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貨幣大歷史:金融霸權與大國興衰六百年
-
>
(精)方力鈞作品圖錄
-
>
《藏書報》2021合訂本
-
>
(精)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作品集·范碩:書法卷+繪畫卷(全2卷)
-
>
(噴繪樓閣版)女主臨朝:武則天的權力之路
-
>
書里掉出來一只狼+狼的故事-全2冊
-
>
奇思妙想創意玩具書(精裝4冊)
在北京的臺灣人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1413734
- 條形碼:9787801413734 ; 978-7-80141-373-4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在北京的臺灣人 內容簡介
從書中可以看到,生活在北京的臺灣人,身在北京,和所有的北京人一樣,為首都的發展建設傾心奉獻,經歷了風雨滄桑,付出艱辛,收獲碩果;同時,又心系家鄉,時時刻刻關注家鄉,惦念親人,希望故鄉風調雨順,消災免難,父老兄弟安康幸福。我想,故鄉的親人同樣思念著遠在大陸的游子,希望能夠以此書告慰故鄉的親人。 深感不安的是,有很多曾經在北京生活過或者現在就生活在北京的臺灣人的事跡,這次來不及編入《在北京的臺灣人》。但愿能夠早日看到《在北京的臺灣人》的續集,告訴人們更多動人的故事。 《在北京的臺灣人》付印之際,應約寫上這些話,表達對成書的欣喜和對故鄉的思念。
在北京的臺灣人 目錄
北平五年(蘇民生)
悼念與回憶(黃幸)
《望臺灣》(蔡子民)(徐萌山)
憶文彬(何灼華)
懷念蘇新先生(吳國禎)
懷念黃順興先生(吳國禎)
回憶我的父親林思平(林天民)
報效祖國無怨無悔--一個普通臺胞蔡管仲的足跡(蔡世雄)(蔡世襲)
*早在北京定居的臺灣同胞——我的祖父陳順龍先生(陳春瑞)
臺灣同胞在北京*早開設的企業-——“城南舊事”前的一段舊事(林泉)
臺灣前輩畫家劉錦堂在北京的——生(劉藝)
懷念恩師(趙士英)
臺灣音樂家江文也(徐士家)
梁永祿一家三代(梁月心)
在北京的臺灣人(何標)
深切懷念陳丁茂同志(龔晉珠)
陳木森——一位可親可敬的老人(龔晉珠)
我這個臺灣郎(葉紀東)
查家譜方知家世源遠流長(王剛)
父親的遺產(鄭秀蘭)
執著追求一生--記中央民族大學高山族臺胞陳連生(陳軍)
為祖國的中西醫結合事業獻身(王碧云)述陳月霞整理)
鞠躬盡瘁報效祖國
在祖國的懷抱(林麗韞)
志在建設新中國實現祖國統一(楊國慶)
我們生活在大陸(甘瑩)
矢志不渝鍥而不舍--訪巖土工程學專家陳仲頤教授(金矢)
人生80年的幾點感受(李河民)
放歌在祖國的天地間(李敏寬)
事業為天追求無限--記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副會長潘蓓蕾(張嶷)
奔向晉察冀抗日根據地(文英)
……
在北京的臺灣人 節選
陳仲頤腦海中一聲轟然巨響:“怎么?自己成了肅反對象?”那幾個人叫他帶好自己的講義、公文包--這里面有他的手跡,誰知道里面寫的啥--跟他們走。 *開始,讓他寫在日本軍隊里那段事。然后,就是在美國工作那段事。 或許因為自己是臺灣人吧?懷疑我是國民黨特務?于是他又搜索自己在臺灣的生活-- 他出生在臺灣臺北萬華祖師廟旁。六歲,當剛剛開始深層記憶時,父母便帶他一起到馬尼拉去了。當時瘋狂擴張的日本軍國主義者強制在馬尼拉的僑民子女都要上當地的“日本人小學!。1930年,七歲的陳仲頤就進了這所小學。日據時代的日本人大都狂妄之極,到處稱王稱霸。在他所在的班上,加上他才兩個華僑子弟,自然要被欺侮受氣。媽媽是個很有遠見的人,她當時就堅持一個信念,我們是中國人,遲早還要回中國去,必須接受中國教育。剛好在他們家附近有一個秘密的華僑夜校,白天,這所學校和菲律賓孩子念英語教材,晚上,為了不忘祖國文化,華僑子弟便來學華語課程。日本人是不允許華人學華語文化的。陳仲頤上這兩所小學校直至1936年畢業。上中學了,他仍然是同時在兩所中學同時接受文化教育,上午是在南洋中學念中文,下午上菲律賓的中學(用英語授課)。誰知剛念畢高一,抗日戰爭已經爆發。覺得不應繼續在馬尼拉久留,便將他托付給在上海作生意的一位好友。在上海他表現了優秀的智力,跳過高二,一下子就念高三。而且,上海教師的普通話說得還不如他好!高三畢業后,他一舉考入上海圣約翰大學。 ……
- >
我與地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山海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二體千字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