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中國城市及其文明的演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0295063
- 條形碼:9787550295063 ; 978-7-5502-9506-3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城市及其文明的演變 本書特色
作者參考了大量中國的文獻材料,并結合西方相關的資料和發展經驗,將關注點放在歷朝的重大事件、經濟狀況、科技和文化藝術的發展、軍事和政治體制的變遷等驅動城市建設和城市化的動力的細節,聚焦中國的獨特城市觀與城市演化的特點,其中不乏迥異于西方觀點的精辟論述,以及從城市看歷史和文明演變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中國城市及其文明的演變 內容簡介
◎從石器時代,歷經漢唐宋元明清,直到當代中國,梳理總結中國城市發展演變的脈絡,結合古籍文獻及西方城市發展理論,剖析城市發展變化背后隱藏的文化內涵。
◎全書收錄大量幅精細城市局部圖,直觀呈現城市的歷史面貌,帶你重游千百年前的中國城市。
中國城市及其文明的演變 目錄
再版序……………………………………………………………………………… 3
**章 中國城市文明的起源及其歷史分期 1
中國文明與城市的土生性 …………………………………………… 3
多元的先民文化 ……………………………………………………… 5
中國何時跨進文明門檻? …………………………………………… 10
第二章 從原始村落到仰韶晚期的初城 15
原始文明 ……………………………………………………………… 17
仰韶晚期的聚落 ……………………………………………………… 20
姜寨一期 20
大地灣四期 21
城頭山初城 22
初城的性質 …………………………………………………………… 28
第三章 龍山時代的城邦 31
什么是城邦? ………………………………………………………… 33
龍山時代的社會 ……………………………………………………… 35
龍山聚落和城市 ……………………………………………………… 37
城市結構和功能 ……………………………………………………… 42
龍山城邦國 …………………………………………………………… 46
第四章 夏代:青銅時期的城市文明 49
中國文明*早奠基于夏代 …………………………………………… 51
夏代開拓了中國文化新紀元 ………………………………………… 56
夏代的地域空間組織與城市體系 …………………………………… 58
核心地區 59
周邊邊遠地區 60
夏代的城市文明 ……………………………………………………… 61
其他夏代城市 ………………………………………………………… 66
夏代——奴隸社會封建帝國的開始 ………………………………… 67
第五章 青銅器的高峰:商代城市文明 69
中國有現存文字歷史的**個朝代 ………………………………… 71
商帝國和商文明 ……………………………………………………… 72
仁 君 72
新的國家統治制度 74
稅制、貨幣、貿易和法典 77
經 濟 77
冶銅技術的發展和傳播 ……………………………………………… 78
商的疆域和城市體系 ………………………………………………… 78
二里崗的城鎮體系 …………………………………………………… 79
在都城 300 千米內的區域性中心 …………………………………… 87
邊緣地區的區域性中心 ……………………………………………… 90
商的屬地和獨立的方國 ……………………………………………… 91
結論:商代已建立封建特色的中國城市文明的根基 ……………… 92
第六章 由封建社會轉變成工商業城市:周代與戰國的發展 95
歷史的分水嶺 ………………………………………………………… 97
三代的理想:周王朝及其統治理念 ………………………………… 99
封建制度 99
宗法制度,加上祭天地和祭祖先結成一個新宗教(儒教) 100
井田制度與城鄉分別 101
《考工記》與中國城市規劃 ……………………………………… 104
規劃的原則、程序以及城市理想結構 104
宗 周 112
成 周 112
戰國時代:鐵器時代開始——封建被新中央集權所替代 ……… 113
東周和戰國的新城市文明 ………………………………………… 116
臨 淄 118
曲 阜 120
結論:中國城市結構的定型 ……………………………………… 122
第七章 秦漢的行政型城市 123
秦開創的新型皇朝奠定了中國的概念 …………………………… 125
統一大國下的新行政和經濟 ……………………………………… 126
漢代的城市與城市化 ……………………………………………… 133
漢代的城市結構 …………………………………………………… 137
長 安 138
洛 陽 141
臨 淄 141
宛 143
成 都 143
邯 鄲 143
結論:新型帝國與行政型城市 …………………………………… 144
第八章 唐代:儒家模式的黃金期 145
魏、晉、南北朝的分裂至隋唐的大統一 ………………………… 147
唐代政府體制與社會 ……………………………………………… 154
唐代的城市化和城市發展 ………………………………………… 158
南方涌現新型大都會 159
運河城市 159
長江沿岸城市 160
東南的海港城市 160
行政及軍事重鎮 160
唐代的城市結構 …………………………………………………… 161
曹魏時都城鄴城 162
北魏(北朝)都城洛陽 162
六朝(南朝)建康 166
長 安 166
揚州(中晚唐) 171
結論:成熟和完善地體現了中國都城的特點 …………………… 174
第九章 宋代的城市復興與新城市文明 177
中華文明的又一高峰 ……………………………………………… 179
兩宋社會的特點 …………………………………………………… 179
抑軍政策 180
文人官僚政治的形成和儒學的復興 184
商業國家 185
宋代的城市化動力 ………………………………………………… 186
新市民社會的出現 ………………………………………………… 190
開 封 193
臨安(杭州) 196
平江(蘇州) 199
明州(寧波) 202
西夏、遼和金的城市 202
結論:中國開始產生城鄉分離 …………………………………… 203
第十章 明代的城市重建 205
元代是城市的黑暗時代 …………………………………………… 207
明代的軍事和經濟復興 …………………………………………… 212
明代的城市化 ……………………………………………………… 216
明代城市案例 ……………………………………………………… 219
南 京 219
京師(北京) 220
臨 清 224
大 同 224
結論:以農業經濟為基礎的中央集權 …………………………… 225
第十一章 清代的城市化:由新儒學到半殖民地 229
清代:中國歷史的分水嶺……………………………………… 231
清代前期的城市化:傳統中國的城市文明…………………… 235
城市動力 235
區域間貿易的發展 236
新儒學的城市文明 239
清代后期的城市化:半殖民地化的城市……………………… 241
對世界霸權的依賴 241
列強影響下的城市 247
其他現代城市和城市化的空間分布 248
城市案例………………………………………………………… 249
廣 州 249
西 安 251
漢 口 256
上 海 257
結論:城市體系和行政體系混合為一個有機體……………… 260
第十二章 現代中國:社會主義下人民共和國的城市發展 267
尋找中國問題的解決辦法……………………………………… 269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化的特殊價值觀基礎( 1949—1981 年) 271
改革開放前的毛澤東式社會主義城市化( 1949—1981 年) … 275
毛澤東時代的城市和城市化…………………………………… 280
大規模的人口遷移 281
對城市功能的社會主義改造 285
城市區域(city-region) 290
社會主義的城市規劃和城市空間(土地利用)結構 294
向市場經濟轉型:轉型期的中國城市( 1981 年起) ………… 297
深圳案例………………………………………………………… 304
結論:幾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306
第十三章 中國城市文明的啟示 311
城市是文明的載體……………………………………………… 313
真正城市:西方的一些偏見…………………………………… 315
城市是文明的產物,不是某種文明的產物…………………… 316
馬克思所歸納的四類城市……………………………………… 318
亞洲類:城鄉的統一性 319
遠古類:城市的鄉村化 319
封建類 319
資本主義類:鄉村的城市化 320
中國傳統的城市文明…………………………………………… 321
探討中國現代城市的路向……………………………………… 329
參考文獻………………………………………………………………………… 332
出版后記………………………………………………………………………… 347
中國城市及其文明的演變 作者簡介
薛鳳旋
畢業于香港大學,取得地理學學士學位及碩士學位;1974—1977 年就讀倫敦大學倫敦經濟學院,獲博士學位。1977—2007年在香港大學任教三十載。2008—2012年擔任香港浸會大學當代中國研究所奠基所長。
- >
隨園食單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煙與鏡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經典常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史學評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