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生命與符號:先秦楚漆器藝術的美學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206844
- 條形碼:9787010206844 ; 978-7-01-020684-4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生命與符號:先秦楚漆器藝術的美學研究 本書特色
先秦楚漆器是一種藝術,更是一種符號。典型漆器符號的形成離不開楚巫教的孕育,神巫文化是楚文化的重要特征。在這些符號形式中,漆器造型呈現出神秘而抽象的意味,它的構成意象主要以自然界中的動物原型為主,并重點采用意象互滲的手法,旨在表達一種引魂升天的生命意味。漆器圖案符號通過飛揚的線條與強烈的動勢感彰顯出“氣韻生動”之美,形象模擬了神仙周流天地的生命圖式。漆器色彩符號神秘而又充滿艷麗的生氣,廣泛運用紅黑二色的對比,勾勒出漆器背后深厚的神巫文化底蘊,同時,也通過華采陸離的裝飾,表露了楚人對自然生命的熱愛與情感。生命情感是理解楚漆器藝術的關鍵所在,它既表現為宗教儀式中的神巫情感,也包含了北方理性精神影響下的對自然生命普遍觀照的藝術情感。懷著這種濃厚而熾熱的情感,楚人一直追求著對現實生命的超越,即向往生命的永恒與自由。這一點在楚漆器藝術形式上獲得了很好的詮釋,那振翅欲飛的瞬間動作、飛流回轉的紋飾線條與充滿節奏韻律感的色彩鋪陳都是楚人生命情感的形象演繹,這種符號形式表現在楚人的生命意識中就是基于“游”的生命形式,“游”也表現為追求自由與永恒的生命境界。
生命與符號:先秦楚漆器藝術的美學研究 內容簡介
先秦楚漆器是一種藝術,更是一種符號。典型漆器符號的形成離不開楚巫教的孕育,神巫文化是楚文化的重要特征。在這些符號形式中,漆器造型呈現出神秘而抽象的意味,它的構成意象主要以自然界中的動物原型為主,并重點采用意象互滲的手法,旨在表達一種引魂升天的生命意味。漆器圖案符號通過飛揚的線條與強烈的動勢感彰顯出“氣韻生動”之美,形象模擬了神仙周流天地的生命圖式。漆器色彩符號神秘而又充滿艷麗的生氣,廣泛運用紅黑二色的對比,勾勒出漆器背后深厚的神巫文化底蘊,同時,也通過華采陸離的裝飾,表露了楚人對自然生命的熱愛與情感。生命情感是理解楚漆器藝術的關鍵所在,它既表現為宗教儀式中的神巫情感,也包含了北方理性精神影響下的對自然生命普遍觀照的藝術情感。懷著這種濃厚而熾熱的情感,楚人一直追求著對現實生命的超越,即向往生命的永恒與自由。這一點在楚漆器藝術形式上獲得了很好的詮釋,那振翅欲飛的瞬間動作、飛流回轉的紋飾線條與充滿節奏韻律感的色彩鋪陳都是楚人生命情感的形象演繹,這種符號形式表現在楚人的生命意識中就是基于“游”的生命形式,“游”也表現為追求自由與永恒的生命境界。
生命與符號:先秦楚漆器藝術的美學研究 目錄
生命與符號:先秦楚漆器藝術的美學研究 作者簡介
余靜貴,男,1999—2006年就讀于江西師范大學,獲歷史學學士、碩士學位,2006—2009年就讀于華中師范大學,獲中國古代史博士學位;現為長江大學楚文化研究院研究員,專攻藝術史、藝術美學等;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楚美術中的戲蛇圖像研究”(16YJC760121)及湖北省社科社科規劃項目、湖北省教育廳項目等共計4項;在《民族藝術》《中國美術研究》《湖北社會科學》《中華文化論壇》等雜志上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
- >
莉莉和章魚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史學評論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