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地下結構設計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7198227
- 條形碼:9787307198227 ; 978-7-307-19822-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地下結構設計 本書特色
本書是是根據高等學校土木工程專業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要求編寫的,是土木類地下結構方向的核心課程用書,涉及荷載--結構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圍巖分級、地下結構的4種計算模式, 鐵路隧道、公路隧道、引水涵洞、地下鐵道等各種典型地下結構的計算方法。
地下結構設計 內容簡介
《地下結構設計/二維碼版高等學校土木工程專業系列規劃教材》是根據《高等學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導性專業規范》及《土木工程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標準》編寫而成。《地下結構設計/二維碼版高等學校土木工程專業系列規劃教材》是土木工程專業主干課程教材,亦可供從事實際工作的地下建筑結構設計人員參考。《地下結構設計/二維碼版高等學校土木工程專業系列規劃教材》理論與實踐并重,經典理論、方法與現代新技術、新方法相結合,引導學生掌握理論知識,注重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工程技術問題的能力;內容豐富、信息量大,知識結構較為系統。《地下結構設計/二維碼版高等學校土木工程專業系列規劃教材》結合鐵路隧道、公路隧道和地下鐵道,介紹了地下結構設計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著重闡述了圍巖的工程特性、地下結構的結構形式和構造;并詳細分析了結構力學方法、巖體力學方法和信息化設計方法。各章節編排聯系緊密,內容深入淺出,便于學生學習和理解。
地下結構設計 目錄
1.1 地下空間和地下建筑
1.1.1 地下空間和地下建筑的概念
1.1.2 地下空間和地下建筑的發展歷程
1.2 地下結構體系的組成及結構形式
1.2.1 地下結構體系的組成
1.2.2 地下結構體系的結構形式
1.3 地下結構計算理論的發展與現狀
1.4 地下結構的計算特性、設計方法及力學模型
1.4.1 地下結構的計算特性
1.4.2 地下結構的設計方法
1.4.3 地下結構的計算模型
1.5 地下結構設計的內容
知識歸納
獨立思考
2 巖土體工程性質及分級
2.1 巖石、巖體及圍巖
2.1.1 巖石、巖體及圍巖的概念
2.1.2 巖石、巖體及圍巖的區別
2.2 圍巖初始應力場
2.2.1 圍巖自重應力場
2.2.2 圍巖構造應力場
2.3 圍巖的工程性質
2.3.1 巖石的力學性質
2.3.2 巖體的力學性質
2.4 圍巖分級及其應用
知識歸納
獨立思考
3 地下結構形式及構造
3.1 地下結構形式與施工方法的關系
3.2 地下結構的結構形式
3.2.1 按所處位置的地質條件分類
3.2.2 按施工方法分類
3.3 地下結構構造
3.3.1 錨噴支護的組成及力學作用
3.3.2 單層襯砌的構造原理與構造形式
知識歸納
獨立思考
4 結構力學的計算方法
4.1 概述
4.1.1 常用的計算模型和計算方法
4.1.2 作用(荷載)的分類及效應組合
4.1.3 襯砌截面強度檢算
4.2 圍巖壓力
4.2.1 圍巖壓力的基本概念
4.2.2 變形壓力
4.2.3 松動壓力
4.2.4 地震及車輛荷栽
4.3 不考慮彈性反力的計算方法
4.3.1 彎矩分配法
地下結構設計 作者簡介
高波,工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西南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院院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四川省學術帶頭人,中國土木工程學會隧道及地下工程分會第五、六、七屆理事,中國力學學會第三屆結構工程專業委員會委員,四川省土木建筑學會第七、八屆理事,四川省鐵道學會工務委員會委員,曾任鐵路高等工科院校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建設部高等教育土木工程專業評估委員會委員等。
- >
巴金-再思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朝聞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山海經
- >
回憶愛瑪儂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