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慶歷史地圖集
-
>
飛虎隊隊員眼中的中國:昆明 四川 杭州 上海(明信片)
-
>
威尼斯書
-
>
一聽說那島上有貓,我就出發了:日本貓島旅行筆記
-
>
中國分省系列地圖冊:江蘇(2016年全新版)
-
>
生命的邊緣-站在珠穆朗瑪峰之巔
-
>
不一樣的云南
旅游文化基礎導論/鄧愛民/中國旅游業普通高等教育應用型規劃教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3261756
- 條形碼:9787503261756 ; 978-7-5032-6175-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旅游文化基礎導論/鄧愛民/中國旅游業普通高等教育應用型規劃教材 內容簡介
《中國旅游業普通高等教育應用型規劃教材:旅游文化基礎導論》共分十二章,從三方面介紹了旅游文化。一是旅游文化綜述,包括旅游文化概述、文化史與旅游文化、審美與旅游文化。二是旅游文化類述,包括地貌景觀中的人類旅游文化、海洋景觀中的人類旅游文化、城市街區及杰出建筑旅游文化、鄉村旅游文化、非物質旅游文化、宗教旅游文化。三是旅游文化管理,包括旅游目的地及接待業的文化管理、旅游文化的產業化、旅游文化的優質化管理。
旅游文化基礎導論/鄧愛民/中國旅游業普通高等教育應用型規劃教材 目錄
**節 旅游與文化的內涵
第二節 旅游文化與生態文明
第二章 文化史與旅游文化
**節 旅游文化史的內涵與價值
第二節 中國旅游文化史的分期特色
第三節 西方旅游文化史
第三章 審美與旅游文化
**節 旅游文化中的審美要素
第二節 中國天人和諧式的旅游文化審美
第三節 中西旅游審美文化差異分析
第四章 地貌景觀中的人類旅游文化
**節 景觀與自然景觀文化
第二節 高山峽谷天坑——徒步滑雪型旅游文化
第三節 高原大漠荒野——極限探秘型旅游文化
第四節 河流瀑布溫泉——感知體驗型旅游文化
第五節 特殊地形地貌——求知博覽型旅游文化
第五章 海洋景觀中的人類旅游文化
**節 海洋旅游文化起源
第二節 濱海休閑旅游文化
第三節 海底探險旅游文化
第四節 航海獵奇旅游文化
第六章 城市街區及杰出建筑旅游文化
**節 歷史名城旅游文化
第二節 歷史中心及街區旅游文化
第三節 杰出建筑及公共建筑旅游文化
第四節 城市園林建筑文化
第五節 城市主題公園文化
第七章 鄉村旅游文化
**節 桃花源式中國古代鄉村旅游
第二節 文藝式歐洲傳統鄉村旅游
第三節 當代休閑度假式鄉村旅游
第八章 非物質旅游文化
**節 非物質文化遺產
第二節 藝術旅游文化
第三節 民俗旅游文化
第四節 體育旅游文化
第九章 宗教旅游文化
**節 宗教旅游文化的內涵
第二節 希臘宗教、羅馬宗教、埃及宗教旅游文化
第三節 佛教、道教旅游文化
第四節 基督教、伊斯蘭教旅游文化
第五節 印度教、神道教、猶太教旅游文化
……
第十章 旅游目的地及接待業的文化管理
第十一章 旅游文化的產業化
第十二章 旅游文化的優質化管理
旅游文化基礎導論/鄧愛民/中國旅游業普通高等教育應用型規劃教材 節選
西方旅游文化史,研究的是西方主要國家和地區民族旅游文化產生的自然與人文條件、社會歷史背景和傳播過程。這里的“西方”,一般是指歐美各國。旅游文化史作為人類旅游活動中觀念意識形態發展的產物,具有深刻的地域特色和活躍性,以至于影響到今天世界旅游文化的互通理解與和諧發展。只有融貫東西,深刻領悟中國和西方的旅游文化源泉,才能更好地為現代旅游文化產業的國際化服務。 古希臘文明是西方歷史的源頭,對當今的西方世界及整個人類社會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古希臘文明從公元前800年開始,延續至公元前146年,在教育、哲學、藝術、建筑等方面都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古希臘所在的地中海流域有著悠久的航海和貿易傳統,冶金、藝術品、礦物和紡織品等物資源源不斷地輸出到埃及、意大利甚至歐洲西北部地區,并帶回來更為豐富的其他產品。在貿易的交往過程中,新的觀念與方法得到了輸入,逐漸擺脫了古老神話的控制,亦促進了科學和哲學的發展。航海和貿易使希臘人在文字和語言上得到了進步,視野亦變得開闊,天文、度量衡、國家治理、音樂和地理知識也不斷增長。航海和貿易還帶來了財富,從而帶來了閑暇時間,為希臘人從事旅游活動提供了可能性。旅行活動促進了希臘哲學的產生,例如泰勒斯,他“曾經經商,從而有機會在各地旅游,將數學、幾何和天文學帶回了希臘,并*早提出世界的本原是水,從而開始了希臘哲學的‘始基時代’”。柏拉圖“曾經游歷埃及和小亞細亞,訪問意大利,由于廣泛的旅游經歷和接觸不同的思想”,其哲學思想“具有那個時代流行于雅典的許多賢者的思想”,其對文化的多樣性的認識是“因為他的旅游經歷為此提供了豐富的思想基礎”。古希臘時期人們普遍信仰多神教,認為“神人同形同性”,因此產生了宗教朝覲旅游,例如與紀念雅典娜有關的泛雅典娜節,因祭祀宙斯神而發起的參與奧林匹亞運動會旅行。古希臘時期東西方亦發生了較為頻繁的文化交流,并且互相影響,陸地和海上的旅行活動,對這些影響功不可沒。 古希臘滅亡后,被古羅馬人延續下去,從而成為整個西方文明的精神源泉。古羅馬文明一般指從公元前9世紀至公元1453年。古羅馬在建立和統治國家過程中,吸收和借鑒了先前發展的各古代文明的成就,并在此基礎上創建了自己的文明。古羅馬帝國與地中海周邊國家乃至中國的貿易往來都很頻繁,人們的外出游歷直接承接了古希臘已有的形式,旅行活動達到了全盛,與帝國疆域的空前廣大、秩序相對穩定、手工業及農業生產技術進步迅速、海陸交通運輸發達有關。“這一時期的商人之旅、宗教旅行、節慶旅行、教育旅行等都曾是希臘人的旅行經歷。不過,羅馬人的旅行大大跨越了古希臘人的范圍和視野,依循古羅馬的社會和文化特性,羅馬人在消遣性的愉悅、休閑和享樂的旅游上歷練出自己的特色。因此,在西方旅游史上,羅馬人可謂真正地引入了旅游。”對外征服獲得大量財富的奴隸主貴族熱衷于進行狩獵旅行、競技、節慶甚至是療養旅行。羅馬人建立旅游度假地通常與追求愉悅和休閑目的有密切關系,如沐浴、藝術和泡溫泉浴等。當今世界遺產“巴斯城”位于英國,距離倫敦約100英里,就是征戰的羅馬人青睞當地的溫泉而建立的浴場,成為歐洲著名的水療度假勝地。羅馬人“不分貧富,多有愛好自然的感性,到了夏季炎熱的日子,貧民紛紛到郊外或河畔或叢林去避暑,而富人們則遠赴環境優美的海灣度假村去度假。”①總之,從旅游史的角度看,古羅馬時期高度繁榮的經濟、人們普遍產生的旅游欲望,使其旅游活動達到了西方古代世界的巔峰。 中世紀始于西羅馬帝國滅亡(476年),*終融人文藝復興和探索時代(地理大發現)中,中世紀早期由于封建割據、戰爭頻繁,加上天主教對人民思想的禁錮,造成科技和生產力發展停滯,在歐美普遍被稱作“黑暗時代”。因此中世紀早期主要是宗教旅行活動,農奴們沒有足夠的經濟收入和人身自由,亦無法產生旅游行為。因此這一時期整體來說旅行活動不如羅馬時期興盛。“從15世紀末開始,西歐一些航海家遠涉重洋尋找黃金,從而導致了遠距離的國際商務旅行和大航海探險旅行熱潮的興起。16世紀的西歐,主要封建國家開始了建立統一國家的進程。英法兩國君主建立起王權強大的統一的中央集權制國家,為中世紀旅行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社會保障。16世紀也是西歐科技文化取得重大進展的時期,文藝復興擴展到全歐洲,促成了近代文化的誕生,而且建筑、雕塑藝術和科學的發展,還促成了眾多旅游吸引物——人文建筑、雕塑景觀的產生。西歐旅行交通和設施也在16世紀得到了較大的改善。”②整體來說,中世紀的西歐,人們沖破了宗教對人性的束縛,價值觀念上開始具有追求現世的快樂,在旅游中開始欣賞具有文化藝術內涵的自然與人文景觀,開始形成一定的趨勢。 ……
旅游文化基礎導論/鄧愛民/中國旅游業普通高等教育應用型規劃教材 作者簡介
鄧愛民,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旅游研究院院長、工商管理學院旅游管理系主任/書記,教授、博士生導師,旅游管理研究生導師組組長,MTA導師組組長;教育部“雙帶頭人”名師;湖北省名師;教育部高等學校旅游管理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旅游法》解讀專家;教育部學位辦旅游管理專業碩士(MTA)評估專家;湖北省旅游管理重點學科帶頭人;湖北省旅游學會規劃與首席規劃師專業委員會執行主任委員;湖北省旅游學會副會長,《湖北省旅游條例》《武漢市旅游條例》《武漢市旅游標準化管理辦法》起草專家組組長;湖北省人民政府旅游決策咨詢委員,同時還兼任多家酒店、旅行社和房地產公司投資與經營顧問。出版專著12部,國家教材10余部,獲省部級獎2項,在重點核心刊物上發表論文100余篇;主持國家及省部級課題9項;主持各級政府和企業委托的旅游規劃課題150余項。 王子超,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旅游系碩士生導師,2018-2019年國家公派英國劍橋大學訪問學者。主要從事文化旅游管理、中英文化旅游產業等方面的研究,講授《旅游文化》《世界遺產與旅游》《ResortsManagementandOperation》等課程。在《中國軟科學》《澳門研究》《人民日報》等學術雜志及報刊上發表多篇論文。已出版教材2部、專著2部。
- >
姑媽的寶刀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回憶愛瑪儂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