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寫給大家的美國簡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1121499
- 條形碼:9787201121499 ; 978-7-201-12149-9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寫給大家的美國簡史 本書特色
偉大的文化普及者房龍代表作從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到自由、獨立的美利堅合眾國關于一個國家及其人民為了夢想而奮斗的故事 一、名家名作。 《寫給大家的世界簡史》《寫給大家的美國簡史》《寫給大家的中國簡史》分別是英國人威爾斯、美國人房龍、中國人呂思勉三位歷史學家的代表作品,同時也是公認的歷史學三大經典佳作。 二、影響深遠在《寫給大家的美國簡史》一書中,房龍用生動詼諧的文筆講述枯燥無味的歷史,向大眾普及理解、寬容和進步的思想;他耗費畢生的精力和心血,向無知與偏執不懈地挑戰;他以人類的眼光來觀察和敘述,向狹隘的地區、宗教和種族偏見發出反對之聲。 三、系列出版除了已經出版的三本簡史外,該系列還將繼續延續裝幀精美,內容權威的特點,出版更多適合讀者閱讀和收藏的簡史類圖書。 ……
寫給大家的美國簡史 內容簡介
《寫給大家的美國簡史》是一部關于美國歷史經緯的書。敘述了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北美大陸上的風云變幻。詳細描述了美利堅合眾國的誕生和發展。對歷史事件、西方文明、科技發明、美國的政治生活等都有深刻而獨到的見解。
寫給大家的美國簡史 目錄
第1章渴望價廉物美的香料/001
第2章未知的世界/009
第3章信仰、黃金和印第安人/020
第4章毫無價值的土地/025
第5章尚普蘭與獨木舟/028
第6章加爾文博士對世界的探索/032
第7章異教徒成了搶劫犯/036
第8章印第安圣草/042
第9章零下20度的新理想國 /052
第10章大西洋西岸的新英格蘭 /059
第11章荷蘭西印度公司投資失誤 /065
第12章兩百年前瑞典人就到過美洲 /073
第13章各民族共享的自由殖民地 /078
第14章憑推測拓展殖民地 /088
第15章依據國王詔書建立的帝國 /090
第16章希望的地平線/098
第17章國王和帝國搶占土地的游戲/101
第18章1769年1月5日,現代史的開端/108
第19章“效率專家”喬治?格倫維爾/109
第20章荷蘭茶葉和法國糖蜜/113
第21章邊遠地區樸素的智慧/119
第22章亞當斯和塞繆爾轉向實踐政治/123
第23章殖民軍司令報告的壞消息/127
第24章喬治?華盛頓將軍整裝待發/133
第25章托馬斯?杰斐遜證明了教育的優越性/137
第26章喬治三世國王在他的國家成為一名英雄/145
第27章諾思勛爵不得不保持清醒/150
第28章印刷工富蘭克林拜訪圣路易的后代/153
第29章盧梭的著作,拉法耶特的研究/163
第30章宗主國與邊遠地區人民的博弈/170
第31章妥協拯救了一個民族并且建立了
一個帝國/175
第32章亞歷山大?漢密爾頓商業立國/184
第33章亞當斯總統明白革命并不完全一樣/196
第34章杰斐遜總統和拿破侖皇帝的交易/204
第35章宗主國的*后一次拜訪/214
第36章門羅主義和玻利瓦爾開創的新世紀/225
第37章新的信仰/234
第38章獨裁/239
第39章無足輕重的雜耍演員和無用的吹笛手/248
第40章墨西哥圣安納總統認識到的真理:
自然拒絕真空/255
第41章湯姆叔叔和冒煙比利/261
第42章令人煩惱的契約/276
第43章伊利諾伊州的鄉村律師/284
第44章戰爭交給陪審團/290
第45章案件終于判定了/296
第46章*后一位征服者/311
第47章在猶他州打下一顆金道釘/317
第48章北美文明第三階段的衰落/324
第49章埃利斯島和普利茅斯礁石/329
第50章物質的統治/336
第51章為爭奪更多廉價的原料而戰/346
第52章一個未知的世界/352
第53章美國新道路/356
寫給大家的美國簡史 節選
經常到豪華的里茨飯店用餐的人,是不愿意再回到杰克?穆勒利酒館去的,他們實在不愿意再去吃那聞名遐邇的鮮魚、咸肉、洋蔥、菜豆的大雜燴。這是政治經濟學教授和法庭的法官公認的一條法則。當然,在迫不得已的時候,他們也只好以粗茶淡飯充饑了。然而他們在絕望之前,還是要竭力保持積習已久的高消費。 在公元之初的10個世紀里,那些橫掃西歐大片領土的野蠻人,飲食非常簡單;他們根本就不講究吃喝。對于他們來說,數量比質量重要。而西歐自從上次冰河期以來,仍然是一塊尚未開墾的處女地,人們輕而易舉就可以弄到一條木凳、一塊野獸的肉和甘美的水。 還有許多的事情需要做,但是人口數量太少了,而需要做的事情卻非常多;人們的精力往往都浪費在日常的瑣事上了。也就是說,人們用了將近一千年的時間才過上安定的生活。西歐重又恢復了和平與安寧。祖輩贏得了和平與安寧;而年輕的一代人則開始了躁動和游蕩。 躁動和游蕩經歷10個世紀,并且*終導致了另一次動亂。然而這時的西方人又再一次認可了唯一的統治者。他并不想主宰世界,但是他的思想武器卻能夠殲滅所有的瑞士雇傭兵,他的紙箭卻能夠穿透*堅固的城堡。 他的一絲不快,對于皇帝或國王來說就是戰爭的威脅。 機敏的外交家和精明的政治家都在輔佐他,持續高漲的不安情緒都被引向了切實可行的對外征服,并且引發了后來的十字軍東征和向東的大遷徙。然而讓人感到遺憾的是,這一歷史事件往往會成為傳奇文學的敘事主題,我們往往會忽略這些沖突平淡無奇的本質。 古代的世界是地中海的世界。誰控制了那片廣闊的水域,誰就可以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在其他地區的人們。 這是一項雄心勃勃的壯舉。出沒于西班牙半島、希臘半島和意大利半島海灣,以及活躍在摩洛哥、的黎波里和埃及海岸的海盜們,他們只希望取得一些小的勝利。 只有當這些種族群體聯合起來——通過成千上萬年社會、經濟和宗教的共同發展,形成了一個強大的集合體——才能在廣闊的地區橫行無忌。這些族群對他們所面臨的危險非常清楚:戰爭會給勝利者和失敗者帶來同樣巨大的損失。 這樣的壯舉在十字軍東征以前只有過兩次。 **次發生在公元前5世紀。希臘成為西方的霸主,并且打敗了波斯人,在進行了多次成功的反擊之后,*終將敵人驅趕到了印度河畔。 第二次發生在公元200年以后。羅馬人高舉民族精神,竭盡全力擊敗了迦太基,羅馬帝國*終得以保全,保住了他們的家園。 在以后的時間里,他們安享了八百多年的和平。 然而622年,亞洲出現了一位新的先知,在他的號召下,一場非正義的戰爭正在醞釀。在這次計劃中有規模龐大的戰斗。穆罕默德大軍的左翼占領了西班牙,軍隊的右翼則通過敘利亞和小亞細亞向君士坦丁堡進軍。此時,基督教會的教皇感到萬分恐懼,隨即宣布進行圣戰。 從軍事的角度來看,這場戰爭是完全失敗的,但是這場戰爭卻給社會造成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羅馬帝國崩潰之后,歐洲各國**次接觸到一種在各方面都優于它們的文明。十字軍的將士到東方去是為了殺戮異教徒、掠奪他們的財物。當他們凱旋的時候卻帶回了關于舒適、奢華的新觀念,他們對自己貧乏、枯燥的生活感到深深的厭惡。 這種觀念的轉變,不久就在西方大陸上人們的住宅、服飾、舉止、娛樂方式和飲食上得到了體現。 那些嚴格遵循祖輩遺留下來的習俗的老一代人,不斷地談論著祖先的原始價值觀。而年輕人則只是聳聳肩膀,一笑置之。他們到過“大城市”,所以他們見多識廣。他們平靜地等待著時機,等到父母都去世了,就趕忙重新布置家里的客廳,請來外地的廚子,把自己的孩子送到附近的城鎮去學習金融和制造業,他們很快就獲得了在泥土里辛苦勞動一千年也無法積累的財富。 然而教會卻有些不高興了。 這是它沒有料到的結果。 啊!這些凱旋的英雄們已經不再具有他們祖先所特有的那種神圣的熱情了!與朋友熟悉之后,就會變得漫不經心;而與敵人熟悉之后,就會相互尊敬。 結果是教堂的建筑物越來越簡易,而私人的住宅和市政大樓的裝飾則越來越華麗。 我既不能說這是一件好事,也不能說這是一件壞事。我只想把這些事實說出來。如果您得出了什么結論,那么這是您的事情。 在地中海的另一邊,那種不可思議的宗教狂熱(他們以殺戮俘虜來表示對真主的愛)也逐漸降溫了。總而言之,雙方都已經認識到了所處的困境,所以他們愿意妥協和解;而這種妥協與和解說明雙方商人口袋里都有了錢。 被無數鐵蹄踐踏過的古老貿易之路得到了恢復。能夠進行長途跋涉的駱駝再次馱上了貨物,往來于卡什加和大馬士革之間。威尼斯輕便的小帆船和熱那亞的大帆船,又和以前一樣定期往返于亞歷山大和法馬古斯塔之間。 因此,世界太平,一次成功的東方貿易之旅所獲得的利潤,很快就從零上升到了原來的四倍。 然而一件偶然發生的小事卻可能會改變歷史的整個面貌。13世紀中葉,可怕的韃靼人發動了戰爭;從黑龍江到維斯圖拉河,面對如潮水般涌來齜牙咧嘴的小黃鬼,人們驚恐萬分,四處逃散。在這些逃命的人中有一支小的游牧部落(*多只有二三百戶人家)。這群人很早以前就生活在亞洲的腹地了,他們一直都和平安寧地繁衍生息。他們一直向西跑,就要到達地中海了。這時他們聽說危險已經過去,于是他們決定回到故鄉。在回故鄉的途中他們必須橫渡幼發拉底河。然而意外發生了。他們的首領墜馬溺水而亡。那些仍然滯留在河西岸的人們十分恐慌。他們認為這突發的事件就是上天的警告,于是他們請求波斯國王讓他們留在那里。 后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的。在不到一百年的時間里,這個游牧民族成了曾經友好接待他們的帝國的主人;三十年之后,他們成了伊斯蘭世界的統治者,并且開始了征戰的歷程;*后,他們的馬尾戰旗插在了維也納的城門上,而“土耳其人”這個詞語也成了強悍、兇蠻的代名詞。 如果這種穆斯林的狂熱情緒僅僅只是一種政治運動的話,那么也不完全是什么壞事。然而一場極端宗教的暴風雨卻席卷了整個西亞。在穆罕默德死后的6個世紀里,他的信徒們原有的激情已經消退。祖先的“信仰”固然是非常美好的,但是胡椒、桂皮和靛藍交易所帶來的巨額利潤同樣也是非常誘人的。這種交易促使忠實的信徒與地中海彼岸的異教徒們友好相處。這是非常不幸的,但是事情還是發生了。交易就是交易,一個人在進行交易的時候是不可能將基督徒拒之門外的。 那些生活在窮鄉僻壤的人們并不是這樣的,他們對自己的宗教十分虔誠。土耳其領導人的政治、軍事成就鼓舞了他們,于是他們決定勸導那些生活在大城市中誤入歧途的教友們改邪歸正。 伊斯蘭僧人的足跡遍布穆罕默德的國土。這些人有的做禱告,有的跟著音樂舞蹈,有的忙忙碌碌,有的大叫大嚷。但是他們每一個人都在鼓吹回歸基本教義。 *初,在巴格達和大馬士革從事商業活動的人們對此只是置之一笑。但是這些“極端的宗教狂人”卻是非常認真的。商人們很快就不再發笑了。沒過多久,他們的鄰居遭到了謀殺,他們也受到了警告,于是,他們開始只與信奉同一種宗教的人進行貿易活動了。 而在當時,歐洲人早就已經習慣了那些來自亞洲的物品。這樣一來,供應也就被迫終止了。 當然,這種情況并不是在一天或者一個星期、一年里發生的事情。但是在這段時間里,那些在過去二百年時間里一直源源不斷地向西輸送的物品,逐漸在歐洲的市場上消失了。投機商們開始囤積能夠獲得的一切物品,物品的價格也開始暴漲。信貸也被撤銷了,黃金成為唯一的支付手段。這對于西方人來說是非常新鮮的事情。在中世紀的時候,人們在日常交易中,從來都沒有被要求必須支付現金。人們的住所距離很近,雞犬相聞,互相往來。以物易物,是非常自然的事情。這家修道院的蜂蜜完全可以和那家修道院的釀造醋進行交換。 確實是這樣,進行貿易就需要大量的金幣和銀幣。幾片咸豬肉和幾桶鹽,已經很難使卡利卡特的香料商們滿足了。他們在委托吉達或亞丁的代理商發貨之前,必須支付威尼斯金幣或者銀幣。 而歐洲的市場上現在也已經實行銀貨兩訖的方式了。這樣一來就會產生非常大的問題。 黃金這種神秘的、黃燦燦的東西似乎超越了國家和教會,也必須從海外進口。歐洲有一些銀礦,但是奧地利、薩克森和西班牙山間發現的那一點點黃金,根本就不能滿足投機商們日益活躍的投機行為和香料交易。 世界上出現了空前的、難以遏制的惡性循環。人們的購買欲望的極度高漲——供應量的下降——物價的急劇上漲——普遍需要金、銀貨幣——而可以供應的黃金卻越來越少——西亞和北非國家接二連三地落入了兇殘異教徒的手中——一條又一條商路被無限期的關閉——新興的、非常具有活力的歐洲資本主義制度為了自身的發展而掙扎著。 資本主義制度(當代大多數人對它的內涵都有誤解)被指責犯有多種罪行。然而即使是它的死敵都不能夠指責它是懶惰的,不能否認它在危機的時刻可以發揮出神奇的力量。正是這樣一種危機在14世紀上半葉似乎要摧毀西方的整個商業貿易。 我已經談到過那些雜貨商們的困境。他們不斷地表達自己的不滿,呼聲很高。而歐洲的整個經濟(說到底是整個宗教、社會、文學、藝術和科學)結構也瀕臨解體的邊緣。 敘利亞和埃及(有史以來東西方主要商路都要穿越這兩個國家)在哥倫布死后許多年才被土耳其人占領。但是精明的商人是不會坐以待斃的,他們要提前行動。 許多關于現代商業大王精明能干的故事我們早就耳熟能詳了,我們一直以為只有我們這個時代才能產生出這么多精明強干的人。我們在想象中世紀商人的時候往往有些盲目,以為他們只會坐在一間沉悶狹小的屋子里,用一架小天平來稱量計算著銀幣,同時還在向兩名書記員口授信件(他還會保留信件的副本),他們需要等待半年的時間才能夠收到維堡或諾夫哥羅德代理商的回信。 然而這就像鴨子喜歡水一樣,是我們這個幸福時代喜歡自吹自擂的人們想象出來的謬誤之一。 公元1927年的世界和公元1427年或者公元427年的世界實際上是非常相似的。這個世界由各種各樣的人組成,有些人非常聰明,有些人就不那么聰明,而其他的人簡直就是十足的笨蛋。 *后這種人(總是絕大多數)對什么都不感興趣;而第二種人則懵懵懂懂,覺得應該做點什么,卻又由于膽小怕事,結果一事無成;而**種人(極少數)則是說做就做,敢作敢為。通往東方的財富之路逐漸被關閉了,沒關系,他們于是開始向南、向西尋找新的通道。在那個時代,要在航海圖上沒有標示的海域進行航行,就像今天想乘坐飛機到月球上去旅行一樣,希望是非常渺茫的。而現實也確實是困難重重,只有夢想家才能夠克服。 那時有許多經驗豐富的航海家,他們能夠根據自己身上關節疼痛風濕病的發作情況,預測出即將來臨的暴風雨。許多學識淵博的天文學家,他們觀測天象就像我們查時間表一樣。還有許多冒險家,他們為了尋求刺激,或者是為了得到一罐金幣而甘冒生命危險。 但是解決這一問題的卻是另外一種人:一位從以斯拉的《啟示錄》(在人類的記憶中有誰讀過這本關于天堂、地獄和預言的古書嗎?)中得到啟示的奇才;一位毫不畏懼要正式簽署合同的年輕人,他希望能夠抽取從大洋彼岸的領地上發現的全部貴金屬的十分之一;一位愛慕虛榮的人,他堅持讓人們稱他為“海軍上將”;一位在去世的時候身上穿著破舊的圣方濟會修道士服裝的人;一位窮困潦倒的人。 ……
寫給大家的美國簡史 作者簡介
亨德里克·威廉·房龍,荷蘭裔美國作家、歷史學家。獲得德國慕尼黑大學博士學位,先后在美國幾所大學任教,后又從事記者、編輯和播音員等工作。他善于創作歷史及傳記類作品,是一位偉大的知識普及者。代表作有《音樂簡史》《人類簡史》《寬容》等。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朝聞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隨園食單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