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成設計基礎-(第二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8418886
- 條形碼:9787518418886 ; 978-7-5184-1888-6
- 裝幀:一般銅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構成設計基礎-(第二版) 本書特色
本書將平面、色彩、立體三個方面的構成知識綜合在一起進行闡述,以系統的理論知識和開啟式思維的創意課題作為編寫基礎,既保持了傳統知識結構的完整,又設計了學生感興趣或是有實際意義的實訓課題;在實訓課題的表現方式上拓展出系統理論的知識層面,啟發學生的思維,以設計啟發性課題和引導性課題為主。每個實質性的章節后面提出知識點鏈路,把構成基礎的概念和應用層面的設計或是藝術作品分析相互鏈接。本書為2011年*版基礎上修訂的第二版,更新了大量圖片資料,增補了必要的知識內容,參考性和借鑒性更強。
構成設計基礎-(第二版) 內容簡介
本書將平面、色彩、立體三個方面的構成知識綜合在一起進行闡述,以系統的理論知識和開啟式思維的創意課題作為編寫基礎,既保持了傳統知識結構的完整,又設計了學生感興趣或是有實際意義的實訓課題;在實訓課題的表現方式上拓展出系統理論的知識層面,啟發學生的思維,以設計啟發性課題和引導性課題為主。每個實質性的章節后面提出知識點鏈路,把構成基礎的概念和應用層面的設計或是藝術作品分析相互鏈接。本書為2011年**版基礎上修訂的第二版,更新了大量圖片資料,增補了必要的知識內容,參考性和借鑒性更強。
構成設計基礎-(第二版) 目錄
**章:構成與設計概述
**節:設計的概念及其分類
1.1.1 設計的概念
1.1.2 設計的分類
第二節:構成的概念
1.2.1構成的來源及定義
1.2.2構成與設計的關系
第三節:構成課程的學習
1.3.1 構成課的目的和特點
1.3.2 構成課的學習方法
第二章:平面構成的基本形態要素
**節:點的基本構成
2.1.1點的概念
2.1.2點的性質與作用
2.1.3點的視錯覺
2.1.4點的構成方式及應用
第二節:線的基本構成
2.2.1 線的概念
2.2.2 線的形態分類
2.2.3 線的性格與情感
2.2.4 線的視錯覺
2.2.5 線的變化方式
2.2.6 線構成的設計運用
第三節:面或形的基本構成
2.3.1 面的概念
2.3.2 面的形態及分類
2.3.3 面的特點及應用
2.3.4 面的視錯覺
2.3.5 面的構成方式
第四節:優秀作品構成分析
第三章:平面構成的形式美法則
**節 平面構成的形式美
第二節 平面構成的形式美法則
3.2.1對稱
3.2.2均衡
3.2.3韻律
3.2.4秩序
3.2.5材質
3.2.6肌理
3.2.7比例
第四章:平面構成的形式及規律
**節 基本單元形與骨骼
4.1.1 基本單元形
4.1.2 平面構成中的骨骼
第二節平面構成的基本形式
4.2.1 重復與近似構成
4.2.2 漸變構成
4.2.3 發射構成
4.2.4 密集構成
4.2.5 特異構成
第五章:從平面到半立體
**節:形體的概念
5.1.1 形體的意識
5.1.2 形態的類型和特點
第二節:材料與技術意識
5.2.1 立體構成中的材料
5.2.2 加工技術意識
第三節 肌 理
5.3.1 肌理的概念及特點
5.3.2 肌理的表現形式
5.3.3 肌理的加工方法
第四節 :半立體的浮雕構成
5.4.1 半浮雕的概念及特點
5.4.2 抽象浮雕
5.4.3 具象浮雕
第六章:立體構成的基本要素
**節:單體結構
6.1.1柱體結構
6.1.2球體結構
第二節:線立體的組合
6.2.1線立體的概念及分類
6.2.2線立體的構成
第三節:板立體的組合
6.3.1板材的概念及分類
6.3.2板材的構成方式
第四節:塊立體的組合
6.4.1塊材的概念及分類
6.4.2塊材的構成方式
第五節:線、板、塊的綜合構成
第七章:立體構成的空間審美
**節:立體構成的審美原則
7.1.1對比與統一
7.1.2節奏與韻律
7.1.3穩定與輕巧
7.1.4明暗與陰影
7.1.5比例與尺度
第二節:立體構成的空間表現
7.2.1量感
7.2.2力感
第八章:色彩現象及其本質
**節:色彩的現象
第二節:色彩的來源
8.2.1光與色
8.2.2牛頓與色散現象
8.2.3色光的分解
第三節:光線和色彩的關系
8.3.1光源色
8.3.2物體色
8.3.3環境色
8.3.4透明色
8.3.5復合光
第九章 色彩構成的基礎要素
**節:色彩的現象
9.1.1 無彩色系
9.1.2 有彩色系
第二節:色彩的屬性
9.2.1 色相
9.2.2明度
9.2.3 純度
第三節:色彩的混合
9.3.1 加色混合
9.3.2減色混合
9.3.3 空間混合
第四節:色彩的體系
9.4.1 蒙賽爾色彩體系
9.4.2 奧斯瓦爾德色彩體系
9.4.3 P.P.C.S色彩體系
第十章:色彩的對比
**節:色相的對比
10.1.1同一色相的對比
10.1.2鄰近色相的對比
10.1.3類似色相的對比
10.1.4中差色相的對比
10.1.5對比色相的對比
10.1.6互補色相的對比
第二節:明度的對比
10.2.1明度色階的概念
10.2.1明度對比的短對比、中對比以及長對比
10.2.2 明度對比中的低調、中調、高調
10.2.3明度九調性對比
第三節:純度的對比
10.3.1 純度色階的概念
10.3.2 純度對比的弱對比、中對比以及強調對比
10.3.3 純度對比中的灰調、中調和鮮調
10.3.4 純度的九調性對比
第四節:色彩的冷暖對比
10.4.1 冷暖知覺和色彩冷暖的通感
10.4.2 冷暖色的劃分
10.4.3 冷暖色基調
10.4.4 無彩色的冷暖傾向
第五節:色彩的面積與位置對比
10.5.1 色彩對比與面積的關系
10.5.2 色彩對比與位置的關系
第六節 色彩對比中的錯視現象
10.6.1 冷暖錯覺
10.6.2 色相錯覺
10.6.3 明度錯覺
10.6.4 純度錯覺
10.6.5 補色錯覺
10.6.6面積錯覺
10.6.7 距離錯覺
10.6.9重量錯覺
第十一章:色彩的知覺
**節:色彩的感覺
11.1.1 色彩的溫暖與寒冷
11.1.2 色彩的前進與后退
11.1.3 色彩的興奮與冷靜
11.1.4 色彩的輕與重感
11.1.5 色彩的柔軟與堅硬感
11.1.6 色彩的華麗與樸素感
11.1.7 色彩的易視性
第二節:色彩的心理
11.2.1 色彩與音樂
11.2.2 色彩與味覺
11.2.3 色彩與形狀
11.2.4 色彩與個性
11.2.5 色彩與情緒
第十二章:構成在設計中的運用
**節:平面構成在設計中的運用
12.1.1 重復
12.1.2 發射
12.1.3 對比
第二節:色彩構成在設計中的運用
12.2.1 對比
12.2.2 調和
第三節:立體構成在設計中的運用
12.3.1 線材在現代設計中的運用
12.3.2 面材在現代設計中的運用
12.3.3 塊材材與室內設計
展開全部
構成設計基礎-(第二版) 作者簡介
黃毅,云南師范大學傳媒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從事藝術設計專業教學近20年,主要承擔“設計色彩““構成設計基礎” “設計概論”“VI 設計”“大學書法”等課程的教學及教學管理工作。已出版《構成設計基礎》《設計色彩》《圖形與字體基礎》《平面構成》《字體及編排設計》《包裝設計》《立體構成設計》等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