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譯叢化石燃料與生物燃料化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7050018
- 條形碼:9787517050018 ; 978-7-5170-5001-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能源譯叢化石燃料與生物燃料化學 本書特色
介紹了化石燃料生物燃料的背景、意義、市場需求及其發展趨勢,闡述了人類從對生物質能的初級利用,演進到對化石能源這一遠古時期的生物質能的利用,再走向通過現代生產技術手段,實現可持續的生物質能的利用,為人類可持續發展提供重要能源補充的螺旋式上升歷程;全面論述了化石燃料和生物燃料的原料資源分布與開發情況,以及燃市場需求、工藝技術進展、產業化情況和未來發展趨勢;同時,對其從全生命周期進行了環境影響評價分析。
新能源譯叢化石燃料與生物燃料化學 內容簡介
介紹了化石燃料生物燃料的背景、意義、市場需求及其發展趨勢,闡述了人類從對生物質能的初級利用,演進到對化石能源這一遠古時期的生物質能的利用,再走向通過現代生產技術手段,實現可持續的生物質能的利用,為人類可持續發展提供重要能源補充的螺旋式上升歷程;全面論述了化石燃料和生物燃料的原料資源分布與開發情況,以及燃市場需求、工藝技術進展、產業化情況和未來發展趨勢;同時,對其從全生命周期進行了環境影響評價分析。
新能源譯叢化石燃料與生物燃料化學 目錄
致謝
插圖許可致謝
前言
第1章 燃料與全球碳循環
注釋
推薦閱讀
第2章 催化、酶和蛋白質
2.1 催化
2.2 蛋白質
2.3 酶
注釋
推薦閱讀
第3章 光合作用和多糖合成
3.1 光合作用中水的光解
3.2 二氧化碳固定
3.3 葡萄糖、纖維素和淀粉
注釋
參考文獻
推薦閱讀
第4章 乙醇
4.1 發酵化學
4.2 基于發酵的商業化乙醇生產
4.3 乙醇作為發動機燃料
4.4 影響燃料乙醇大規模生產的因素
4.5 纖維乙醇
注釋
參考文獻
推薦閱讀
第5章 植物油脂與生物柴油
5.1 植物油脂的生物合成
5.2 植物油脂直接用作柴油燃料
5.3 植物油脂轉酯化
5.4 生物柴油
注釋
參考文獻
推薦閱讀
第6章 木材的組成與反應
6.1 木材燃燒
6.2 木材熱解
6.3 木材氣化
6.4 木材糖化和發酵
注釋
參考文獻
推薦閱讀
第7章 反應中間體
7.1 鍵的形成與解離
7.2 自由基
7.3 自由基與氧的反應
7.4 碳正離子
7.5 氫再分配
注釋
參考文獻
推薦閱讀
第8章 化石燃料的形成
8.1 從有機物質到油母質的成巖作用
8.2 從油母質到化石燃料的深成作用
8.3 藻型油母質和腐泥型油母質的深成作用
8.4 腐殖型油母質的深成作用
8.5 總結
注釋
參考文獻
推薦閱讀
第9章 碳氫化合物中的結構—性能關系
9.1 分子間的相互作用
9.2 揮發性
9.3 熔化和凝固
9.4 密度和API度
9.5 黏度
9.6 水溶性
9.7 燃燒熱
9.8 芳香性的特殊影響
注釋
參考文獻
推薦閱讀
第10章 天然氣的成分、性質和加工過程
10.1 氣體處理
10.2 天然氣用作優質燃料
注釋
推薦閱讀
第11章 石油的組成、分類和性質
11.1 組成
11.2 石油的分類和性質
11.3 瀝青、油砂和其他非常規原油
注釋
推薦閱讀
第12章 石油蒸餾
12.1 脫鹽
12.2 蒸餾原理
12.3 煉油廠蒸餾操作
12.4 石油蒸餾產物介紹
注釋
推薦閱讀
第13章 非均相催化
13.1 催化材料
13.2 催化劑表面吸附
13.3 催化反應的機理
13.4 催化劑性能的測量
13.5 表面效應對催化劑的影響
注釋
推薦閱讀
第14章 汽油的催化途徑制備
14.1 汽油燃燒
14.2 汽油的特性和技術指標
14.3 提高產率和品質的煉制途徑
14.4 烷基化和聚合
14.5 催化裂化
14.6 催化重整
14.7 甲醇制汽油
注釋
推薦閱讀
第15章 中間餾分燃料
15.1 中間餾分燃料產品
15.2 加氫處理
注釋
推薦閱讀
第16章 煉制中的熱處理過程
16.1 熱裂化
16.2 減黏裂化
16.3 焦化過程
注釋
推薦閱讀
第17章 煤的組成、性質和分類
17.1 按煤等級分類
17.2 煙煤的黏結性質
17.3 元素組成
17.4 煤的大分子結構
17.5 煤作為非均質固體
17.6 物理性質
注釋
推薦閱讀
第18章 煤的無機化學
18.1 煤中無機成分的起源
18.2 煤的無機組成
18.3 煤中的礦物質和它們的反應
18.4 煤的凈化
18.5 無機組分在煤使用過程中的行為
注釋
推薦閱讀
第19章 合成氣的生產
19.1 天然氣的蒸汽重整
19.2 重油的部分氧化
19.3 煤和生物質氣化
注釋
推薦閱讀
第20章 氣體處理和變換
20.1 氣體凈化
20.2 酸性氣體脫除
20.3 水煤氣變換
注釋
推薦閱讀
第21章 合成氣的用途
21.1 燃料氣
21.2 甲烷化
21.3 甲醇合成
21.4 費托合成
21.5 科爾貝爾反應
21.6 羰基合成
21.7 天然氣制油
21.8 合成氣化學的前景
注釋
推薦閱讀
第22章 從煤直接生產液體燃料
22.1 熱解
22.2 溶劑萃取
22.3 煤直接液化
注釋
推薦閱讀
第23章 煤的碳化和焦化
23.1 煤的熱分解
23.2 中低溫碳化
23.3 煙煤的特殊情況
23.4 焦炭形成化學
23.5 冶金焦的工業生產
注釋
推薦閱讀
第24章 來自化石燃料和生物燃料的碳制品
24.1 活性炭
24.2 煉鋁陽極
24.3 炭黑
24.4 石墨
注釋
推薦閱讀
第25章 二氧化碳
25.1 碳捕獲與儲存
25.2 結論
注釋
參考文獻
推薦閱讀
展開全部
新能源譯叢化石燃料與生物燃料化學 作者簡介
趙雪冰2004年本科畢業于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同年免試薦繼續在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攻讀博士學位,2009年博士畢業后在化工系從事校內博士后研究工作,2011年7月博士后出站并留校工作至今。2014年2月-2015年3月在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迄今在國內外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近70篇,其中SCI收錄55篇。論文總引用2000次,H指數22(Google學術統計),3篇論文成為ESI高引論文;出版中英文專著各一部; 申請中國專利12項,PCT專利3項,其中7項已獲中國專利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