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千年農夫 中國、朝鮮和日本的永續農業
-
>
(精)中華古樹名木(全2冊)
-
>
線辣椒優質高產栽培
-
>
生命的藝術:動物解剖學的神秘歷史之旅
-
>
正確使用農藥知識問答
-
>
龍眼譜:外二種
-
>
迷你花園:打造你的玻璃生態瓶
溪谷留香:武夷巖茶香從何來?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9252585
- 條形碼:9787109252585 ; 978-7-109-25258-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溪谷留香:武夷巖茶香從何來? 本書特色
武夷山是一個仙山,特殊地理氣候孕育出很多奇異的茶樹品種。這是因為茶樹異花授粉特性使其后代變異很大,許多優良品種就是在菜茶不斷變異過程中產生的特異單株!今天我們大家欣賞的大紅袍、肉桂、水仙等都是長期以來,武夷山茶農在大量變異單叢中精心選擇的結果。但是有好品種,不一定能做出好茶。成茶品質與天時、環境、氣候有很大的關系。
溪谷留香:武夷巖茶香從何來? 內容簡介
巴渝八旬茶叟游學武夷山五年整,踏遍碧水丹山各茶區,訪問茶農,夜宿茶山,查閱史藉,品茶問道。返渝以后將所見所聞,所學所思,集成洋洋廿萬余言,為廣大愛茶讀者獻上一束韻味悠長,暗香猶在的武夷山花!本書包涵著形而下的制茶科學知識和形而上的茶文化探索,從地理人文環境和工匠精神主客觀兩個層面回答了“武夷巖茶香從何來”的設問,集武夷山歷史文化和武夷茶自然科學于一體,是一本有關武夷巖茶“巖骨花香”史實、典故、藝文、制作品飲的經典力作。
溪谷留香:武夷巖茶香從何來? 目錄
**篇 武夷茶史葉嘉溯源
**節 溪邊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從古栽
第二節 森然可愛不可慢,骨清肉膩和且正
第三節 斗茶味兮輕醍醐,斗茶香兮薄蘭芷
第四節 神烏送來奇種子,天神大宴武夷君
第五節 芒履何緣到武夷,揀芽相餉等瓊枝
第六節 溪谷留香走天下,武夷到處讀書聲
第二篇 工匠精神香傳萬里
**節 凡茶之產準地利,幽谷高崖煙雨膩
第二節 我震其名愈加意,細咽欲尋味外味
第三節 鼎上籠中爐火溫,心閑手敏工夫細
第四節 天地日月造有時,蘭香桂味木中生
第五節 烹之有方飲有節,一杯啜盡一杯添
參考文獻
附錄一 葉嘉傳
附錄二 大紅袍史話及觀制記
后記
溪谷留香:武夷巖茶香從何來? 作者簡介
劉勤晉,1939年了月出生于四川成都,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原西南大學茶葉研究所所長,重慶市首屆茶學學科帶頭人。成長于書香世家,從小接受良好的傳統文化教育,少年立志學農,志在改變中國農村落后面貌。西南農學院畢業后留校任教,從事高校茶學教育50年,為中國現代茶業發展培養多層次茶學人才逾千人。為了振興華茶,已屆八旬,仍奮戰在巴渝古茶區茶樹資源保護與科學利用的戰斗崗位上,現任重慶市古樹茶研究院院長。曾主編、參編《茶文化學》《制茶學》《茶葉加工學》《茶學概論》等高等茶學教材,著有《茶經導讀》《普洱茶的科學》《中國普洱茶之科學讀本》《名優茶加工》等十余種茶書,參與編寫《中國茶葉大辭典》《中國農業百科全書·茶業卷》《世界茶文化大全》等。榮獲“中華優秀茶教師終身成就獎”和以當代茶圣吳覺農命名的“覺農勛章獎”,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史學評論
- >
唐代進士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莉莉和章魚
- >
回憶愛瑪儂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