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062442
- 條形碼:9787513062442 ; 978-7-5130-6244-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研究 本書特色
書以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為研究對象,通過對其內涵、性質、功能和歷史演進的闡述,分析了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是一種集傳統的民事、刑事和行政救濟措施功能于一體的新型侵權救濟制度。它不僅具有法哲學、法經濟學、民法學和心理學上的正當理論基礎,而且是完善現行著作權立法、有效遏制著作權侵權的現實需要;本書借鑒各國各地區的有益經驗,充分考慮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與現有相關制度的銜接,從適用的原則、適用的條件、賠償的范圍、賠償數額的確定、賠償金的歸屬等方面對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進行了系統研究。本書以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為研究對象,通過對其內涵、性質、功能和歷史演進的闡述,分析認為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是一種集傳統的民事、刑事和行政救濟措施功能于一體的新型侵權救濟制度。它不僅具有法哲學、法經濟學、民法學和心理學上的正當理論基礎,而且是完善現行著作權立法、有效遏制著作權侵權的現實需要。本書借鑒各國各地區的有益經驗,充分考慮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與現有相關制度的銜接,從適用的原則、適用的條件、賠償的范圍、賠償數額的確定、賠償金的歸屬等方面對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進行系統研究。
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以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為研究對象,通過對其內涵、性質、功能和歷史演進的闡述,分析了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是一種集傳統的民事、刑事和行政救濟措施功能于一體的新型侵權救濟制度。它不僅具有法哲學、法經濟學、民法學和心理學上的正當理論基礎,而且是完善現行著作權立法、有效遏制著作權侵權的現實需要;本書借鑒各國各地區的有益經驗,充分考慮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與現有相關制度的銜接,從適用的原則、適用的條件、賠償的范圍、賠償數額的確定、賠償金的歸屬等方面對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進行了系統研究。本書以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為研究對象,通過對其內涵、性質、功能和歷史演進的闡述,分析認為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是一種集傳統的民事、刑事和行政救濟措施功能于一體的新型侵權救濟制度。它不僅具有法哲學、法經濟學、民法學和心理學上的正當理論基礎,而且是完善現行著作權立法、有效遏制著作權侵權的現實需要。本書借鑒各國各地區的有益經驗,充分考慮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與現有相關制度的銜接,從適用的原則、適用的條件、賠償的范圍、賠償數額的確定、賠償金的歸屬等方面對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進行系統研究。
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研究 目錄
緒論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義
二、研究的現狀及不足
三、研究思路與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創新點
**章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概述
**節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的內涵
一、懲罰性賠償內涵的歷史考察
二、懲罰性賠償內涵的學理考察
三、懲罰性賠償內涵的詞源考察
四、本書所探討的懲罰性賠償的內涵
第二節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的性質
一、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與相關概念的區別
二、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的性質
第三節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的功能
一、當前國內外學者對懲罰性賠償功能的看法
二、本書對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功能的看法
第二章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的歷史演進
**節懲罰性賠償的起源
一、西方古代社會懲罰性賠償的萌芽
二、中國古代懲罰性賠償的萌芽
三、古代法中的懲罰性賠償與現代懲罰性賠償的異同
第二節現代懲罰性賠償的產生和發展
一、英美法系國家懲罰性賠償的產生和發展現狀
二、大陸法系國家和地區懲罰性賠償的產生和發展現狀
三、我國懲罰性賠償的產生與發展現狀
第三節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的產生與發展現狀
一、英美法國家和地區的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
二、大陸法系國家和地區的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
三、我國對著作權侵權領域引入懲罰性賠償的態度
第三章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的理論基礎
**節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的法哲學基礎
一、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是法實現正義價值的手段
二、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是法實現秩序價值的體現
三、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是法發揮制裁作用的必然要求
四、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是法治化的內在要求
第二節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的民法學基礎
一、《民法總則》的規定為懲罰性賠償引入著作權法預留了空間
二、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是貫徹誠信原則的要求
三、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是強化侵權責任法預防功能的體現
第三節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的法經濟學基礎
一、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與經濟文化的發展
二、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與*優威懾
三、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與賠償不足
第四節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的心理學基礎
一、懲罰性賠償是改變人進行著作權侵權行為的重要外因
二、懲罰性賠償是利用從眾心理遏制著作權侵權的有效手段
三、懲罰性賠償是通過心理強制來威嚇侵權者的有效方式
第四章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的比較研究
**節美國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
一、對美國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的考察
二、美國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對我國的啟示
第二節德國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
一、對德國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的考察
二、德國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對我國的啟示
第三節南非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
一、對南非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的考察
二、南非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對我國的啟示
第四節俄羅斯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
一、對俄羅斯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的考察
二、俄羅斯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對我國的啟示
第五節我國臺灣地區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
一、對我國臺灣地區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的考察
二、我國臺灣地區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對大陸的啟示
第五章我國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的現實依據
**節我國著作權侵權救濟制度的立法現狀
一、我國立法對著作權侵權救濟制度的規定
二、我國現行著作權法規定的侵權救濟制度存在的不足
三、《著作權法(修訂草案送審稿)》對侵權救濟制度的規定及其評價
第二節我國著作權侵權賠償制度的司法現狀
一、我國近三年著作權侵權案件抽樣統計
二、權利人維權的成本分析
三、法院對訴求的支持力度分析
四、基于上述統計結論所反映出來的問題及建議
第六章構建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應考慮的因素
**節懲罰性賠償與補償性賠償的銜接
一、研究懲罰性賠償與補償性賠償銜接的意義
二、懲罰性賠償與補償性賠償在損害賠償制度中的地位
三、懲罰性賠償制度的引入對補償性賠償的影響
第二節懲罰性賠償與行政罰款、刑事罰金的銜接
一、研究懲罰性賠償與行政罰款、刑事罰金銜接的意義
二、懲罰性賠償與行政罰款、刑事罰金的銜接
第三節懲罰性賠償的構建與過度訴訟
一、高額的懲罰性賠償金可能導致過度訴訟
二、合理確定懲罰性賠償金的歸屬可以避免過度訴訟
三、科學確定懲罰性賠償金的數額可以減少過度訴訟
四、有效的法律制裁可減少受害人的過度訴訟
第四節懲罰性賠償與調解制度
一、懲罰性賠償對調解制度的影響
二、懲罰性賠償對調解制度消極影響的消除
第五節懲罰性賠償與法官的自由裁量權
一、懲罰性賠償的實現依賴法官的自由裁量權
二、防止懲罰性賠償被法官濫用的措施
第七章我國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的制度構建
**節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適用的原則
一、利益平衡原則
二、適用條件法定原則
三、賠償數額法庭酌定原則
第二節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的構成條件
一、行為人主觀具有故意或重大過失
二、行為產生損害后果
三、逃避責任的可能性
四、受害人主動向法院提出請求
第三節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的賠償范圍
一、財產損害
二、精神損害
第四節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數額的確定
一、確定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數額的幾種主要模式
二、對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金確定模式的利弊分析
三、我國確定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數額的模式選擇
第五節計算懲罰性賠償金應當考慮的因素
一、各國(地區)關于確定懲罰性賠償金考量因素的做法
二、本書對確定懲罰性賠償金的考量因素的觀點
第六節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金的歸屬
一、當前關于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金歸屬的主要觀點
二、關于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金歸屬的主要觀點剖析
三、構建我國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金歸屬的設想
結論
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研究 作者簡介
袁杏桃,1999年畢業于湘潭大學法學院,取得法學學士學位,2002年在湘潭大學取得法學碩士學位,2011年考取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博士,2015年取得法學博士學位。現任杭州師范大學沈鈞儒法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杭州師范大學知識產權研究所副所長,主要從事知識產權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先后在《當代法學》、《甘肅社會科學》、《齊魯學刊》、《中國出版》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主持和參加國家級、省部級和廳級課題10余項,2006年入選杭州市 “131”優秀中青年人才培養計劃,博士論文《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研究》獲2015屆全國知識產權優秀博士論文評選第三名袁杏桃,杭州師范大學沈鈞儒法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湘潭大學法學學士、法學碩士,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博士,中國知識產權法學研究會理事,先后主持或參與國家級、省部級課題十余項,在《當代法學》《知識產權》等專業雜志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參與撰寫《知識產權法學》《律師學:制度與實務》等著作3部。2006年入選杭州市新世紀“131”優秀中青年人才,2011年被評為杭州市優秀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