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世界雙遺產地武夷山風景名勝區 保護生態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3896675
- 條形碼:9787503896675 ; 978-7-5038-9667-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世界雙遺產地武夷山風景名勝區 保護生態學 本書特色
本書以我國僅有的4個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地之一的武夷山中受自然和人類綜合生態過程作用不錯烈和很頻繁的區域――武夷山風景名勝區為研究對象,運用群落生態學、景觀生態學、生態旅游學、生態經濟學、環境科學、社會科學等相關理論與方法,對其群落生態特征、景觀生態分類、景觀格局演變、干擾與尺度效應、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生態旅游資源與旅游環境評價、遺產地保護與發展的博弈關系、生態安全評價與預警等進行多方面、多尺度系統且深入的研究,旨在為武夷山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地的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提供理論依據與技術支撐,也為我國乃至靠前上具有相似特征的世界遺產地保護提供參考。
本書可供生態學、地理學、環境科學、農林科學、旅游學、生態經濟學、自然保護區學、世界遺產保護等領域的研究人員和高校師生閱讀參考。
世界雙遺產地武夷山風景名勝區 保護生態學 內容簡介
《世界雙遺產地武夷山風景名勝區保護生態學》以我國僅有的4個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地之一的武夷山中受自然和人類綜合生態過程作用強烈和頻繁的區域——武夷山風景名勝區為研究對象,運用群落生態學、景觀生態學、生態旅游學、生態經濟學、環境科學、社會科學等相關理論與方法,對其群落生態特征、景觀生態分類、景觀格局演變、干擾與尺度效應、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生態旅游資源與旅游環境評價、遺產地保護與發展的博弈關系、生態安全評價與預警等進行多方面、多尺度系統且深入的研究,旨在為武夷山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地的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提供理論依據與技術支撐,也為我國乃至國際上具有相似特征的世界遺產地保護提供參考! 妒澜珉p遺產地武夷山風景名勝區保護生態學》可供生態學、地理學、環境科學、農林科學、旅游學、生態經濟學、自然保護區學、世界遺產保護等領域的研究人員和高校師生閱讀參考。
世界雙遺產地武夷山風景名勝區 保護生態學 目錄
●前言
●章 緒論
● 1.1 世界遺產
● 1.1.1 世界遺產的產生、發展及現狀
● 1.1.2 世界遺產的定義
● 1.1.3 世界遺產的意義
● 1.1.4 世界遺產組織與公約
● 1.2 中國的世界遺產
● 1.2.1 中國世界遺產現狀
● 1.2.2 中國的世界遺產研究內容及進展
● 1.2.3 中國世界遺產研究的不足
● 1.3 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地武夷山
● 1.3.1 武夷山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名錄》源由
● 1.3.2 武夷山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名錄》歷程
● 1.3.3 武夷山風景名勝區概況
●第2章 武夷山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保護的理論基礎
● 2.1 群落生態學理論與方法
● 2.1.1 植物群落分布格局及研究方法
● 2.1.2 生態位研究方法
●部分目錄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回憶愛瑪儂
- >
經典常談
- >
自卑與超越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巴金-再思錄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