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電路模型和電路定律1
1.1實際電路與電路模型1
1.2電流和電壓的參考方向2
1.3電功率和能量4
1.4電阻和電導5
1.5獨立電源7
1.6受控電源9
1.7基爾霍夫定律10
習題113
第2章電路的等效變換16
2.1電路等效變換的概念16
2.2電阻的串聯和并聯17
2.3電阻的YΔ變換19
2.4電源的串聯和并聯21
2.4.1理想電壓源的串聯和并聯21
2.4.2理想電壓源與支路的串并聯等效22
2.4.3理想電流源的串聯和并聯22
2.4.4理想電流源與支路的串并聯等效23
2.5兩種實際電源模型的互相轉換24
習題226
第3章電阻電路的一般分析29
3.1電路的拓撲基礎29
3.2KCL和KVL的獨立方程數32
3.3支路電流法33
3.4回路電流法35
3.5節點電壓法39
習題343
第4章電路定理47
4.1疊加定理與齊次定理47
4.1.1疊加定理47
4.1.2齊次定理50
4.2輸入電阻51
4.3替代定理52
4.4戴維南定理與諾頓定理55
4.4.1戴維南定理55
4.4.2諾頓定理59
習題461
第5章含有運算放大器的電阻電路65
5.1運算放大器65
5.2運算放大器的電路模型66
5.3典型電路分析67
習題569
第6章一階動態電路分析72
6.1儲能元件72
6.1.1電容元件72
6.1.2電感元件77
6.1.3電容、電感的串并聯79
6.2換路定則80
6.2.1動態電路及其方程80
6.2.2動態電路初始值的計算81
6.3一階電路的零輸入響應83
6.3.1RC串聯電路的零輸入響應83
6.3.2RL串聯電路的零輸入響應87
6.4一階電路的零狀態響應89
6.4.1RC串聯電路的零狀態響應89
6.4.2RL串聯電路的零狀態響應91
6.5一階電路的全響應93
6.5.1全響應的兩種分解方式93
6.5.2三要素法96
6.6一階電路的階躍響應102
6.6.1單位階躍函數102
6.6.2單位階躍響應103
6.7一階電路的沖激響應105
6.7.1單位沖激函數105
6.7.2單位沖激響應106
習題6109
第7章相量法基礎113
7.1正弦量113
7.2復數116
7.2.1復數的表示形式116
7.2.2復數運算117
7.3相量表示法118
7.3.1正弦量的相量表示118
7.3.2相量圖及旋轉相量119
習題7120
第8章正弦穩態電路的分析122
8.1阻抗和導納122
8.1.1阻抗122
8.1.2導納123
8.2電路的相量模型123
8.2.1單一元件的相量模型123
8.2.2電路的性質125
8.2.3KCL和KVL的相量形式126
8.3相量法分析正弦穩態電路126
8.4正弦穩態電路的功率129
8.4.1二端網絡的功率129
8.4.2任意阻抗有功功率和無功功率的計算132
8.5功率因數的提高134
8.6*大有功功率傳輸135
習題8135
第9章耦合電感139
9.1耦合電感的電路基礎139
9.1.1自感139
9.1.2互感139
9.1.3耦合方式140
9.1.4同名端140
9.1.5耦合系數140
9.2去耦等效變換141
9.2.1耦合電感的串聯141
9.2.2耦合電感的T形連接142
9.2.3耦合電感的并聯143
9.2.4無直接連接關系的耦合電感144
9.3理想變壓器146
9.3.1變壓器理想化的三個條件146
9.3.2理想變壓器的主要性能146
習題9148
第10章電路的頻率響應152
10.1網絡函數152
10.2RLC串聯電路諧振152
10.2.1諧振條件152
10.2.2諧振特性153
10.2.3品質因數154
10.3RLC串聯電路的頻率響應155
10.3.1RLC串聯諧振電路的選擇性155
10.3.2RLC串聯諧振電路的有效工作頻段(通頻帶)156
10.4RLC并聯電路的諧振157
10.5濾波器簡介158
10.5.1濾波器的分類158
10.5.2低通濾波器工作原理159
習題10159
第11章三相電路162
11.1對稱三相電路162
11.1.1對稱三相電源162
11.1.2對稱三相電源的連接方式163
11.1.3對稱三相負載及其連接方式163
11.2對稱三相電路的重要關系式163
11.2.1用電源側來推導線電壓與相電壓的關系式164
11.2.2用負載側來推導線電流與相電流的關系式165
11.2.3結論166
11.3對稱三相電路的分析計算167
11.3.1YY形對稱三相電路的分析方法167
11.3.2其他類型對稱三相電路的分析方法167
11.4不對稱三相電路的概念169
11.5三相電路的功率170
11.5.1三相電路的功率170
11.5.2三相電路功率的測量171
習題11172
參考文獻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