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1898-1908翻譯文學之“變相”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448813
- 條形碼:9787519448813 ; 978-7-5194-4881-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1898-1908翻譯文學之“變相”研究 本書特色
本專著選取晚清特點*為突出、案例*為豐富的時段對1898-1908年間翻譯文學實踐中的變化痕跡進行研究,在時間和空間的經緯交織中,研究作為一個動態整體的晚清翻譯文學和中國本土文學創作的互動關系,深度分析晚清翻譯文學對中國文學轉型和現代風格形成中的建構和解構作用。
1898-1908翻譯文學之“變相”研究 內容簡介
本專著選取晚清特點*為突出、案例*為豐富的時段對1898-1908年間翻譯文學實踐中的變化痕跡進行研究,在時間和空間的經緯交織中,研究作為一個動態整體的晚清翻譯文學和中國本土文學創作的互動關系,深度分析晚清翻譯文學對中國文學轉型和現代風格形成中的建構和解構作用。
1898-1908翻譯文學之“變相”研究 目錄
為什么是1898—1908
理論支撐
概念的厘清
**章翻譯實踐的“變相”分析
**節在知識擴充和權力牽制中遞進衍變
第二節現代知識教化的獲得
第三節個案分析:以王韜、陳季同、林紓為例
第二章譯者心態的“變相”分析
**節尋求新的社會資本以啟蒙教化
第二節尋求新的文化資本以改國人知識結構
第三節尋求新的經濟資本,偏重譯者個體行為
第四節個案分析:以《天演論》《域外小說集》《迦因小傳》為例
第三章讀者構成的“變相”分析
**節晚清域外文學的讀者產生的原因和構成上的漸變
第二節譯者、讀者和文學翻譯間的互動關系
第三節個案分析:以《國聞報》《新小說》和《月月小說》為例
第四章譯語的“變相分析”
**節文言:初期譯者和讀者共同的選擇
第二節白話、文言:高峰期的對立
第三節同源異用
第四節個案分析:以傳教士、周桂笙、包天笑為例
第五章審美心理的“變相”分析
**節轉變的條件
第二節從政治審美到詩學追求再到多元并存
第三節再論晚清文學“俗化”的價值
第四節在翻譯文學鋒芒下被忽略的“俗化”審美體驗
第五節以梁啟超、徐念慈、包天笑為例
第六章翻譯文學的歸屬
**節翻譯文學的歸屬問題的爭論
第二節翻譯文學的非獨立性和滑動形式
第七章后殖民理論在晚清翻譯文學研究中的誤用
**節后殖民理論和它對晚清文學翻譯研究的適用性問題
第二節后殖民理論的誤用和晚清文學翻譯的真實本質
結語
主要參考文獻
1898-1908翻譯文學之“變相”研究 作者簡介
張靜,1990—1994年,山西大學師范學院外語部,學士;1998—2001年,山西大學外語學院,碩士;2007—2011年,蘇州大學文學院,博士;1994年6月至今,太原學院外語部,副教授。參與多項省級“十一五”“十二五”教研課題;在《外國語文》《四川外語學院學報》等多家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數十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煙與鏡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朝聞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