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找紅軍 本書特色
這本書細致地寫出了當年地下黨的組織架構、行動經驗、工作原則。地下黨的斗爭經驗,對于今天來說或許遙遠,但這其中蘊含的智慧與力量,仍值得我們去學習和借鑒。
這本書所帶來的震撼,并不只是文學層面的。作為一位當年地下斗爭的親歷人,百歲作家,作者經歷過半個世紀前殘酷的地下斗爭洗禮后,用質樸的語言回顧往事,留下了寶貴的歷史記憶。
找紅軍 內容簡介
《找紅軍》是革命老作家、《讓子彈飛》原著作者馬識途在2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陸續創作的作品。作品反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地下黨領導的革命斗爭。曾在《四川文學》等刊物和報紙上發表過,并曾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匯集出版。其中《老三姐》《找紅軍》等在60年代即引起了文壇轟動。現再版重印,對于向現在的青少年進行革命傳統教育仍有積極作用。
找紅軍 目錄
第 一部分 白區地下黨工作的一般要領
一、地下黨是地上黨的配合部分
二、地下黨斗爭是為了轉化為地上黨
三、依靠骨干,爭取中間,打擊敵人
四、在兩條路線斗爭中前進
五、政策和策略是黨的生命
六、積小勝為大勝,造成“第二條戰線”
七、精干的黨組織,廣泛的群眾組織
八、發動群眾,靈活斗爭
九、提高警惕,嚴防破壞
十、一切從實際出發,進行長期艱苦的斗爭
第二部分 白區地下黨工作的十個主要問題
一、調查研究,了解情況
二、生根開花,開辟工作
三、群眾組織,群眾斗爭
四、黨的組織工作
五、黨的宣傳工作
六、黨的秘密工作
七、黨的統一戰線工作
八、武裝斗爭問題
九、監獄斗爭
十、迎接解放
第三部分 白區地下黨秘密工作方法
一、領導機關的組織和活動
二、接頭聯絡的辦法
三、通信聯絡的辦法
四、“盯梢”和“脫梢”
五、旅行要事
六、偽裝與偽造
七、應變
八、拒捕與營救
九、保衛工作
十、黨組織被破壞事故的舉例分析(略)
找紅軍 作者簡介
馬識途,原名馬千禾,中國當代著名作家。生于1915年,1935年參加“一二·九”運動,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5年畢業于西南聯大國文學系。馬識途自少年時代起即投身黨領導的抗日救亡運動,后長期從事地下革命工作,出生入死,功績卓著。新中國成立后,曾任四川省建設委員會主任、廳長及中國科學院西南分院黨委書記、副院長,中共中央西南局宣傳部副部長、科委副主任,四川省人大常委副主任,全國第六、七屆人大代表,四川省文聯主席、省作家協會主席,中華詩詞學會副會長,中國郭沫若研究學會副會長,四川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理事長,中國作家協會理事、顧問,中國國際筆會中心理事直至離休。在繁重的工作之余,堅持革命文藝創作,幾十年來寫下了近700萬字的各類體裁的文學作品,在中國文學界享有極高的聲譽。自1935年起至今,馬識途已在全國報紙雜志共發表長短篇小說等文學作品19部,其中,長篇小說《清江壯歌》、短篇小說《老三姐》《找紅軍》等早在20世紀60年代即引起了文壇轟動,在經歷“十年浩劫”后,又重振精神,接連發表、出版了一系列長篇新著和散文雜文等作品,深受廣大讀者喜愛,深得文學界好評。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煙與鏡
- >
莉莉和章魚
- >
推拿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