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生命的關懷:汪堂家倫理學文庫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9139662
- 條形碼:9787309139662 ; 978-7-309-13966-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生命的關懷:汪堂家倫理學文庫 本書特色
有幸先讀了堂家兄的《倫理學文集》,感慨萬分。他雖然離開這個他依依不舍的世界已經五年,但他的思想、學術以及對這個世界的愛一直沒有離開過我們,而且可以說,以一種新的形式默默地融入到我們親如手足般地與這個世界的精神共契之中。堂家兄跟我一樣,雖然研究重點在西方近現代哲學,但對近現代哲學的解讀始終以對現代性價值及其規范秩序的考察為使命,這一使命使得我們不能饒過實踐哲學、特別是倫理學的問題意識和精神結構。堂家兄的倫理關懷是對生命的關懷。生生之為大德,不僅是我們傳統倫理的先天道德價值,而且同樣是西方倫理的原始生命力量。這種生命力量作為本原性的價值可以成為一切習俗倫理和道德的*終理據。堂家兄就是依據這種“大義”來思考和論說現實的倫理問題。這部文集雖然形式上不是系統的倫理著作,但已經涉及了當代倫理學的*為重要的現實方面:心靈秩序,創價人生,器官移植,情境道德,代際倫理,如此等等,都是當代倫理學的前沿問題,堂家以其“務本”的道德情感,為這些當代倫理學前沿問題灌注了其不朽靈魂的生氣,以此方式,堂家與我們共在于世!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 鄧安慶
有幸先讀了堂家兄的《倫理學文集》,感慨萬分。他雖然離開這個他依依不舍的世界已經五年,但他的思想、學術以及對這個世界的愛一直沒有離開過我們,而且可以說,以一種新的形式默默地融入到我們親如手足般地與這個世界的精神共契之中。堂家兄跟我一樣,雖然研究重點在西方近現代哲學,但對近現代哲學的解讀始終以對現代性價值及其規范秩序的考察為使命,這一使命使得我們不能饒過實踐哲學、特別是倫理學的問題意識和精神結構。堂家兄的倫理關懷是對生命的關懷。生生之為大德,不僅是我們傳統倫理的先天道德價值,而且同樣是西方倫理的原始生命力量。這種生命力量作為本原性的價值可以成為一切習俗倫理和道德的*終理據。堂家兄就是依據這種“大義”來思考和論說現實的倫理問題。這部文集雖然形式上不是系統的倫理著作,但已經涉及了當代倫理學的*為重要的現實方面:心靈秩序,創價人生,器官移植,情境道德,代際倫理,如此等等,都是當代倫理學的前沿問題,堂家以其“務本”的道德情感,為這些當代倫理學前沿問題灌注了其不朽靈魂的生氣,以此方式,堂家與我們共在于世!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 鄧安慶
人文化著自然,也文化著自己。人充滿了矛盾并且制造出矛盾。人遷想妙得,卻難有對自己的完整認知;人極盡天下之雄奇,卻屢屢干天下之蠢事:世界上沒有一種動物像人那樣在殘害整個生命世界的同時也殘害著自己——人的自我毀滅能力的增長遠遠高于人的自我完善能力的提高。基于此,我們不得不誠實地宣告,人的奇跡中總是隱含著人的荒誕。
——汪堂家
生命的關懷:汪堂家倫理學文庫 內容簡介
有幸先讀了堂家兄的《倫理學文集》,感慨萬分。他雖然離開這個他依依不舍的世界已經五年,但他的思想、學術以及對這個世界的愛一直沒有離開過我們,而且可以說,以一種新的形式默默地融入到我們親如手足般地與這個世界的精神共契之中。堂家兄跟我一樣,雖然研究重點在西方近現代哲學,但對近現代哲學的解讀始終以對現代性價值及其規范秩序的考察為使命,這一使命使得我們不能饒過實踐哲學、特別是倫理學的問題意識和精神結構。堂家兄的倫理關懷是對生命的關懷。生生之為大德,不僅是我們傳統倫理的先天道德價值,而且同樣是西方倫理的原始生命力量。這種生命力量作為本原性的價值可以成為一切習俗倫理和道德的*終理據。堂家兄就是依據這種“大義”來思考和論說現實的倫理問題。這部文集雖然形式上不是系統的倫理著作,但已經涉及了當代倫理學的*為重要的現實方面:心靈秩序,創價人生,器官移植,情境道德,代際倫理,如此等等,都是當代倫理學的前沿問題,堂家以其“務本”的道德情感,為這些當代倫理學前沿問題灌注了其不朽靈魂的生氣,以此方式,堂家與我們共在于世!
生命的關懷:汪堂家倫理學文庫 目錄
**部分 中文論文
一、《心靈的秩序》之“道德情感篇”
二、器官移植
三、榮辱之辨與賞罰體系的合理重建
四、《人生哲學》前言
五、文化的人生
六、創價的人生
七、道德自我、道德情境與道德判斷——試析杜威道德哲學的一個側面
八、代際倫理的兩個維度
九、男女之別與男女之同——超越男權主義與女權主義之爭
第二部分 英文論文
1.The PhysicianPatient Relationship and Individualization of Treatment from The View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Practice
2.Excellence through Honor in Management:Towards a Confucian Business Ethics
3.Ritual:Meaning and Recognition
編后記
生命的關懷:汪堂家倫理學文庫 作者簡介
汪堂家(1962—2014) 哲學學者, 1962年生于安徽太湖,逝于上海。
早年畢業于安徽大學,后就讀于復旦大學并獲得哲學博士學位,生前擔任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并兼任復旦大學杜威研究中心副主任和《杜威全集》中文版編輯委員會常務副主編。以哲學和哲學教育為志業,深耕于近現代歐陸哲學、美國實用主義哲學、生命-醫學倫理學領域,直到2014年為止,為世人留下總計約400萬字的著述和譯作。
- >
隨園食單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巴金-再思錄
- >
煙與鏡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