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貴州丹寨縣苗族喪葬儀式中的蘆笙樂舞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0879173
- 條形碼:9787510879173 ; 978-7-5108-7917-3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貴州丹寨縣苗族喪葬儀式中的蘆笙樂舞研究 本書特色
本文以丹寨縣喪葬儀式中的蘆笙樂舞習俗為研究對象,從局外人的角度參與到整個喪葬儀式中,將丹寨縣苗族蘆笙喪葬儀式分為:一、儀式的準備與程序;二、蘆笙“祭祀之夜”;三、逝者上山人土三個程序。通過對丹寨縣苗族喪葬儀式中的蘆笙樂舞個案研究,分析現今苗族喪葬儀式是一種傳統儀式的延續與蘆笙樂舞文化形態變遷的結合,它們之間是共生共融的關系。苗族在自然宗教信仰的文化語境下,蘆笙樂舞成為喪葬活動中的重要形式和內容,其中保留了自然崇拜、巫術文化等,這正是蘆笙作為一種“通神靈”工具的重要體現。喪葬儀式是丹寨縣苗族傳統音樂文化的重要載體,而蘆笙樂舞的變化,體現出苗族蘆笙傳統樂舞從儀式到展演的變遷過程。通過對丹寨縣苗族喪葬儀式中蘆笙樂舞的生態功能的文化闡釋,進一步解讀苗族蘆笙樂舞與喪葬儀式的生態功能和歷史延續,以及變遷,為當地苗族蘆笙樂舞習俗進行“尋根之旅”。
貴州丹寨縣苗族喪葬儀式中的蘆笙樂舞研究 內容簡介
本文選擇丹寨縣喪葬儀式中的蘆笙樂舞作為研究對象, 從文化生態學視角, 采集了大量的數據, 通過多次調查和訪談, 在取得**手材料的基礎上, 分析解讀丹寨縣苗族蘆笙樂舞。運用民族音樂學、音樂形態學、文化生態學、儀式音樂理論等, 把丹寨縣喪葬儀式中的蘆笙樂舞納入到當地的文化生態語境中, 進行實證性研究, *終對丹寨縣苗族蘆笙樂舞在喪葬儀式中的文化生態功能和學術價值進行深入闡釋。
貴州丹寨縣苗族喪葬儀式中的蘆笙樂舞研究 目錄
一、選題緣由及研究意義 4
(一)選題緣由 4
(二)選題意義 5
二、研究方法及核心概念 6
(一)研究方法 6
1.田野調查 7
2.分析研究 7
(二)核心概念 8
1.文化生態學界定 8
2.文化生態學的早期發展 9
3.文化生態學的現狀 9
4.文化生態學的研究方法 10
三、相關學術研究綜述 11
(一)蘆笙碩博論文研究綜述 11
(二)苗族芒筒蘆笙與蘆笙祭祀喪葬研究綜述 12
(三)苗族蘆笙介紹與蘆笙節(會)研究綜述 14
(四)苗族蘆笙音樂、舞蹈與語言的研究綜述 16
(五)苗族蘆笙的制作改良與保護傳承研究綜述 19
(六)苗族蘆笙文化綜合研究綜述 22
(七)蘆笙相關研究動態綜述總結 23
章 丹寨縣苗族喪葬生態與文化背景 25
節 自然生態背景 27
一、地理風貌 27
二、氣候特征 28
三、物產資源 29
第二節 人文生態背景 30
一、族源概況與民族語言 30
二、生活習俗與節日宗教 35
(一)生活習俗 35
(二)節日宗教 37
三、民族藝術與經濟產業 43
(一)民族藝術 43
(二)經濟產業 44
第三節 丹寨縣苗族喪葬儀式概覽 45
一、喪葬類型的分類 45
二、傳統喪葬儀式內容 46
第二章 丹寨縣苗族喪葬儀式實錄與芒筒蘆笙樂器解讀 50
節 丹寨縣苗族喪葬儀式實錄——以展良村葬禮儀式為例 50
一、儀式背景 51
二、儀式準備 53
三、儀式過程 56
第二節 丹寨縣喪葬儀式中的芒筒蘆笙樂器解讀 76
一、丹寨縣芒筒蘆笙歷史沿革 76
二、丹寨縣芒筒蘆笙的形態構造與制作工藝 78
(一)形態構造 78
(二)制作工藝 85
三、丹寨縣芒筒蘆笙的演奏技法與應用場合 86
(一)芒筒蘆笙的演奏技法 86
(二)芒筒蘆笙的表演形態 90
四、丹寨縣苗族芒筒蘆笙教育傳承模式——以排牙村為例 96
(一)口傳心授教育傳承模式 98
(二)社會教育傳承模式 99
(三)高等教育傳承模式 106
小結 110
第三章 丹寨縣苗族喪葬儀式中的芒筒蘆笙樂、舞、詞分析 111
節 喪葬儀式中芒筒蘆笙音樂本體分析 111
一、十五首芒筒蘆笙曲音樂本體分析 111
(一) A1男子芒筒蘆笙隊 111
(二) B1藍綠衣男女混合芒筒蘆笙隊(樓上演奏) 114
(三) B2紅衣男女混合芒筒蘆笙隊 117
(四) B3白衣男女混合芒筒蘆笙隊(樓上演奏) 122
(五) B4藍白衣男女混合芒筒蘆笙隊 125
(六) B6深藍衣男女混合芒筒蘆笙隊(樓上演奏) 128
(七) B7花布衣男女混合芒筒蘆笙隊 132
(八) B8男子芒筒蘆笙隊 135
(九) B9男子芒筒蘆笙隊 138
(十) B10深藍衣男女混合芒筒蘆笙隊 142
(十一) C1男子芒筒蘆笙隊(樓上演奏1) 145
(十二) D1淡藍衣男女混合芒筒蘆笙隊(樓上演奏) 147
(十三) F1深藍衣男女混合芒筒蘆笙隊 150
(十四) F4白衣男女混合芒筒蘆笙隊 154
(十五) R5紅衣男女混合芒筒蘆笙隊 158
二、芒筒蘆笙曲總體音樂特征分析 161
小結 176
第二節 喪葬儀式中芒筒蘆笙舞闡釋 178
一、芒筒蘆笙舞的形態分類 178
二、芒筒蘆笙舞的結構分析 179
小結 197
第三節 喪葬儀式中芒筒蘆笙詞解讀 198
一、芒筒蘆笙詞的分類 199
二、芒筒蘆笙詞的內容分析 204
小結 213
第四章 苗族喪葬儀式中蘆笙樂舞的文化生態功能與價值釋解 214
節 苗族喪葬儀式中芒筒蘆笙樂舞的文化生態功能 216
一、蘆笙樂舞是承接苗族歷史文化的工具 217
(一)蚩尤遷徙文化的表現 218
(二)苗族圖騰文化的體現 220
(三)苗族民間故事傳說的展現 223
二、蘆笙樂舞是地域文化生態的呈現 225
(一)山地文化生態的表現 226
(二)水文化生態的體現 228
(三)竹文化生態的展現 229
三、蘆笙樂舞成為連接苗族人們與自然神性的力量 230
(一)具有通神娛人的功能 231
(二)表現苗族原始巫覡文化 233
(三)體現苗族祖先崇拜的思想 234
第二節 苗族喪葬儀式中蘆笙樂舞的文化生態學價值詮釋 235
一、文化生態對蘆笙樂舞的保護與傳播 237
(一)民間傳承傳播 237
(二)現代媒介傳播 238
(三)學校教育傳播 239
(四)商業生產傳播 239
二、文化生態對蘆笙樂舞的革新與發展 240
(一)文化生態對蘆笙樂舞的革新 241
(二)文化生態對蘆笙樂舞的發展 242
三、文化生態與蘆笙樂舞的共生與共融 244
(一)文化生態與蘆笙樂舞的共生 246
(二)文化生態與蘆笙樂舞的共生 248
結 語 252
參考文獻 254
附錄: 265
(一)田野調查問題 265
(二)田野調查圖表 269
(三)田野調查圖片 288
(四)喪葬儀式中的芒筒蘆笙樂曲編號與記譜 293
(五)喪葬儀式中的芒筒蘆笙樂舞表演視頻DVD 414
致 謝 411
攻讀學位期間發表的學術論文目錄 413
貴州丹寨縣苗族喪葬儀式中的蘆笙樂舞研究 作者簡介
孟猛,男,黨員,1985年7月出生,山東淄博人,中央民族大學音樂學院2013級中國少數民族藝術專業博士。本碩博均就讀于中央民族大學音樂學院,現為靠前傳統音樂學會會員、亞太地區民族音樂學會會員、中國少數民族音樂學會會員、中國薩克斯管學會會員兼理事。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月亮與六便士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姑媽的寶刀
- >
我與地壇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