“她”活下來如此地不易
字母“V”對中國人的用途
譯事雜說
“不折騰”折騰起一場翻譯大賽
從潘基文“姓潘,不姓文”說開去
到底是“拉登”還是“拉丹”?
翻譯趣聞種種
“廣場”啊,你在哪里?
“哈日”“哈韓”的“哈”是什么意思?
那匹可憐的老馬是我
你知道什么叫“嘉年華”么?
日、韓特有的漢字需不需要翻譯?
天下獨一份的“國務卿”
外文字母能不能進入漢語?
“西伯利亞”,你讓我琢磨了幾十年哪!
“雅魯江江”之類
一個德國人眼中的Chinglish
宅男、宅女、御宅族
字林拾趣 節(jié)選
不必敬畏,但也不能胡侃 漢字對中國的先民來說,近乎一種圖騰。在久遠的年代里,漢字一直被涂上了神秘的、尊嚴的色彩,是人們敬畏、崇拜的對象。在古書中,漢字從一發(fā)生就被渲染得神神道道的。《淮南子·本經(jīng)訓》說:“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倉頡一直是傳說中的漢字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者。此人的身份,說法不一。有說是遠古帝王的,又有說是黃帝的史官的。按常理推測,當史官的可能性更大一些。這個崗位沒有太多的雜事,有條件安安靜靜地躲在房間里畫個小鳥或者小馬什么的。當?shù)弁蹙筒灰粯恿,要統(tǒng)攬全局,要抓國計民生,漁獵種植等生產活動要搞,跟周邊部落或者國家的仗也要打,哪有閑空和閑心坐在那里一筆一畫地琢磨象形字? ……
字林拾趣 作者簡介
瓜田,本名李下,遼寧大石橋下仙峪人,1969年畢業(yè)于北大中文系。早年曾在遼寧盤錦和營口等地的教育、衛(wèi)生部門工作,1978年到北京謀生。退休前,任《求是》雜志文教編輯部主任,《家事》雜志社長兼主編,編審。著述有:文藝評論集《苑邊賞葉》,幽默理論專著《幽默語言操作》,兒童文學作品《胡壯壯,你真逗》,語文知識小品《趣說字里行間》,雜文集《歪瓜裂棗》《那匹可憐的老馬是我》《活著聽悼詞》《北瓜就是南瓜》《中國雜文百部·瓜田集》等十余部。
- >
隨園食單
- >
煙與鏡
- >
經(jīng)典常談
- >
我與地壇
- >
詩經(jīng)-先民的歌唱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