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歐陽竟無內外學(120年紀念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52204
- 條形碼:9787100152204 ; 978-7-100-15220-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歐陽竟無內外學(120年紀念版) 本書特色
辨章學術,呈現中華學術之演進脈絡考鏡源流,厘清中國模式之思想資源**流中國知識人的時代回應和精神建構與“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共相輝映。 新故相推 日生不滯全面整理中華現代學術成果深入探尋現代中國的百年學脈2009年起,我館陸續出版“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全面整理中華現代學術成果,深入探尋現代中國的百年學脈。 叢書收錄上自晚請下至1980年代末中國原創學術名著(包括外文著作),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涵蓋文學、歷史學、哲學、法學、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教育學、地理學、心理學、科學史等眾多學科。意在辨章學術,考鏡源流,收錄各學科學派的名家名作,展現傳統文化的新變,追溯現代文化的根基。 2017年2月11日,商務印書館迎來了120歲的生日
歐陽竟無內外學(120年紀念版) 內容簡介
商務印書館自1897年始創,以“昌明教育,開啟民智”為宗旨,于建館翌年便出版了《馬氏文通》,這部學術經典既是中國學術現代化的標志之一,也開啟了商務印書館百年學術出版的序幕! ∑浜,商務印書館一直與中華現代學術相伴而行,出版了大批具有鮮明原創精神并富于學術建樹的經典著作,諸多開山之著、奠基之作都是在本館首次問世。這些學術經典的出版,使本館得以**現代學術發展,激動社會思想潮流,參與民族新文化的構筑,也分享中國學界的歷史榮光。 1949年以后,本館雖以迻譯世界學術名著、編纂中外辭書為側重,但原創學術著作的出版從未止步。2009年起,我館陸續出版“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全面整理中華現代學術成果,深入探尋現代中國的百年學脈。 叢書收錄上白晚清下至1980年代末中國原創學術名著(包括外文著作),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涵蓋文學、歷史學、哲學、法學、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教育學、地理學、心理學、科學史等眾多學科。意在辨章學術,考鏡源流,收錄各學科學派的名家名作,展現傳統文化的新變,追溯現代文化的根基。叢書立足于精選、精編、精校,冀望無論多少年,皆能傲立于書架,更與“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共相輝映,昭示中華學術與世界學術于思想性和獨創性上皆可等量齊觀,為中國乃至東方學術在世界范圍內贏得應有的地位! 2017年2月I1日,商務印書館迎來了120歲的生日。為紀念本館與中華現代學術風雨同行的這段歷程,我們整體推出“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120年紀念版(200種),既有益于文化積累,也便于研讀查考,同時向長期支持叢書出版的諸位學界通人致以感激和敬意! 靶鹿氏嗤,日生不滯。”兩個甲子后的今天,商務印書館義站在了一個新的歷史節點上..傳承前輩的出版精神,迎接時代的新使命,且行且思,我們責無旁貸。
歐陽竟無內外學(120年紀念版) 目錄
支那內學院院訓釋
釋師訓**
釋悲訓第二
釋教訓第三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敘
**卷
五周敘事**
舍利弗般若
須菩提般若二
第二卷
信解般若三
實相般若四
第三卷
方便般若五
第四卷
十義抉擇第二
諸經所系第三
《心經》讀
《成唯識論》研究次第
《唯識》抉擇談
附:歐陽竟無先生答梅君書
內學雜著
《內學》序
影印宋磧砂版《大藏經》序
《瑜伽法相辭典》序
支那內學院經版圖書展覽綠起
精刻《大藏經》緣起
得初刻南藏記
辨方便與僧制
辨虛妄分別
辨二諦三性
附:解惑四則
辨唯識法相
附:解惑二則
與章行嚴書
覆陳伯嚴書
覆魏斯逸書
答熊子員書
覆歐陽浚明書
與李正剛書
答陳真如書(一至二)
……
外學
雜著
歐陽竟無先生學術年表
歐陽竟無與佛教研究
歐陽竟無內外學(120年紀念版) 節選
《歐陽竟無內外學(120年紀念版)》: 乃往過去,不流沙城,饑饉疫行。時王亦病,夫人拔摩,因出祠天。時有產婦,饑虛欲死,念無余計,唯有瞰兒。心極悲感,舉聲大哭。夫人過而聞聲,既傷慘切,就舍而求得其情,倍復悼愍。語彼婦言:莫殺其子,我到宮中,當送爾食。婦人答言:夫人尊貴,或復稽忘,我命呼吸不腧時節。于是夫人便取利刀,自割其乳。便自愿言:今我以乳,持用布施,濟此危厄,不愿轉輪天帝魔梵,愿求無上正員之道,度脫一切眾生苦厄。即便持乳與彼婦人。適欲舉刀更割一乳,應時三千大干世界為大震動,諸天宮殿皆悉動搖,無數諸天虛空悲泣,淚如盛雨。天帝問愿,夫人即誓:今我所施功德審諦成正覺者,乳當如故。即時如言,乳處平復。此為菩薩人中,割乳救瞰兒事。 乃往過去,尸毗國王得歸命救護陀羅尼,精進慈悲,視一切眾生,如母愛子。時世無佛,釋提桓因處處問難,不得斷疑,憂傷愁煩,沉索而處。毗首羯磨告有尸毗不久作佛,二天遂下,欲觀其真。毗首變鴿,帝釋變鷹,鷹急逐鴿,鴿人王腋,舉身戰栗,動眼促聲。鷹在樹言:還我所受。尸毗抗言:我先受此,我初發意時,受一切眾生而欲度之。鷹言:我非一切耶,而奪我食?王言:相當給食。鷹言:須新殺熱肉。王念殺一與一,何如割肉相易。乃刦股持與。鷹言:輕重勿欺。王言:便持稱來。以肉對鴿,轉展不準。王割二股、兩踹、兩髖、兩乳、頸脊,次第肉盡,鴿重肉輕。王雖潰血模糊,欲人觀觸,敕勿安幔,攀稱而上,肉盡筋斷,不能自制,上而還墮。乃自責言:汝當自堅,奈何迷悶,一切眾生憂苦大海,汝今一人誓欲渡盡,此苦甚少,地獄苦多,以此相比,于十六分猶不及一。汝今獲有智慧、精進、持戒、禪定,猶患此苦,何解獄中無智慧者?王更攀稱,語人扶上,即時天地六種震動,大海波揚,枯樹華生,天降香雨,天女歌詠,鷹鴿還形,至心歸命,偈贊菩薩必得成佛。王心不嗔,潰身平復。此為菩薩人中,割肉救鴿事。 乃往過去,王子三人,波羅、提婆及與薩埵,游賞山林。波羅心念:今日怵惕,將無及難。提婆心念:身無足倍,愛別離苦,更復前行。果遇母虎,產生七子,才經七日,諸子圍繞,饑羸將死。波羅乃言:哀哉此虎,必嗷其子。提婆乃言:倉猝無求,唯有舍身。婆羅復言:一切難舍,無過己身。薩堙乃言:當懷悲利濟,空百千生,爛棄何益。各起慈心,凄愴傷懷,熟視徘徊,久之而去。爾時薩埵便作是念:我舍身命,今正是時。觀身不堅,于我無益,如賊可懼。若舍此身,則舍無量癱疽惡疾,百千怖畏。是身唯有大小便利,如泡蟲集,血脈筋骨,節節連持,甚堪厭棄。我今于日,當使此身修廣大業,于生死海作大舟航,棄舍沉淪,長夜出離。我今應求究竟涅盤、無上菩提,定慧熏修,福德嚴密,獲微妙身,成一切智,拔眾生苦,法樂無極。爾時薩埵大勇弘誓,悲心轉增。更慮兄懼,方便遣離。獨至虎所,脫衣竹上,委身臥就。慈悲威勢,虎無能為力。即上高山,投身于地,復為神仙接足無失。即起求刀,又不能得。乃設方便,干竹刺頸,血涌淋漓,徐近虎邊,虎遂得食。是時大地六種震動,如風激水,日無精明,如羅喉障,天雨華香,繽紛墮墜。父母二兄,哀慟逾常,收殘起塔。此為菩薩人中,舍身飼虎事。 ……
歐陽竟無內外學(120年紀念版) 作者簡介
歐陽竟無,近代著名佛學居士,生于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卒于民國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江西宜黃人。歐陽竟無一生著述甚豐,晚年自編所存著作為《竟無內外學》,凡二十六種,三十余卷,均由支那內學院蜀院刻印,今則有金陵刻經處新版本流通。
- >
回憶愛瑪儂
- >
唐代進士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