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近代江南與中國傳統文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2665447
- 條形碼:9787542665447 ; 978-7-5426-6544-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近代江南與中國傳統文化 內容簡介
學術輯刊。都市文化系列叢書9輯。本書圍繞近代江南這一主題,主要立足城市和城市史理論,從宏觀和微觀,理論和現實等不同角度,探討了與城市相關的種種論題。全書分為近代江南與中國傳統文化、城市與社會、藝術中的都市文化、光啟學術等幾個塊面,收入學術論文、譯文近30篇,論題涉及江南與傳統文化、城市史、城市文化、都市藝術,以及一系列具體的城市生活內容,其中尤重上海本土城市文化研究。
近代江南與中國傳統文化 目錄
1.從江南到長三角:16世紀以來江南經濟文化的整合與發展
2.唐五代江南史研究的若干問題
3.革命抑或改良?——清末民國報刊輿論中的家族問題
4.媒介與日常:以20世紀40年代上海“秋海棠”彈詞版權糾紛案為例
5.以藝濟困:民國時期評彈義演研究
6.發展與轉型:清朝末年評彈在上海的“畸形繁榮”
7.變革與延續: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大眾娛樂業務組織方式
——以蘇州評彈為主要討論對象
8.清末江浙官紳游學日本的動機、體驗與心理感受
——以徐兆瑋、楊泰階、劉紹寬為例
9.“夜”視角與《海上花列傳》的“頹廢”敘事
——兼及其對現代海派小說“頹廢”審美的影響
城市與社會
10.莎士比亞歷史劇中倫敦塔的文化意義解讀
11.英屬新英格蘭早期城市化與社會結構的變遷
12.1 9世紀德國的城市現代化初探
13.試析土耳其伊斯蘭商業精英的崛起
14.阿拉伯人、土耳其人和伊朗人三方勢力下的巴士拉1600-1700
15.西人漢譯城市孤兒小說的社會啟示意義
16.空間裂變:國產都市情感劇空間敘事轉變的新向度
17.禮學經世:從京師到地方的視角轉換
——曾國藩學術思想補說
藝術中的都市文化
18.柏拉圖理想城邦中的音樂教育
19.別現代理論對中國哲學的傳承與創新
20.別現代:中國社會文化現實的“鏡”與“燈”
21.翻拍劇、《大話西游3》與別現代
22.中國大陸小城鎮電影審美觀念的嬗變
23.面朝未來立下永遠之鹽約——淺議查常平《中國先鋒藝術思想史》一書之獨特價值
24.“世界關系美學”:神學美學的當代延續
25.論世界圖景邏輯批評理論
——兼評《中國先鋒藝術思想史》
光啟學術
26.中國古代小說序跋整體研究導論
27.徐家匯藏書樓文化遺產研討會
近代江南與中國傳統文化 節選
《近代江南與中國傳統文化》: 如果說別現代側重于對當前社會文化歷史的認知,那么別現代主義則著意與別現代社會構成張力,它試圖照亮別現代社會,引導它向著光亮之路前行。別現代主義因而成為別現代理論的光源,是別現代社會文化歷史的燈火。具體而言,它主要照亮了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重申了現代性,將現代性作為了中國社會發展的大方向。非常可貴的是,別現代創構者王建疆教授否定了一些所謂的現代性,并鏗鏘有力地指出:“所謂的歐美之外的另類現代性,是一個偽命題。這些歐美之外的國家和民族大都只是在享受著西方現代化帶來的文明成果,尤其是資本擴張和技術進步帶來的成果,而與科學、民主、法制、社會福利等現代性相比,尚有很大距離,還沒有進入用后現代反思批判現代性的歷史階段,因此,在非歐美國家并不存在另類的現代性,而是不具有現代性或不具足現代性”。①誠然,“另類現代性”之類的現代性在某種意義上就是試圖用文字游戲來瞞天過海,并*終使得中國社會文化問題重重,甚至造成災難。別現代對這類現代性的批評,也就表明了別現代不是對社會文化現實的無原則認同。事實上,它旗幟鮮明地反對偽現代,明確宣布要“告別虛妄的現代性和構想真實的現代性”。②在“中國模式”、“特色主義”的語境下,別現代能夠有如此清明的理性和獨立的立場顯得非常特別,可謂做到了不愧于它所心儀的“別”,它必定會是“美麗”之“別”。 其二,強調了現代性之“別”。別現代雖然認為有偽現代性,有不具足的現代性,但這并不表明它把現代性作本質主義的理解。毋寧說,它沒有簡單地將西方現代性作為中國的現代性,而是主張在具備基本的現代性特征的前提下,發展有別于西方的現代性,即“有一定中國文化特點而又符合現代性標準的現代性”。③這就好比認同“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萊特”必須有一個前提,即這一千個哈姆萊特是哈姆萊特。不妨再從文化自信的角度來談及此一問題。別現代無疑是有自己的文化自信的,事實上它之所以被建構,也的確有文化自信、理論自信的考慮,①但它并沒有因為這種自信而否認文化共識,或者說它不是文化差異的絕對主義者。它認同基本的文化共識,也即差異是共識的差異,共識是有差異的共識。這樣的認知,其實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那種因文化自信就否認文化共識的做法實在不高明。就此而言,別現代的文化自信是值得肯定的。它自信地建構有別于西方的別現代理論,但又不把這種別于西方的別現代指認為“告別”現代性。相反,別現代曾多次表達了這樣的意思,即“由于無法擺脫對西方現代化成果即資本和技術的依賴,因此,所有欲與現代性劃清界限的努力都不會產生實際的效果,只能產生一些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②這充分地表明,“別現代”不是要“告別”現代性,毋寧說,它要推動現代性的成長,它是一盞燭照中國別現代性社會朝著光亮遠行的燈火。 其三,指出了“跨越式停頓”對于當前社會發展的必要。在別現代看來,中國社會要突出其別,需要“跨越式停頓”。作為后發現代性的國家,我們有后發的優勢,可以站在當前世界,超越當前世界,避免現代性的陷阱、弊端。為此之故,我們的確不應該重復西方現代性的老路。別現代的中國社會也的確沒有對西方亦步亦趨。但問題是,我們的別現代社會之路,走了多年之后,取得了不可磨滅的成績,但也積累了諸多的社會問題。當其時,我們需實施“跨越式停頓”,即“在高端高速的發展中突然主動終止前進,甚至改弦易轍”。③也就是說,在發展的良好狀態下,我們需要居安思危,主動去自我更新,目的是避免線性發展帶來的死胡同,實現“軟著陸”,以免高空降落甚至“崩潰式瓦解”。④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不需付出巨大的代價而比較自然地解決現代發展中的問題。為此,別現代創構者王建疆教授寫道:“造成目前中國現代化水平高而現代性差的另一個原因在于中國的跨越式發展,即在經濟上、技術上的跨越和趕超,雖然經濟實力和科技水平都上去了,但人們的思想意識、價值觀念等并未與之同步發展。在這種情況下,也就是在中國高速現代化的過程中,亟需停一停反思自己的路徑、目標、處境和前景。 ……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煙與鏡
- >
回憶愛瑪儂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