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荀子解讀:人生修養的儒家寶典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8157156
- 條形碼:9787208157156 ; 978-7-208-15715-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荀子解讀:人生修養的儒家寶典 本書特色
本書是作者魏承思的演講錄,其鉆研《荀子》多年,以其一貫的風格,深入淺出,用明白通曉的語言,在逐一解讀文本時結合現實事例,使歷史與現實、經典與生活融會貫通,引導大眾對《荀子》這部國學“研究生”級別的巨著有一個明晰而全面的理解。
荀子解讀:人生修養的儒家寶典 內容簡介
本書是作者魏承思的演講錄,其鉆研《荀子》多年,以其一貫的風格,深入淺出,用明白通曉的語言,在逐一解讀文本時結合現實事例,使歷史與現實、經典與生活融會貫通,引導大眾對《荀子》這部國學“研究生”級別的巨著有一個明晰而全面的理解。
荀子解讀:人生修養的儒家寶典 目錄
《荀子》解讀:
人生修養的儒家寶典
魏承思 著
目錄 緣.起1 **講緒.論 1. 為什么要講《荀子》? 7 2. 荀子其人其書18 3. 荀子思想學術的特點30 4. 不一樣的儒學大師35 5. 怎樣讀《荀子》? 48 第二講荀子學說的起點:性惡論 6. 人性究竟是善,是惡?55 7. 善不是與生俱來的61 8. 自然人與社會人68 9. 針鋒相對批孟子74 10. 禮義從何而來?81 12. 圣人制禮義不是天生的96 13. 路人皆可成圣人101 15. 禹和桀的異同110 16. 荀子人性論的三個層次114 第三講荀子論儒家理想人格 21. 什么樣的人是圣人140 22. 圣人永不為環境所迫146 23. 儒有三等151 24. 積久方成圣人158 25. 做人要有底線163 88 人性與政治11. 《荀子》解讀:106 為何五百年才出一個圣人?14. 人生修養的儒家寶典121 中國文化里的“成人”17. 125 士、君子與圣人的差別 18. 132 什么樣的人是君子19. 137 不同人格,不同行為20. 169 君子的標準26. 27. 君子政治175 28. 什么樣的人是士182 第四講荀子論學 29. 讀書改變氣質195 30. 讀書提升能力201 31. 學習需要什么樣的環境?208 213 32. 為立身處世而學218 33. 學習貴在堅持專一225 34. 學習是終身事業232 35. 為己之學 36. 尊師重道236 37. 怎樣選擇老師?243 38. 什么樣的人是好學生?250 第五講荀子論修身 39. 孟子講修身255 40. 修身的標準是善260 41. 修身的途徑是學禮264 42. 對癥下藥,因材施教271
43. 做人的格局275 44. 踏踏實實修身280 45. 謹慎避禍290 46. 榮和辱的區別299 47. 如何對待你的老板305 48. 說話的藝術310 49. 讓自己愉快地生活316 第六講荀子論思想修養323 50. 蔽于一曲是錯誤根源328 51. 人為什么會受騙333 52. 蔽與不蔽的禍福 54. 專心才能致志350 55. 靜思則通357 57. 物來則應,過去不留368 第七講荀子的社會觀 第八講荀子的治國藍圖 341 如何解蔽?53. 《荀子》解讀:363 思想要務實56. 人生修養的儒家寶典375 人和自然的分別58. 381 明分才能使群59. 388 為何明分才能使群?60. 395 差別中見平等61. 402 明分落實在禮62. 415 儒家的核心概念63. 418 “禮”的三個層次64. 422 禮的起源65. 66. 禮有三本429 67. 什么是禮儀?436 68. 制禮的原則442 69. 隆禮重法448 70. 雅樂與淫聲457 71. 美樂相善466 第九講.荀子論治國之道473
72. 王道、霸道和亡國之道479 73. 人治還是法治?
74. 君主是“治之源”485 75. 領導者的責任493 76. 輕輕松松治天下502 77. 用人之道508
78. 公正無私才能得人才515 第十講荀子論天人關系
79. “天人合一”是主流527 80. 明天人之分536 81. 天道無為,人道有為540 82. 君子把握自己的命運548 83. 不怕天災怕人禍552 84. 天生人成557 參考書目563 后.記564
目錄 緣.起1 **講緒.論 1. 為什么要講《荀子》? 7 2. 荀子其人其書18 3. 荀子思想學術的特點30 4. 不一樣的儒學大師35 5. 怎樣讀《荀子》? 48 第二講荀子學說的起點:性惡論 6. 人性究竟是善,是惡?55 7. 善不是與生俱來的61 8. 自然人與社會人68 9. 針鋒相對批孟子74 10. 禮義從何而來?81 12. 圣人制禮義不是天生的96 13. 路人皆可成圣人101 15. 禹和桀的異同110 16. 荀子人性論的三個層次114 第三講荀子論儒家理想人格 21. 什么樣的人是圣人140 22. 圣人永不為環境所迫146 23. 儒有三等151 24. 積久方成圣人158 25. 做人要有底線163 88 人性與政治11. 《荀子》解讀:106 為何五百年才出一個圣人?14. 人生修養的儒家寶典121 中國文化里的“成人”17. 125 士、君子與圣人的差別 18. 132 什么樣的人是君子19. 137 不同人格,不同行為20. 169 君子的標準26. 27. 君子政治175 28. 什么樣的人是士182 第四講荀子論學 29. 讀書改變氣質195 30. 讀書提升能力201 31. 學習需要什么樣的環境?208 213 32. 為立身處世而學218 33. 學習貴在堅持專一225 34. 學習是終身事業232 35. 為己之學 36. 尊師重道236 37. 怎樣選擇老師?243 38. 什么樣的人是好學生?250 第五講荀子論修身 39. 孟子講修身255 40. 修身的標準是善260 41. 修身的途徑是學禮264 42. 對癥下藥,因材施教271
43. 做人的格局275 44. 踏踏實實修身280 45. 謹慎避禍290 46. 榮和辱的區別299 47. 如何對待你的老板305 48. 說話的藝術310 49. 讓自己愉快地生活316 第六講荀子論思想修養323 50. 蔽于一曲是錯誤根源328 51. 人為什么會受騙333 52. 蔽與不蔽的禍福 54. 專心才能致志350 55. 靜思則通357 57. 物來則應,過去不留368 第七講荀子的社會觀 第八講荀子的治國藍圖 341 如何解蔽?53. 《荀子》解讀:363 思想要務實56. 人生修養的儒家寶典375 人和自然的分別58. 381 明分才能使群59. 388 為何明分才能使群?60. 395 差別中見平等61. 402 明分落實在禮62. 415 儒家的核心概念63. 418 “禮”的三個層次64. 422 禮的起源65. 66. 禮有三本429 67. 什么是禮儀?436 68. 制禮的原則442 69. 隆禮重法448 70. 雅樂與淫聲457 71. 美樂相善466 第九講.荀子論治國之道473
72. 王道、霸道和亡國之道479 73. 人治還是法治?
74. 君主是“治之源”485 75. 領導者的責任493 76. 輕輕松松治天下502 77. 用人之道508
78. 公正無私才能得人才515 第十講荀子論天人關系
79. “天人合一”是主流527 80. 明天人之分536 81. 天道無為,人道有為540 82. 君子把握自己的命運548 83. 不怕天災怕人禍552 84. 天生人成557 參考書目563 后.記564
展開全部
荀子解讀:人生修養的儒家寶典 作者簡介
魏承思,華東師范大學、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歷史學碩士,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博士。先后擔任香港《亞洲周刊》《明報》主筆,亞洲電視新聞總監,《成報》總編輯,兼職深圳南方科技大學國學教授。主要著作有:《管子解讀:領袖需要的智慧》《中國知識分子的浮沉》《中國佛教文化論稿》等。
書友推薦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唐代進士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