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阜陽群眾藝術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5042416
- 條形碼:9787565042416 ; 978-7-5650-4241-6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阜陽群眾藝術史 內容簡介
本書是阜陽文化史系列叢書其中一本。阜陽民間藝術底蘊深厚,種類繁多,門類齊全,特色鮮明,是阜陽群眾智慧的集中展示和阜陽文化魅力的集中體現。全書分別介紹了阜陽民間的戲劇、曲藝、音樂、舞蹈、雜技、剪紙、泥塑、陶瓷、年畫等,書后附表格和圖片資料,旨在通過對阜陽群眾創造的藝術遺產的全面整理和發掘,使人們對阜陽群眾藝術的內涵、沿革史、興衰演變的社會背景等問題有清晰的了解和認識,展現阜陽群眾藝術單純、質樸的特質。
阜陽群眾藝術史 目錄
**章 先秦 濫觴期的阜陽藝術
**節 夔及夔文化
第二節 樂舞
第三節 角抵戲與戲劇萌芽
第四節 故事
第五節 楚文化
第二章 秦漢 大一統時期的阜陽藝術
**節 秦江山、楚文化
第二節 樂舞百戲
第三節 從百戲到雜技馬戲
第三章 魏晉南北朝 動亂時期的阜陽藝術
**節 口技
第二節 從角抵到斗牛舞
第三節 從角抵戲到嬉戲
第四章 隋唐五代 封建盛世中的阜陽藝術
**節 旱船
第二節 舞劇
第三節 梨園傳世
第四節 道情
第五節 佛道教音樂
第六節 燈會
第七節 剪紙陶瓷
第五章 宋遼金元 南北對峙中的阜陽藝術
**節 南北對峙中的阜陽文化
第二節 元雜劇
第三節 木偶(戲)
第四節 清音與清音戲
第五節 樂舞
第六節 快板評書三句半
第六章 明清(鴉片戰爭前) 封建晚期的阜陽藝術
**節 鳳陽花鼓
第二節 花鼓戲
第三節 花鼓燈
第四節 高蹺
第五節 梆劇(梆子戲)
第六節 幾個小劇種
第七節 戲臺、戲樓
第八節 曲藝
第七章 清后期 西學東漸時期的阜陽藝術
**節 攝影術的傳入(從歐洲傳到阜陽的攝影術)
第二節 西洋音樂的傳入
第三節 西洋畫的傳入
第八章 民國 社會轉型時期的阜陽藝術
**節 京劇
第二節 話劇
第三節 曲劇
第四節 舞臺春秋
第五節 軼聞趣事與其他
第六節 抗日(戰)時期的戲劇活動
第七節 戲園
**節 夔及夔文化
第二節 樂舞
第三節 角抵戲與戲劇萌芽
第四節 故事
第五節 楚文化
第二章 秦漢 大一統時期的阜陽藝術
**節 秦江山、楚文化
第二節 樂舞百戲
第三節 從百戲到雜技馬戲
第三章 魏晉南北朝 動亂時期的阜陽藝術
**節 口技
第二節 從角抵到斗牛舞
第三節 從角抵戲到嬉戲
第四章 隋唐五代 封建盛世中的阜陽藝術
**節 旱船
第二節 舞劇
第三節 梨園傳世
第四節 道情
第五節 佛道教音樂
第六節 燈會
第七節 剪紙陶瓷
第五章 宋遼金元 南北對峙中的阜陽藝術
**節 南北對峙中的阜陽文化
第二節 元雜劇
第三節 木偶(戲)
第四節 清音與清音戲
第五節 樂舞
第六節 快板評書三句半
第六章 明清(鴉片戰爭前) 封建晚期的阜陽藝術
**節 鳳陽花鼓
第二節 花鼓戲
第三節 花鼓燈
第四節 高蹺
第五節 梆劇(梆子戲)
第六節 幾個小劇種
第七節 戲臺、戲樓
第八節 曲藝
第七章 清后期 西學東漸時期的阜陽藝術
**節 攝影術的傳入(從歐洲傳到阜陽的攝影術)
第二節 西洋音樂的傳入
第三節 西洋畫的傳入
第八章 民國 社會轉型時期的阜陽藝術
**節 京劇
第二節 話劇
第三節 曲劇
第四節 舞臺春秋
第五節 軼聞趣事與其他
第六節 抗日(戰)時期的戲劇活動
第七節 戲園
展開全部
阜陽群眾藝術史 作者簡介
劉敬堂,攝影師,1934年出生,安徽省阜陽市人。1957年師范畢業;退休前系中國老攝影家協會會員,中國藝術攝影學會會員,安徽省藝術攝影學會理事,阜陽市攝影家協會顧問。 1986年11月10日參加西安全國攝影美學理論研討會,并在會上宣讀論文。30多年來在各級攝影作品展和各類圖書報刊發表數百幅攝影作品;1995年退休后致力于阜陽地區民間戲曲藝術研究,在《阜陽文史》《志鑒》等刊登研究文字20多萬言。
書友推薦
- >
經典常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