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設計篇-沉管隧道設計施工手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605764
- 條形碼:9787030605764 ; 978-7-03-060576-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設計篇-沉管隧道設計施工手冊 本書特色
本書分為技術篇與案例篇兩部分,技術篇依托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沉管隧道的設計工作,詳盡介紹了沉管隧道規劃、設計、施工各個階段所需要調研的項目,沉管隧道的構筑物設計中,所需要進行性能審核的基本事項,沉管隧道施工方法及需要特別注意的方面,以及沉管隧道設備管理等內容。案例篇整理了多個沉管隧道工程項目的設計案例。
設計篇-沉管隧道設計施工手冊 內容簡介
《沉管隧道設計施工手冊:設計篇》分為技術篇與案例篇兩部分,技術篇依托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沉管隧道的設計工作,詳盡介紹了沉管隧道規劃、設計、施工各個階段所需要調研的項目,沉管隧道的構筑物設計中,所需要進行性能審核的基本事項,沉管隧道施工方法及需要特別注意的方面,以及沉管隧道設備管理等內容。案例篇整理了多個沉管隧道工程項目的設計案例。 《沉管隧道設計施工手冊:設計篇》可供高等院校道路工程、土木工程等專業師生,以及相關專業工程技術人員參考使用,為今后類似的沉管隧道設計、施工工程可提供參考和借鑒。
設計篇-沉管隧道設計施工手冊 目錄
序言
**部分 技術篇
1 總論
1.1 適用范圍
1.2 專業詞匯定義
1.2.1 沉管隧道組成部分
1.2.2 沉管管節的構造部件
1.2.3 接頭
1.2.4 沉管的制作方法
1.2.5 沉管的沉放與對接
1.3 本書構成
2 規劃
2.1 總則
2.2 選型
2.2.1 與橋梁的比較
2.2.2 與其他隧道工法的比較
2.3 使用規劃
2.4 隧道選址
2.5 交通量及道路劃分
2.6 沉管隧道的規劃
2.6.1 一般規劃
2.6.2 沉管隧道段的規劃
2.6.3 隧道出入口段的規劃
2.6.4 豎井和通風井的規劃
2.7 線形規劃
2.7.1 平面線形
2.7.2 縱向線形
2.7.3 隧道出入口段的路面高程
2.8 橫斷面規劃
2.8.1 內空截面
2.8.2 建筑限界
2.8.3 橫向坡度
2.9 規劃評價
2.9.1 技術評價
2.9.2 經濟評價
2.9.3 復合評價體系
2.9.4 全社會成本評價體系的思考
2.1 0實施模式
3 調研
3.1 總則
3.2 調研內容
3.2.1 社會條件調研
3.2.2 自然條件調研
3.2.3 環境保護調研
3.2.4 其他調研
4 沉管隧道設計
4.1 總則
4.1.1 一般規定
4.1.2 沉管隧道的功能要求和目標性能
4.1.3 沉管隧道的結構性能驗算
4.1.4 極限狀態法設計
4.1.5 設計使用年限
4.1.6 作用及作用效應組合
4.1.7 沉管隧道結構內力計算
4.2 沉管隧道結構設計
4.2.1 一般規定
4.2.2 結構設計的目標及性能要求
4.2.3 設計驗算內容
4.2.4 沉管管節設計
4.2.5 回填
4.3 隧道出入口段的設計
4.3.1 -般規定
4.3.2 設計目標及性能要求
4.3.3 結構形式及斷面設計
4.3.4 隧道出入口段設計驗算
4.4 沉管隧道地基及基礎設計
4.4.1 一般規定
4.4.2 設計目標及性能要求
4.4.3 設計驗算內容
4.4.4 沉管隧道地基基礎設計
4.5 豎井與通風井設計
4.5.1 一般規定
4.5.2 設計目標及性能要求
4.5.3 結構形式及斷面設計
4.5.4 豎井及通風井的設計驗算
4.5.5 景觀設計
4.6 沉管隧道抗震設計
4.6.1 沉管隧道抗震設計基本原則
4.6.2 沉管隧道抗震設計中的巖土問題
4.6.3 沉管隧道縱向抗震驗算
4.6.4 沉管隧道橫向抗震驗算
4.6.5 沉管隧道出入口段的抗震性驗算
4.6.6 豎井的抗震性驗算
4.6.7 地震過程中的土體液化
5 施工要求
5.1 總則
5.2 沉管管節預制
5.2.1 沉管管節預制方法
5.2.2 施工檢查
5.2.3 管節入水及浮運
5.3 沉管管節的安裝
5.3.1 沉管管節的安裝施工
5.3.2 沉管管節的沉放及其對接
5.3.3 壓載施工
5.3.4 管節底部填充及側面回填
5.4 岸隧過渡段護岸施工
5.4.1 一般規定
5.4.2 臨時圍堰設置與拆除
5.4.3 永久護岸及防撞施工
5.5 沉管預制場
5.5.1 概述
5.5.2 干雞法沉管預制廠
5.5.3 工廠法沉管預制廠
5.6 管節臨時寄存區
5.7 陸上開挖作業
5.7.1 一般規定
5.7.2 開挖坡面防護
5.7.3 支護方式
5.8 豎井與通風井施工
5.8.1 一般規定
5.8.2 豎井
5.8.3 通風井
5.9 隧道出入口段施工
5.9.1 與沉管隧道的總體施工進度計劃合理銜接的必要性
5.9.2 出入口段施工應當考慮對周邊相鄰建筑物的影響
5.9.3 考慮存在障礙物的可能性
5.9.4 確保止水性
5.9.5 沉管管節直接對接時的注意事項
5.10 管節浮運通航安全
6 設備管理
6.1 通風設備
6.1.1 專用術語
6.1.2 沉管隧道通風設計的整體規劃
6.1.3 煙氣顆粒濃度設計
6.1.4 通風方式及類型
6.1.5 通風量計算
6.1.6 通風設備情況及條件分析
6.2 消防應急設備
6.2.1 消防應急設備設計參考標準
6.2.2 消防應急設備設置數量
6.2.3 消防應急設備類型
6.3 照明設備
6.3.1 照明設備設計參考標準
6.3.2 隧道照明的模式
6.3.3 隧道照明的常見光源
6.3.4 隧道內人行通道及逃生通道照明設計
6.4 供電設備
6.4.1 供電設備設計參考標準
6.4.2 供電設備設計需求調查
6.4.3 供電開工調查
6.4.4 緊急使用發電設備
6.5 監測設備
6.6 遠程監控設備
6.7 排水設備
6.8 內裝設施
6.9 防災設備
第二部分 案例篇
7 沉管隧道主要代表性建設案例概要
7.1 那霸港臨港公路沉管隧道
7.1.1 隧道概況
7.1.2 工程圖片
7.2 大阪港夢洲沉管隧道
7.2.1 隧道筒介
7.2.2 工程圖片
7.3 新若戶公路沉管隧道
7.3.1 隧道概況
7.3.2 工程圖片
7.4 厄勒海峽沉管隧道
7.4.1 隧道概況
7.4.2 工程圖片
7.5 大士沉管隧道
7.5.1 隧道概況
7.5.2 工程圖片
7.6 悉尼海灣沉管隧道
7.6.1 隧道概況
7.6.2 工程圖片
7.7 香港西區海底隧道
7.7.1 隧道概況
7.7.2 工程圖片
7.8 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
7.8.1 隧道概況
7.8.2 工程圖片
7.9 韓國釜山一巨濟沉管隧道
7.9.1 隧道概況
7.9.2 工程圖片
7.1 0神戶港一港島沉管隧道
8 沉管隧道地基及基礎設計案例
8.1 沉管隧道基槽設計
8.1.1 基槽開挖平面設計
8.1.2 基槽開挖斷面設計
8.2 地基基礎與清淤設計
8.2.1 變形協調設計理論
8.2.2 地基設計
8.2.3 清游
9 沉管隧道結構設計案例
9.1 川崎港海底沉管隧道設計案例
9.1.1 項目概況
9.1.2 設計條件
9.1.3 設計計算方法
9.1.4 沉管主體結構設計
9.2 港珠澳大橋半剛性沉管結構設計案例
9.2.1 工程概況
9.2.2 設計條件
9.2.3 半剛性沉管基本概念及構造
9.2.4 半剛性沉管計算
10 沉管隧道*終接頭設計案例
10.1 那霸港臨港公路沉管隧道*終接頭方案研究
10.1.1 止水板方式
10.1.2 終端塊方式
10.1.3 V型塊方式
10.1.4 滑行連接塊方式(Terminal block)
10.1.5 Key 管節方式
10.1.6 主動止水可逆折疊管節式
10.2 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終接頭設計案例
10.2.1 工程概況
10.2.2 總體工藝流程
10.2.3 結構構造
10.2.4 *終接頭計算
11 沉管隧道暗埋段設計案例
11.1 大阪咲洲沉管隧道港區側暗埋段設計案例
11.1.1 結構及線形設計
11.1.2 地基處理
11.1.3 基礎的形式
11.1.4 設計條件
11.1.5 結構設計
11.2 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暗埋段設計案例
11.2.1 概述
11.2.2 結構布置與構造
11.2.3 基礎設計及構造
11.2.4 主要施工工序
11.2.5 結構分析計算與驗算
11.2.6 計算結果
12 沉管隧道抗震設計案例
12.1 大阪港夢洲沉管隧道抗震設計案例
12.1.1 概述
12.1.2 地質勘察
12.1.3 沉管隧道抗震計算模型
12.1.4 沉管隧道抗震計算結果
12.1.5 地震反應譜計算結果
12.1.6 振動模型試驗
12.1.7 動力計算與模型試驗的結果的比較
12.2 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抗震設計案例
12.2.1 項目概況
12.2.2 設計計算依據
12.2.3 計算內容及方法
12.2.4 計算原理及參數
12.2.5 作用效應組合
12.2.6 結構地震響應
12.2.7 分析計算結果
13 沉管隧道結構防水設計案例
13.1 工程簡介
13.2 防水薄膜的性能要求
13.3 防水薄膜的強度及耐久性
13.4 防水薄膜黏合性試驗
13.4.1 試件的制作
13.4.2 試件的養護及試驗
13.5 拉伸試驗
13.6 防水薄膜端部耐水壓試驗
13.7 防水薄膜粘貼作業
13.8 砂漿保護層
13.9 混凝土防護
14 通風井規劃設計案例
14.1 簡介
14.2 規劃
14.2.1 規劃的主旨
14.2.2 周圍環境
14.2.3 通風井的基本規劃
14.3 設計
14.3.1 平面設計
14.3.2 造型及詳細設計
14.3.3 結構設計
14.3.4 附屬設備設計
15 沉管隧道施工工法案例概要
15.1 管節混凝土的浮態澆筑
15.1.1 工法筒介
15.1.2 工法特征
15.1.3 混凝土澆筑順序
15.1.4 變形監測
15.2 使用滑動架的牽引法
15.2.1 工法簡介
15.2.2 特征
15.2.3 牽引設備
15.2.4 管節牽引
15.3 塔駁方式(中心塔)
15.3.1 工法筒介
15.3.2 特征
15.3.3 管節定位系統
15.3.4 應用項目
15.4 通過楔形塊修正管節方向的方法
15.4.1 工法簡介
15.4.2 工法特征
15.4.3 注意事項
15.4.4 施工概要
15.4.5 應用項目
15.5 Key管節工法
15.5.1 工法簡介
15.5.2 工法特征
15.5.3 注意事項
15.5.4 施工概要
15.5.5 應用項目
15.6 波紋型鋼板頂推工法
15.6.1 工法筒介
15.6.2 工法特征
15.6.3 注意事項
15.6.4 施工筒介
15.6.5 應用項目
15.7 頂推沉管隧道工法
15.7.1 工法筒介
15.7.2 工法特征
15.7.3 結構形式
15.7.4 接頭
15.7.5 注意事項
15.7.6 施工簡介
16 川崎港海底沉管隧道道路附屬設施案例
16.1 工程概況
16.2 通風設備
16.2.1 概要
16.2.2 通風量的計算
16.2.3 人行道通風
16.2.4 通風井處的廢氣擴散計算
16.3 照明設備
16.3.1 概要
16.3.2 連接道路照明
16.3.3 隧道照明
16.4 供配電設備
16.4.1 概要
16.4.2 供配電設備基本規劃
16.4.3 高壓供配電設備
16.4.4 中壓供配電設備
16.4.5 配電方式
16.4.6 變配電設備
16.4.7 不間斷電源
16.4.8 配電系統運用
16.5 排水設備
16.5.1 概要
16.5.2 排水量的計算
16.5.3 排水系統的設定
16.5.4 排水溝、泵房等的大小
16.5.5 沉砂槽和排砂規劃
16.5.6 排水泵的型號、臺數及功率
16.6 防災設備
16.6.1 概要
16.6.2 水噴淋消防設備
16.6.3 火災報警設備
16.6.4 報警設備
16.6.5 逃生設備
16.6.6 其他設備
16.7 備用發電設備
16.7.1 概要
16.7.2 備用發電機的設置
16.7.3 備用發電負荷的計算
16.7.4 運行控制方式
16.7.5 備用發電冷卻方式
16.7.6 燃料供給設備
16.8 遠程監視控制設備
16.8.1 概要
16.8.2 遠程監視控制的方式
16.8.3 控制范圍
16.8.4 通風控制設備
16.9 通信及廣播播報設施
16.9.1 概要
16.9.2 廣播播報裝置
16.9.3 天線的設置場所
16.9.4 隧道內傳送路
參考文獻
彩圖
**部分 技術篇
1 總論
1.1 適用范圍
1.2 專業詞匯定義
1.2.1 沉管隧道組成部分
1.2.2 沉管管節的構造部件
1.2.3 接頭
1.2.4 沉管的制作方法
1.2.5 沉管的沉放與對接
1.3 本書構成
2 規劃
2.1 總則
2.2 選型
2.2.1 與橋梁的比較
2.2.2 與其他隧道工法的比較
2.3 使用規劃
2.4 隧道選址
2.5 交通量及道路劃分
2.6 沉管隧道的規劃
2.6.1 一般規劃
2.6.2 沉管隧道段的規劃
2.6.3 隧道出入口段的規劃
2.6.4 豎井和通風井的規劃
2.7 線形規劃
2.7.1 平面線形
2.7.2 縱向線形
2.7.3 隧道出入口段的路面高程
2.8 橫斷面規劃
2.8.1 內空截面
2.8.2 建筑限界
2.8.3 橫向坡度
2.9 規劃評價
2.9.1 技術評價
2.9.2 經濟評價
2.9.3 復合評價體系
2.9.4 全社會成本評價體系的思考
2.1 0實施模式
3 調研
3.1 總則
3.2 調研內容
3.2.1 社會條件調研
3.2.2 自然條件調研
3.2.3 環境保護調研
3.2.4 其他調研
4 沉管隧道設計
4.1 總則
4.1.1 一般規定
4.1.2 沉管隧道的功能要求和目標性能
4.1.3 沉管隧道的結構性能驗算
4.1.4 極限狀態法設計
4.1.5 設計使用年限
4.1.6 作用及作用效應組合
4.1.7 沉管隧道結構內力計算
4.2 沉管隧道結構設計
4.2.1 一般規定
4.2.2 結構設計的目標及性能要求
4.2.3 設計驗算內容
4.2.4 沉管管節設計
4.2.5 回填
4.3 隧道出入口段的設計
4.3.1 -般規定
4.3.2 設計目標及性能要求
4.3.3 結構形式及斷面設計
4.3.4 隧道出入口段設計驗算
4.4 沉管隧道地基及基礎設計
4.4.1 一般規定
4.4.2 設計目標及性能要求
4.4.3 設計驗算內容
4.4.4 沉管隧道地基基礎設計
4.5 豎井與通風井設計
4.5.1 一般規定
4.5.2 設計目標及性能要求
4.5.3 結構形式及斷面設計
4.5.4 豎井及通風井的設計驗算
4.5.5 景觀設計
4.6 沉管隧道抗震設計
4.6.1 沉管隧道抗震設計基本原則
4.6.2 沉管隧道抗震設計中的巖土問題
4.6.3 沉管隧道縱向抗震驗算
4.6.4 沉管隧道橫向抗震驗算
4.6.5 沉管隧道出入口段的抗震性驗算
4.6.6 豎井的抗震性驗算
4.6.7 地震過程中的土體液化
5 施工要求
5.1 總則
5.2 沉管管節預制
5.2.1 沉管管節預制方法
5.2.2 施工檢查
5.2.3 管節入水及浮運
5.3 沉管管節的安裝
5.3.1 沉管管節的安裝施工
5.3.2 沉管管節的沉放及其對接
5.3.3 壓載施工
5.3.4 管節底部填充及側面回填
5.4 岸隧過渡段護岸施工
5.4.1 一般規定
5.4.2 臨時圍堰設置與拆除
5.4.3 永久護岸及防撞施工
5.5 沉管預制場
5.5.1 概述
5.5.2 干雞法沉管預制廠
5.5.3 工廠法沉管預制廠
5.6 管節臨時寄存區
5.7 陸上開挖作業
5.7.1 一般規定
5.7.2 開挖坡面防護
5.7.3 支護方式
5.8 豎井與通風井施工
5.8.1 一般規定
5.8.2 豎井
5.8.3 通風井
5.9 隧道出入口段施工
5.9.1 與沉管隧道的總體施工進度計劃合理銜接的必要性
5.9.2 出入口段施工應當考慮對周邊相鄰建筑物的影響
5.9.3 考慮存在障礙物的可能性
5.9.4 確保止水性
5.9.5 沉管管節直接對接時的注意事項
5.10 管節浮運通航安全
6 設備管理
6.1 通風設備
6.1.1 專用術語
6.1.2 沉管隧道通風設計的整體規劃
6.1.3 煙氣顆粒濃度設計
6.1.4 通風方式及類型
6.1.5 通風量計算
6.1.6 通風設備情況及條件分析
6.2 消防應急設備
6.2.1 消防應急設備設計參考標準
6.2.2 消防應急設備設置數量
6.2.3 消防應急設備類型
6.3 照明設備
6.3.1 照明設備設計參考標準
6.3.2 隧道照明的模式
6.3.3 隧道照明的常見光源
6.3.4 隧道內人行通道及逃生通道照明設計
6.4 供電設備
6.4.1 供電設備設計參考標準
6.4.2 供電設備設計需求調查
6.4.3 供電開工調查
6.4.4 緊急使用發電設備
6.5 監測設備
6.6 遠程監控設備
6.7 排水設備
6.8 內裝設施
6.9 防災設備
第二部分 案例篇
7 沉管隧道主要代表性建設案例概要
7.1 那霸港臨港公路沉管隧道
7.1.1 隧道概況
7.1.2 工程圖片
7.2 大阪港夢洲沉管隧道
7.2.1 隧道筒介
7.2.2 工程圖片
7.3 新若戶公路沉管隧道
7.3.1 隧道概況
7.3.2 工程圖片
7.4 厄勒海峽沉管隧道
7.4.1 隧道概況
7.4.2 工程圖片
7.5 大士沉管隧道
7.5.1 隧道概況
7.5.2 工程圖片
7.6 悉尼海灣沉管隧道
7.6.1 隧道概況
7.6.2 工程圖片
7.7 香港西區海底隧道
7.7.1 隧道概況
7.7.2 工程圖片
7.8 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
7.8.1 隧道概況
7.8.2 工程圖片
7.9 韓國釜山一巨濟沉管隧道
7.9.1 隧道概況
7.9.2 工程圖片
7.1 0神戶港一港島沉管隧道
8 沉管隧道地基及基礎設計案例
8.1 沉管隧道基槽設計
8.1.1 基槽開挖平面設計
8.1.2 基槽開挖斷面設計
8.2 地基基礎與清淤設計
8.2.1 變形協調設計理論
8.2.2 地基設計
8.2.3 清游
9 沉管隧道結構設計案例
9.1 川崎港海底沉管隧道設計案例
9.1.1 項目概況
9.1.2 設計條件
9.1.3 設計計算方法
9.1.4 沉管主體結構設計
9.2 港珠澳大橋半剛性沉管結構設計案例
9.2.1 工程概況
9.2.2 設計條件
9.2.3 半剛性沉管基本概念及構造
9.2.4 半剛性沉管計算
10 沉管隧道*終接頭設計案例
10.1 那霸港臨港公路沉管隧道*終接頭方案研究
10.1.1 止水板方式
10.1.2 終端塊方式
10.1.3 V型塊方式
10.1.4 滑行連接塊方式(Terminal block)
10.1.5 Key 管節方式
10.1.6 主動止水可逆折疊管節式
10.2 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終接頭設計案例
10.2.1 工程概況
10.2.2 總體工藝流程
10.2.3 結構構造
10.2.4 *終接頭計算
11 沉管隧道暗埋段設計案例
11.1 大阪咲洲沉管隧道港區側暗埋段設計案例
11.1.1 結構及線形設計
11.1.2 地基處理
11.1.3 基礎的形式
11.1.4 設計條件
11.1.5 結構設計
11.2 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暗埋段設計案例
11.2.1 概述
11.2.2 結構布置與構造
11.2.3 基礎設計及構造
11.2.4 主要施工工序
11.2.5 結構分析計算與驗算
11.2.6 計算結果
12 沉管隧道抗震設計案例
12.1 大阪港夢洲沉管隧道抗震設計案例
12.1.1 概述
12.1.2 地質勘察
12.1.3 沉管隧道抗震計算模型
12.1.4 沉管隧道抗震計算結果
12.1.5 地震反應譜計算結果
12.1.6 振動模型試驗
12.1.7 動力計算與模型試驗的結果的比較
12.2 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抗震設計案例
12.2.1 項目概況
12.2.2 設計計算依據
12.2.3 計算內容及方法
12.2.4 計算原理及參數
12.2.5 作用效應組合
12.2.6 結構地震響應
12.2.7 分析計算結果
13 沉管隧道結構防水設計案例
13.1 工程簡介
13.2 防水薄膜的性能要求
13.3 防水薄膜的強度及耐久性
13.4 防水薄膜黏合性試驗
13.4.1 試件的制作
13.4.2 試件的養護及試驗
13.5 拉伸試驗
13.6 防水薄膜端部耐水壓試驗
13.7 防水薄膜粘貼作業
13.8 砂漿保護層
13.9 混凝土防護
14 通風井規劃設計案例
14.1 簡介
14.2 規劃
14.2.1 規劃的主旨
14.2.2 周圍環境
14.2.3 通風井的基本規劃
14.3 設計
14.3.1 平面設計
14.3.2 造型及詳細設計
14.3.3 結構設計
14.3.4 附屬設備設計
15 沉管隧道施工工法案例概要
15.1 管節混凝土的浮態澆筑
15.1.1 工法筒介
15.1.2 工法特征
15.1.3 混凝土澆筑順序
15.1.4 變形監測
15.2 使用滑動架的牽引法
15.2.1 工法簡介
15.2.2 特征
15.2.3 牽引設備
15.2.4 管節牽引
15.3 塔駁方式(中心塔)
15.3.1 工法筒介
15.3.2 特征
15.3.3 管節定位系統
15.3.4 應用項目
15.4 通過楔形塊修正管節方向的方法
15.4.1 工法簡介
15.4.2 工法特征
15.4.3 注意事項
15.4.4 施工概要
15.4.5 應用項目
15.5 Key管節工法
15.5.1 工法簡介
15.5.2 工法特征
15.5.3 注意事項
15.5.4 施工概要
15.5.5 應用項目
15.6 波紋型鋼板頂推工法
15.6.1 工法筒介
15.6.2 工法特征
15.6.3 注意事項
15.6.4 施工筒介
15.6.5 應用項目
15.7 頂推沉管隧道工法
15.7.1 工法筒介
15.7.2 工法特征
15.7.3 結構形式
15.7.4 接頭
15.7.5 注意事項
15.7.6 施工簡介
16 川崎港海底沉管隧道道路附屬設施案例
16.1 工程概況
16.2 通風設備
16.2.1 概要
16.2.2 通風量的計算
16.2.3 人行道通風
16.2.4 通風井處的廢氣擴散計算
16.3 照明設備
16.3.1 概要
16.3.2 連接道路照明
16.3.3 隧道照明
16.4 供配電設備
16.4.1 概要
16.4.2 供配電設備基本規劃
16.4.3 高壓供配電設備
16.4.4 中壓供配電設備
16.4.5 配電方式
16.4.6 變配電設備
16.4.7 不間斷電源
16.4.8 配電系統運用
16.5 排水設備
16.5.1 概要
16.5.2 排水量的計算
16.5.3 排水系統的設定
16.5.4 排水溝、泵房等的大小
16.5.5 沉砂槽和排砂規劃
16.5.6 排水泵的型號、臺數及功率
16.6 防災設備
16.6.1 概要
16.6.2 水噴淋消防設備
16.6.3 火災報警設備
16.6.4 報警設備
16.6.5 逃生設備
16.6.6 其他設備
16.7 備用發電設備
16.7.1 概要
16.7.2 備用發電機的設置
16.7.3 備用發電負荷的計算
16.7.4 運行控制方式
16.7.5 備用發電冷卻方式
16.7.6 燃料供給設備
16.8 遠程監視控制設備
16.8.1 概要
16.8.2 遠程監視控制的方式
16.8.3 控制范圍
16.8.4 通風控制設備
16.9 通信及廣播播報設施
16.9.1 概要
16.9.2 廣播播報裝置
16.9.3 天線的設置場所
16.9.4 隧道內傳送路
參考文獻
彩圖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姑媽的寶刀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煙與鏡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我與地壇
- >
二體千字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