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zhàn)為何爆發(fā)及戰(zhàn)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準格爾民俗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5512158
- 條形碼:9787555512158 ; 978-7-5555-1215-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準格爾民俗 本書特色
內(nèi)容翔實全面,包括準格爾地區(qū)的大部分風俗習慣,從各個方面進行了記錄,語言平實,容易理解和閱讀。適合了解及研究民俗學的一部著作。
準格爾民俗 內(nèi)容簡介
本書記錄了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準格爾地區(qū)的民俗, 包括人生禮儀、生活習俗、歲時習俗、蒙古族習俗、地區(qū)文化習俗傳承、趕集和商務習俗、文獻選編七個部分。
準格爾民俗 目錄
準格爾民俗文化傳承發(fā)展概述
**輯 人生禮儀
**章 生育保育
**節(jié) 生兒育女
第二節(jié) 孕期和產(chǎn)后習俗
第三節(jié) 幼兒教育和開鎖習俗
第四節(jié) 人生管理和使命擔當
第二章 婚姻習俗
**節(jié) 傳統(tǒng)婚姻
第二節(jié) 婚姻準備
第三節(jié) 婚姻禮節(jié)
第四節(jié) 婚姻管理
第三章 生辰習俗
**節(jié) 誕辰禮節(jié)
第二節(jié) 過壽習俗
第四章 喪葬習俗
**節(jié) 喪事前期準備
第二節(jié) 治喪
第三節(jié) 祭奠
第四節(jié) 出殯
第五節(jié) 其他喪葬禮節(jié)
第六節(jié) 民間喪葬禁忌和規(guī)矩
第二輯 生活習俗
**章 居家服飾
**節(jié) 服裝鞋帽業(yè)
第二節(jié) 裝飾品
第二章 飲食習俗
**節(jié) 日常飲食
第二節(jié) 餐飲禮節(jié)
第三節(jié) 各地烹飪菜系
第四節(jié) 民族飲食
第三章 建筑和民居
**節(jié) 傳統(tǒng)民居院落
第二節(jié) 傳統(tǒng)民居和居室布置
第三節(jié) 傳統(tǒng)民居構建
第四節(jié) 室內(nèi)布局
第五節(jié) 傳統(tǒng)民居修建規(guī)則
第六節(jié) 住宅產(chǎn)業(yè)
第四章 生活用具和勞動工具
**節(jié) 傳統(tǒng)生活用具
第二節(jié) 勞動工具
第五章 交通行旅和出門習俗
第三輯 歲時習俗
**章 節(jié)日習俗
第二章 過年習俗和外來節(jié)日
第四輯 蒙古族民俗
**章 鄂爾多斯蒙古族傳統(tǒng)民俗
第二章 衣食住行
**節(jié) 蒙古族服飾
第二節(jié) 蒙古族飲食
第三節(jié) 蒙古族民居
第四節(jié) 商務習俗
第三章 蒙古族婚喪嫁娶禮節(jié)
**節(jié) 準格爾旗蒙古族傳統(tǒng)婚姻禮俗
第二節(jié) 喪葬習俗
第四章 宗教信仰習俗
**節(jié) 蒙古族民間宗教信仰
第二節(jié) 祭祀敖包
第三節(jié) 祭祀成吉思汗
第四節(jié) 祭火
第五章 民族音樂
**節(jié) 蒙古族民間音樂
第二節(jié) 民間樂器
第三節(jié) 說唱藝術
第四節(jié) 民俗音樂
第五節(jié) 漫瀚調(diào)藝術
……
第五輯 地區(qū)文化習俗傳承
第六輯 趕集和商務民俗
第七輯 文獻選編
跋
準格爾民俗 節(jié)選
《準格爾民俗》: 娃娃們在幼兒時期,已經(jīng)開始了人生的漫長教育實踐。現(xiàn)在的家長在女人懷孕期間就有進行胎教的習慣。一般是婦女懷孕以后,夫妻和睦不吵架不斗爭,讓胎兒在和平健康的環(huán)境中發(fā)育。在孩子生下以后,有的人家也根據(jù)禮節(jié)逐步地進行一番又一番的接續(xù)教育。在孩子們4到6歲的時候進幼兒園和個人愛好班去學習。這個時候的孩子一般接觸的都是背誦性和趣味性功課。也有在孩子幾歲開始就讓背誦國學名錄和《三字經(jīng)》《道德經(jīng)》《圣經(jīng)》的人家,意味著早開悟,少受罪。在孩子們7歲以后就進入了學前班和小學一年級進行為期15到20年的在校長期學習了。實際上,學校帶給孩子們的禮節(jié)影響不大,關鍵是家庭教育和父母親的和平禮節(jié)文化教育對孩子的幫助*大。母親在家庭中對孩子的影響和幫助是*大的,母教的素質(zhì)提高和繼續(xù)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現(xiàn)在的家長望子成龍心切,在孩子們念了大學以后還讓讀研究生和博士。念書可以一直念下去,但是不可能一直在學校念。在孩子人生的各個時期都可以規(guī)規(guī)矩矩地念書,念什么書呢?念紀律書,走造福路。想利人利己的大善念頭,想除邪淫、煙酒的造福念頭,做合格人,做利國利民的正確的事情。 留百歲毛、舅舅毛的習俗。有些地方為防止男孩,特別是獨子夭折,每次理發(fā)時都要特意在腦后留一撮頭發(fā),稱為百歲毛,又稱為后扯辮。由父母直接帶孩子這是農(nóng)村育兒的一般模式,對于頭生兒尤其如此,隔代撫養(yǎng)往往存在于有幾個孩子的家庭。 本地人在娃娃12歲的時候要舉辦12歲生日慶典,民間稱為過生兒,又稱開鎖。開鎖的對象只限于年滿12歲的長子。開鎖的目的是要給那些年至12歲的男女孩子打開智慧的寶庫,讓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從幼年的蒙昧中解脫出來,踏進少年學習的里程,向著聰明才智和道德路線的方向發(fā)展,向著成人成才的方向發(fā)展。 在農(nóng)村開鎖時把銀鎖套在孩子的脖子上,在手腕上佩戴金、銀手鐲和護身符,用這些鎖、鐲、符來輔佐孩子的安全。在河曲縣一帶,孩子要把11年來攢下的22條紅線鎖一起掛在脖子上,然后再在脖子上掛一把舊式銅鎖,由孩子的干爹、干媽用銅鑰匙打開。 ……
準格爾民俗 作者簡介
韓來福,男,蒙古族,大學文化,黨員。現(xiàn)任準格爾旗政協(xié)常委,政協(xié)文獻研究室主任。
- >
月亮與六便士
- >
隨園食單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
- >
史學評論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