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近代稀見舊版文獻再造叢書民國中國文化史要籍匯刊(第12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310057122
- 條形碼:9787310057122 ; 978-7-310-05712-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近代稀見舊版文獻再造叢書民國中國文化史要籍匯刊(第12卷) 內容簡介
《民國中國文化史要籍匯刊》這套叢書多收集為1949年之前關于中國文化史的著作,以通史為主,兼收斷代史和專門史(在選本上多選取圖書初版,以還原作品之原貌),這些書籍大部分在1949年后未再刊行,還有部分雖有刊行但與原版內容相差甚遠,另外除刊行印本外,本叢書還收錄有部分稿本筆記也是彌足珍貴的。第十二卷收錄了王云五《編篡中國文化史之研究》、陳安仁《中國文化建設問題》《中國文化演進史觀》以及陳國強《物觀中國文化史》共四種著作。王云五《編篡中國文化史之研究》共1冊,正文原在《張菊生先生七十生日紀念論文集》中發表,1937年在商務印書館正式出版。全書主要分為6部分:文化與中國文化、中國文化史料之豐富、中國文化史料之缺點、外國學者編著的中國文化史(分類錄出歐、美、日等國學者的著作234種)、外國學者編著的世界文化史(分15類錄出近百種書目)和編纂中國文化史應用如何方法。這些問題的系統提出并以專著的形式進行詳細論述,標志著中國文化史的研究已進入自覺成熟的階段。陳安仁《中國文化建設問題》共1冊,1943年由國民圖書出版社出版,收錄3篇論文:《民族文化中心理論之認識》、《民族本質與文化本質之相互關系》、《從民生史的觀點論中國文化的特質》。《中國文化演進史觀》共1冊,1942年由文通書局再版,共3章,分別是《中國經濟與中國文化》《中國民族與中國文化》《中國社會與中國文化》。書首附有作者原序,再版序言,書尾有吳康軒的跋。陳國強《物觀中國文化史》全書共上下兩冊,1931年12月由神州國光社及其印刷所印刷、出版,出版者曾獻聲。全書由“導言”與正文三章組成。“導言”論述了文化史編寫的問題,章“古代文化演進之概況”敘述從商代到戰國時代的文化史,第二章“帝國時代之文化”敘述從秦漢到清中葉的文化史,第三章“帝國主義侵入后之中國文化”敘述近代中國文化史。本書很為顯著的特征是,運用唯物史觀理論研究文化史。作者認為文化就是人類依賴其物質生活條件而創造、而展開之精神生產的成果之總和。此外,他還注重敘述各個時代的文化史特征,如說魏晉南北朝“在文化上亦衰落萎靡,達于極點”,盛唐文化的貢獻則是“國勢的伸張”,“租庸調的實行”與“對宗教藝術均取獎勵的政策”等。
近代稀見舊版文獻再造叢書民國中國文化史要籍匯刊(第12卷) 目錄
王云五 編纂中國文化史之研究
陳安仁 中國文化建設問題
陳安仁 中國文化演進史觀
陳國強 物觀中國文化史(上、下)
近代稀見舊版文獻再造叢書民國中國文化史要籍匯刊(第12卷) 作者簡介
侯杰,1962年生于天津,南開大學城市文化研究院副院長,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近代史教研室主任。研究領域為中國文化史,近代中國社會史,社會性別史,宗教史,民眾宗教意識,報刊媒體研究,中國近代基督教史。學術思想獨樹一幟,影響廣泛。
- >
隨園食單
- >
經典常談
- >
朝聞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推拿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