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江永禮學研究:以《禮書綱目》為中心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9142631
- 條形碼:9787309142631 ; 978-7-309-14263-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江永禮學研究:以《禮書綱目》為中心 本書特色
序
今日學界,能述“三禮”者,不啻鳳毛麟角。
先師黃壽祺教授於上世紀四十年代撰《群經要略》一書,嘗慨嘆:“近世禮學廢絶,專業者至稀。”(《群經要略自序》)又頗讚賞近儒姚仲實《史學研究法》所倡“禮爲史原”之説,並引其説云:“蓋歷代國家政治之治亂,社會風俗之厚薄,非考其所立之大經大法,無由而知。《禮》之所記,大抵皆大經大法也。”(《群經要略》卷五)可見治禮與治史密相關聯。
此書名曰《江永禮學研究》,副題“以《禮書綱目》爲中心”,其宗旨是通過探討清初著名學者江永復興禮學的學術貢獻,以考論乾嘉學術的起源及其發展演進的歷史。作者蘇生正道,2008年自蜀來閩,從我攻讀古代文學專業碩士學位,畢業後考取復旦大學歷史系博士生,在朱維錚教授門下專攻清代學術史,嗣獲博士學位。是篇即其博士學位論文修訂稿也。 序
今日學界,能述“三禮”者,不啻鳳毛麟角。
先師黃壽祺教授於上世紀四十年代撰《群經要略》一書,嘗慨嘆:“近世禮學廢絶,專業者至稀。”(《群經要略自序》)又頗讚賞近儒姚仲實《史學研究法》所倡“禮爲史原”之説,並引其説云:“蓋歷代國家政治之治亂,社會風俗之厚薄,非考其所立之大經大法,無由而知。《禮》之所記,大抵皆大經大法也。”(《群經要略》卷五)可見治禮與治史密相關聯。
此書名曰《江永禮學研究》,副題“以《禮書綱目》爲中心”,其宗旨是通過探討清初著名學者江永復興禮學的學術貢獻,以考論乾嘉學術的起源及其發展演進的歷史。作者蘇生正道,2008年自蜀來閩,從我攻讀古代文學專業碩士學位,畢業後考取復旦大學歷史系博士生,在朱維錚教授門下專攻清代學術史,嗣獲博士學位。是篇即其博士學位論文修訂稿也。
初,蘇生之來閩,尚是二十餘歲的青年學子,淳樸而略涵執拗之氣,修業能自刻苦,踐履亦頗篤實。所爲碩士論文,即圍繞戴震學術思想展開,已打下較堅實的研究乾嘉學術的根基。今觀此書,先敘清初禮學復盛的背景,次考江永生平著述及與弟子戴震的關係,次以主要筆墨論析江永《禮書綱目》的編撰始末、考證特色、與朱子舊編之異同以及在學術史上的意義等,從而歸結出江永的學術創獲及對此後清代學術的重大影響。這種從一部專書入手,旁通細考品論對象的整體學術思想,並深入探究其對於一個時代學術的作用,無疑是成功的研究方法。書中的獨到見解,亦復不少。如認爲清初禮學考證之盛,實出時代需求,非僅學人爲避文字獄而始爲之。又如對江永學行履跡的考述,揭出其走上學術路途頗因生計所迫,不入俗套。尤其對《禮書綱目》所作論述,有考據,有比較,從宏觀結構和微觀考證上分析了江永對朱子禮學的繼承與創新,以凸顯其不可忽視的學術影響,宜稱深入透徹,不乏原創精神。
前哲有云“六經皆史”,則治經治史,誼可通貫。蘇生適値三十有六韶齡,大好年華,正當奮力進取。是書固屬成功之作,但亦需看到某些不足,若相關文獻資料的精心提煉,重點學術理論的多向升華,皆値得日後進一步思考優化。所謂“辨章學術,考鏡源流”,原非一句口號,吾輩應在開拓視野、獨創新知的理念指導下,實事求是地努力爲之,其將庶幾乎?我願與蘇生共勉之。
公元二零一九年四月
夏正戊戌歲穀雨後二日
張善文寫於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
江永禮學研究:以《禮書綱目》為中心 內容簡介
本書江永是清代學術從理學轉向漢學的關鍵人物, 他*重要的編著《禮書綱目》是這一歷程的產物。作者分析了此書寫作的學術背景, 指出清初的禮學考證和禮書編撰具有現實意義 ; 文章對《禮書綱目》進行了專門研究, 對江永禮學研究的學術影響作了比較深入的論述, 對江永的禮學與清初禮學的關系作了深入探討, 具有原創性。論題涉及清代禮學和干嘉學術起源兩個問題, 難度較高。
江永禮學研究:以《禮書綱目》為中心 目錄
緒論
**章 清代禮學研究的復盛和禮書編撰的興起
第二章 江永生平學行考述
第三章 江永與戴震
第四章 江永著述考略
第五章 《禮書綱目》的編撰與刊行
第六章 《禮書綱目》對朱子禮書的賡續與重訂
第七章 《禮書綱目》與《儀禮經傳通解》的“異”與“同”
第八章 《禮書綱目》校勘管窺
第九章 《禮書綱目》的考證特色
第十章 《禮書綱目》的引書及其學術史意義
第十一章 《禮書綱目》與江永學術
第十二章 江永禮學研究的學術影響
結論
江永年譜簡補
參考文獻
致謝
付梓後記
江永禮學研究:以《禮書綱目》為中心 作者簡介
蘇正道,1982年生,四川萬源人。本科畢業於四川師范大學,獲文學學士學位。碩士畢業於福建師范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獲文學碩士學位。博士畢業於復旦大學歷史學系專門史專業,獲歷史學博士學位。現為安徽大學哲學博士后流動站研究人員,西南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清代學術和禮學文獻。曾在《中國典籍與文化》《安徽大學學報》《中華文化論壇》《新經學》等刊物發表文章數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清代的禮書編撰與禮學研究”(18BZS074)。
- >
唐代進士錄
- >
朝聞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隨園食單
- >
二體千字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