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簡明創傷骨科治療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7848453
- 條形碼:9787557848453 ; 978-7-5578-4845-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簡明創傷骨科治療學 內容簡介
隨著交通工具的普遍流行,交通事故的發生率迅速攀升,加之高處墜落傷、重物砸傷等的發生,創傷病人的數量在不斷增加,創傷的復雜性和嚴重性也在明顯加劇。為了滿足廣大創傷骨科醫務人員的臨床需要,編者在參閱國內外相關研究進展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的臨床經驗編寫了《簡明創傷骨科治療學》。 《簡明創傷骨科治療學》是一本緊緊圍繞創傷骨科診療策略的書籍,其在強調科學性的基礎上,以實用性為原則,主要講述了骨折總論、上肢創傷、下肢創傷、脊柱及骨盆創傷、周圍神經與外周血管損傷。 《簡明創傷骨科治療學》內容豐富、貼近臨床、實用性強。希望對從事創傷骨科的臨床工作者提供幫助。
簡明創傷骨科治療學 目錄
**節 骨折的定義與分類
第二節 骨折的固定
第三節 骨科創傷患者的院前急救
第二章 上肢創傷
**節 鎖骨骨折
第二節 肩關節脫位
第三節 肱骨干骨折
第四節 肘關節脫位
第五節 腕骨脫位
第六節 掌骨骨折
第三章 下肢創傷
**節 股骨頸骨折
第二節 股骨轉子間骨折
第三節 股骨干骨折
第四節 髖關節脫位
第五節 膝關節半月板損傷
第六節 脛骨干骨折
第四章 脊柱及骨盆創傷
**節 頸椎損傷
第二節 骨盆骨折
第五章 周圍神經與外周血管損傷
**節 臂叢損傷
第二節 橈神經損傷
第三節 正中神經損傷
第四節 尺神經損傷
第五節 上肢血管損傷
第六節 下肢血管損傷
第七節 四肢靜脈損傷
參考文獻
簡明創傷骨科治療學 節選
《簡明創傷骨科治療學》: 第三節 股骨干骨折 股骨干是指從小轉子以下2~5cm至股骨髁上2~5cm的部分。股骨干骨折約占全身骨折的5%,近年來,隨著交通事故的增多,其發生率呈明顯升高趨勢。目前治療方法不一,理想的治療的方法應該是既能維持骨折的良好復位及固定,又能盡快恢復下肢的關節活動及負重功能。 【傷因與病理】 股骨干只有遭受強大暴力后才能引起骨折,造成骨折的暴力可分為直接暴力和間接暴力。直接暴力,可引起橫行或粉碎骨折。間接暴力,可引起斜行或螺旋形骨折。股骨干周圍血運非常豐富,骨折后出血較多,易出現休克,也易發生脂肪栓塞綜合征,在早期診治時需要引起高度警惕。 各部位的股骨干骨折,骨折的移位根據肌肉的牽拉及不同暴力而異,產生相應的畸形,股骨上1/3,近折段受髂腰肌、臀中肌、臀小肌及髖關節外旋諸肌的牽拉而產生屈曲、外旋和外展移位,而遠折端受內收肌牽拉向上、向內、向后移位。股骨中1/3骨折,斷端除重疊畸形外,主要按暴力的撞擊方向成角,遠折段可因內收肌牽拉向外成角。股骨下1/3骨折,近折段內收向前移位,遠折段受腓腸肌及后關節囊牽拉向后屈曲,骨折端可損傷或壓迫后方的胭動靜脈及坐骨神經。 【分類】 股骨干骨折常用的分類方法是根據骨折的形狀分類。 1.橫行骨折骨折線與股骨干軸線的垂直線之間夾角<30°,多由直接暴力引起。 2.斜行骨折骨折線與股骨干軸線的垂直線之間夾角>30°,多由間接暴力引起。 3.螺旋形骨折骨折呈螺旋形,多由旋轉暴力所致。 4.粉碎性骨折骨折處有2塊以上骨塊,如砸傷、壓傷及火器傷。 5.青枝骨折為不完全骨折,多見于兒童。 【臨床表現及診斷】 患者有明確的外傷史,傷后患肢劇痛,活動障礙,部分患者出現休克。檢查患肢大腿明顯腫脹,肢體短縮,局部有異常活動及骨擦音,遠側肢體多表現外旋。攝X線片可明確診斷。對股骨下1/3骨折,應注意檢查足背動脈、足趾活動及皮膚感覺情況,以確定有無神經血管伴隨損傷。同時應注意檢查髖關節及膝關節情況,以免漏診這些部位同時存在的損傷。 【治療】 股骨干骨折治療方法很多,大體上可分成非手術治療及手術治療兩大類。在具體治療方法的實施上,應根據患者年齡、骨折類型、具備的技術設備條件以及患者的社會和經濟要求等加以選擇。 1.非手術治療兒童股骨干骨折治療上與成年人不同。兒童正處于生長發育階段,骨折愈合迅速,塑形能力強,只要在維持對線情況下,短縮不超過2cm,無旋轉畸形,即可達到治療目的。 (1)垂直懸吊皮牽引:亦稱Bryant牽引,適用于4歲以內的兒童。將雙下肢用皮膚牽引向上垂直懸吊,牽引重量以臀部稍離開床面為宜。一般牽引3~4周即可去除牽引,患兒再臥床1~2周,無須進一步治療。對于兒童股骨干骨折,要求對線良好,但對位要求不高,1~2cm的重疊反而會克服骨折完全對位后將來傷肢生長過長的缺陷。因為骨折將促使傷側骨骺因充血而生長過速。如果年齡過大,或下肢過長,不適宜用此方法,因血液供應達不到足趾可引起缺血性壞死的并發癥。牽引時應經常檢查雙足趾的血液循環和感覺有無異常,以防止發生此類并發癥。 ……
- >
史學評論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自卑與超越
- >
經典常談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