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jīng)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shí)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jīng)
-
>
傳習(xí)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向圣賢致敬:悟人生境界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208158290
- 條形碼:9787208158290 ; 978-7-208-15829-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向圣賢致敬:悟人生境界 本書特色
上下五千年,縱橫九萬里。在源源不斷的歷史長河中,在廣袤無垠的華夏大地上,涌現(xiàn)了眾多燦爛奪目的星辰:能人、志士、英杰、圣賢。他們在不同的時(shí)代、不同的環(huán)境,善于把持,勇于擔(dān)當(dāng),“修己以安人”、“以天下為己任”,或建功立業(yè)或獨(dú)樹一幟,為中華精神、中華文化以及中華民族的生存、發(fā)展和崛起作出了卓越的建樹和貢獻(xiàn)。 從老子、孔子、莊子、荀子、孟子到董仲舒、邵雍、朱熹、張載、王陽明;從陳勝、劉邦、曹操、李世民、錢镠到管仲、孫武、諸葛亮、魏徵、劉伯溫;從皋陶、賈誼、司馬遷、謝安、司馬光到于謙、林則徐、曾國藩、鄭成功、龔自珍;從馬援、班超、祖逖、蘇武、顏真卿到陳湯、岳飛、戚繼光、夏完淳、左宗棠;從屈原、陶淵明、李白、杜甫、李煜到歐陽修、蘇軾、李清照、辛棄疾、劉勰;從范仲淹、宗澤、陸游、文天祥、顧炎武到楊震、馮夢龍、陳廷敬、張潮、陳繼儒等等,他們大氣磅礴,大義凜然,以自己的嘉言、懿行、壯舉激蕩人心,豪氣干云,震古爍今,彪炳千秋,體現(xiàn)真善美,其中有陽剛勁節(jié)的壯麗之美,亦有悲劇性質(zhì)的凄切之美,給我們刻畫和展示了涉及和包括功利、道德、自然、天地在內(nèi)的人生境界。 本書是作者的文學(xué)、學(xué)術(shù)隨筆,旨在闡釋中華民族歷史人物的學(xué)問和人生境界,為這個(gè)時(shí)代人們的為人處世和生活學(xué)習(xí)提供參考和借鑒;各篇以名人名言或經(jīng)典詩句為題目,以小品文為形式,論述了一百二十余位歷史人物的嘉言懿行。
向圣賢致敬:悟人生境界 內(nèi)容簡介
本書從老子、孔子、莊子、荀子、孟子到,從范仲淹、文天祥到馮夢龍等等,展示其大氣磅礴、大義凜然,以自己的言行、壯舉,激蕩人心,豪氣干云等品格,闡釋了圣賢的包括功利、道德、自然、天地在內(nèi)的人生境界。
向圣賢致敬:悟人生境界 目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034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037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039 吾日三省吾身042 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045 人非圣賢,安能無所不知048 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051 天知,神知,我知,子知053 我自長貧甘半飽055 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057 勢不可使盡059 居高聲自遠(yuǎn),非是藉秋風(fēng)061 行義修仁者,延年益壽人063 養(yǎng)怡之福,可得永年066 安民則惠,黎民懷之068 民者,萬世之本也070 治亂興廢在于己073 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076 唯有德者能以寬服民078 倉廩實(shí)而知禮節(jié),衣食足而知榮辱080 江山也要偉人扶082 身無半畝,心憂天下084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zé)087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089 能以上智為間者,必成大功091 寬小過,總大綱093 此心光明,亦復(fù)何言095 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097 吾書兩百年后始顯100 過河,過河,過河102 小兒輩大破賊104 橫戈馬上行106 古來英雄士,各已歸山河108 英雄生死路,卻似壯游時(shí)110 不可置海洋于不顧112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114 人亡弓,人得之,又胡足道116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118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120 冤家宜解不宜結(jié)123 夢里不知身是客125 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127
兼相愛,交相利129 未有窮其下而能無危者也132 舉賢才而授能135 天命即在人事之中137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140 豎子不足與謀143 爵高志下,官大心小,祿厚施博145 敕戒藩臬郡縣官吏,痛改舊習(xí)147 疾風(fēng)知?jiǎng)挪荩迨幾R誠臣149 唯正己可以化人,唯盡己可以服人151 無友不如己者153 生我者父母也,知我者鮑子也155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157 窮當(dāng)益堅(jiān),老當(dāng)益壯159 屈節(jié)辱命,雖生,何面目以歸漢161 持漢節(jié)而不失163 不能清中原而復(fù)濟(jì)者,有如大江165 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167 死而后已,豈受若等脅邪169 欲以性命歸朝廷171 茍利國家生死以174 文臣不愛錢,武官不惜死176 要留清白在人間178 留取丹心照汗青180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182 心安即是家185 載不動(dòng)許多愁188 斷腸人在天涯190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192 相見爭如不見195 舊游舊游今在否197 天涯何處無芳草199
為有源頭活水來202 文章可立身205 書中自有千鐘粟207 讀書滋味長209 讀未見書,如得良友211 老而好學(xué),如炳燭之明213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215 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218 創(chuàng)作,不系人之利害者221 夫趣,得之自然者深224 羚羊掛角,無跡可求226 天然不可湊泊228
惟有飲者留其名230 對酒當(dāng)歌,人生幾何233 天下事,可無酒235 醉翁之意不在酒238 且將新火試新茶240 閑敲棋子落燈花242 不覺殘書落手中245 自是人生一樂247 袖手無言味*長249 乘興而行,興盡而返251 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253 斜風(fēng)細(xì)雨不須歸255 似曾相識燕歸來258 開戶視之,不見其處260 喚取歸來同住263 人間好時(shí)節(jié)266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268 臥雪眠云,吟風(fēng)弄月271 白云千載空悠悠273 后記275
向圣賢致敬:悟人生境界 作者簡介
汪仲華,原籍浙江杭州(蕭山),曾于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向大師致敬:讀唐詩宋詞》,主要致力于研究詩詞、文學(xué)以及中國傳統(tǒng)文化。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隨園食單
- >
山海經(jīng)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xué)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朝聞道
- >
巴金-再思錄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