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顆粒藝術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2082776
- 條形碼:9787102082776 ; 978-7-102-08277-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顆粒藝術 本書特色
顆粒藝術,一種呈現美、創造美的方法,一種讓圖形結構、解構、重構的形式。它表面看是一組數學模型公式,但其內在取決于創作者對創作這件事情本身是否全身心投入。主題和材料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創作者是否能將材料的特性充分發揮到極致,淋漓盡致地展現材料在創作中的角色和作用。
顆粒藝術 內容簡介
名家推薦:
在藝術與科學之間
——讀王楠的顆粒藝術
藝術與科學本來是不分家的,都是人類的文化符號活動。藝術與科學分離而成為獨立的科目,在18世紀的歐洲才確立起來,中國則更晚。我們今天使用的藝術概念以及相應的科目,是20世紀出現的新生事物。從人類歷史的長河來看,我們今天使用的藝術概念以及對藝術的理解,都是晚近發生的事情。
我們今天可以輕易地將藝術與科學區別開來。科學需要驗證,沒有被驗證的科學理論不會得到承認。藝術不要求驗證,沒有被驗證的藝術作品照樣具有藝術魅力。科學建立在知識積累的基礎上,今天的科學一定比過去的科學強。藝術依賴個人天才和興趣,今天的藝術不一定比過去的藝術強。我們可以從許多不同的角度,將藝術與科學區分開來。如果從語言的角度來看,科學的語言是明確的,是沒有密度的。藝術的語言是明白的,是有密度的。有密度的語言在兩個*小的單位之間可以加入一個單位,以至于無窮,因此是不可以用分析來窮盡的。沒有密度的語言在兩個*小的單位之間不能加入一個單位,因此是可以用分析來窮盡的。
然而,王楠的顆粒藝術卻要挑戰這種常識。顆粒藝術的語言是沒有密度的,兩個*小的顆粒之間不能加入另一個顆粒。但是,沒有密度的顆粒卻構成了有密度的繪畫藝術,而且形成了別具一格的藝術特色,就像定格動畫一樣,卡頓不是缺點,而是魅力所在。
正因為如此,王楠的顆粒藝術將分割開來的科學與藝術又聯系起來了。對顆粒的分析,對顆粒的綜合,構成藝術的圖景。期待王楠在科學分析和藝術創造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彭 鋒
顆粒藝術 目錄
顆粒藝術 作者簡介
王楠,1987年生于北京。北京大學附屬中學顆粒藝術實驗室教師,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顆粒藝術研修班導師。 2010年,首次提出并運用沙子進行教學。2015年,提出“顆粒藝術”概念。先后在北京大學藝術學院、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中央民族大學美術學院等高校進行教學實踐。創作作品千余件,原創顆粒影像作品在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中國國家大劇院、保利劇院及多個省級衛視頻道展示。
- >
莉莉和章魚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山海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