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素書全鑒-第2版-典藏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8001583
- 條形碼:9787518001583 ; 978-7-5180-0158-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素書全鑒-第2版-典藏版 本書特色
黃石公著的《素書》中的內容不僅包含治國安邦大謀略,*有修身處世、為人之道的“小智慧”,每一句箴言都切中要害,一針見血,讀來如醍醐灌頂、豁然頓悟,其對人生的指導意義不言而喻,值得我們每個人讀上一讀。 只可惜,歷史記住了張良,記住了劉邦,記住了大漢王朝,卻把《素書》忘在了腦后,以至于在張良死后的幾百年人們都不知《素書》為何物,幾乎失傳而*于人世。如今,我們能一睹《素書》的風采,還要感謝晉朝的那個盜墓賊。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因緣,讓我們細細品味《素書全鑒(典藏版第2版)》對《素書》的奧妙所在。 另外,《素書全鑒(典藏版第2版)》對《素書》在編撰的過程中,在《素書》原文的基礎上,加入了宋代宰相張商英的注(即本書中的“張氏注日”)和清代王氏的點評,以利于讀者*全面地把握和理解。
素書全鑒-第2版-典藏版 內容簡介
關于《素書》有一個很有名的故事:曾刺殺秦始皇的張良,逃亡到下邳時遇到一位老人,這位老人故意把鞋子丟到橋下,讓張良撿起并替他穿上,認定“孺子可教”后傳他一卷書,告之“讀書則為王者師”。這位老人即黃石公,這卷書即《素書》。《素書》分原始、正道、求人之志、本德宗道、遵義、安禮六章,共一百三十二句。雖只一千三百六十字,但字字珠璣,句句名言,在精準地認識世道、把握人性的基礎上,對人生謀略給出了高屋建瓴的指點。《素書全鑒(典藏版 第2版)》對《素書》全書按原典進行了解譯,并結合現實予以進一步的解讀。
素書全鑒-第2版-典藏版 目錄
1.五種思想構建人生格局
2.道是人必須遵循的*高法則
3.有多高尚的德行就有多大的成就
4.做個有慈惠惻隱之心的仁者
5.以道義為準繩方可立功立世
6.時刻踐行禮的規范
7.要想建功立業就不能五缺其一
8.要通曉盛衰與成敗的道理
9.不得意時就守志待時
10.乘勢而上就能一飛沖天
11.道的修養超乎一切
正道章第二:*有效的人生韜略是“守正”
1.道德的力量足以威服遠方
2.至誠守信能夠統一不同人的認識
3.要善于以古鑒今
4.言行之中透出人的品性
5.恪守本分聰明有度
6.不因嫌疑猜忌而避讓推脫
7.不做見利忘義的小人
求人之志章第三:志向明確的人才能成大器
1.沒有無邊的欲望所以活著不累
2.不為惡事自然無過
3.貪酒近色壞了好名聲
4.遠離是非之地才能保身無誤
5.博學多問微言修身
6.恭儉謙約才能守住幸福
7.親友正直自己也不至于誤入歧途
8.任用人才要量其所能
9.打擊惡人讒言才能防止混亂
10.學習古人的經驗才能不迷惑
11.凡事三思而行
12.懂得權變才能解開很多死結
13.說話到位而無過可以避免災禍
14.堅守信念才能立功
本德宗道章第四:懂得權變與操控的基本原則
1.正確地運用智慧、謀略
2.忍辱方能身安
3.做事之前先修德
4.心誠好善一生常樂
5.看透事物的本質
6.知足是福多欲是苦
7.做不到心平氣和就會痛苦和悲傷
8.切不可貪圖不義之富貴
9.傲慢自大者容易變成孤家寡人
10.用人切忌疑心太重
11.自私自利招致敗局
遵義章第五:用錯方法會陷自己于被動境地
1.對下屬也要留一手
2.知錯就改迷途知返
3.謹防禍從口出
4.令出如山執法必嚴
5.樹立權威是一門大學問
6.用人者不可當眾辱人
7.對你所敬仰之人不可怠慢
8.明辨忠奸善惡
9.貪戀女色使人昏庸
10.私心重者不可委以重任
11.名不副實、傲氣沖天者必無善終
12.厚己薄人不得人心
13.別因為一點過失就徹底否定人的才能
14.別讓問題出在內部
15.人才不可用而不任
16.輕諾寡信必招人怨恨
17.誠心施舍不要期望報答
18.富貴不可忘乎所以
19.用人不可計較前嫌
20.用人不當功敗垂成
21.為人做官要處理好自己的“強”和“弱”
22.陰計外泄肯定會失敗
23.只顧斂財的人是干不成大事的
24.勿讓奮勇殺敵的人貧窮
25.腐敗是千年不變的公害
26.記過不記善就是暴君
27.刑罰不可濫用
28.有獎賞才可立大功
29.獎懲一定要分明、公正
30.喜歡讒言排斥忠諫者必亡
31.貪人之有必招敗亡之禍
安禮章第六:順應世理才能做事事成
1.不舍小過會讓人怨恨
2.未雨綢繆謀算者必勝
3.積善者福積惡者禍
4.鄙視勞動者忍饑懶于織造者受寒
5.天下安定是因為得到了優秀的人才
6.勤儉的人才會真正的富有
7.為上者要避免下屬多疑
8.不輕慢上級不侮辱下級
9.是“信”還是“疑”
10.狂妄邪惡的人不會有正直的朋友
11.有好領導才有好下屬
12.對于賢能之人要厚待而養之
13.吸引人才要有一個好的大環境
14.山高則崩河滿則溢
15.是玉還是石需要用心辨認
16.衣領不正會毀掉整個形象
17.走路不看道注定要跌倒
18.柱子壞了屋子也就倒了
19.腳受凍了心也就受傷了
20.大山崩塌是基石出了問題
21.不要與將要翻倒的車輛同行
22.把悲劇消滅在萌芽狀態
23.時時警策自己可保平安無事
24.有道則吉無道則兇
25.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26.同志同仁為得而憂
27.心懷不軌的人會臭味相投
28.美女在一起容易產生嫉妒
29.同等智慧的人相遇就會相互謀算
30.同官同利就會相互殘害
31.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32.志同道合則大業可成
33.同行是冤家
34.放縱自己怎么能去教導別人
35.順“道”而行則萬事不難
參考文獻
附錄一 《素書》原典
附錄二 黃石公傳
附錄三 張商英(宋)原序
素書全鑒-第2版-典藏版 節選
《素書全鑒(典藏版 第2版)》: 五種思想構建人生格局 【原典】 夫道、德、仁、義、禮,五者一體也。 【張氏注曰】 離而用之則有五,合而渾之則為一;一之所以貫五,五所以衍一。 【王氏點評】 此五件是教人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若肯一件件依著行,乃立身成名之根本。 【譯釋】 道、德、仁、義、禮這五種思想是渾然一體、缺一不可的。 黃石公是與鬼谷子齊名的謀略家,《素書》是一部權謀的經典著作,但《素書全鑒(典藏版 第2版)》開篇講的卻是似乎與謀略無關的仁義道德。這是因為在黃石公眼里,道、德、仁、義、禮是統攝一切權謀的綱領,是*高境界的謀略。 現在一講到道德、仁義、禮節、信用,有人常常嗤之以鼻:靠這些陳詞濫調能成事嗎?成功需要的是勇氣、智謀和機會,看看那些功成名就的人,我們并沒完全見到所謂“道、德、仁、義、禮”的力量。 這些人的看法反映了現代社會的一種浮躁心態:急于求成,為此不惜棄道德的約束于不顧。但顯然這是一種淺見,是缺乏做人修養的表現,因為大凡這種人,不論曾經擁有多么耀眼的光環,也注定只是過眼云煙。 在我國傳統思想中,道、德、仁、義、禮是一個互相依存、互相作用的體系,應該系統地去認識。老子的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說的就是這個意思。道、德、仁、義、禮是古人日常修養的五個具體標準,歷史上許多在政治、軍事、人文等領域卓有建樹的人物,正是依靠對這五個方面的嚴格要求和自我修煉,而達到令人仰視的高度,從而彪炳史冊。 ’解讀 有一點自省的精神孔子的學生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意思是:“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替別人辦事是否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往來是否誠實呢?老師傳授我的學業是否復習了呢?”曾子學習勤奮,很快便有所成就。為養活父母,曾子曾經在莒地為官,而后他又收徒講學。據《孟子》記載,他的弟子有七十多人,著名的軍事家吳起就是他的學生。 我們在這里要探討的不是曾子自省的內容:為人謀是否忠,與朋友交是否信,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否已掌握,而是探討其“一日三省吾身”的自省精神。追求外在成功也罷,精神為外物所累也罷,無論何時自省精神顯得難能可貴。 “一日三省吾身”,這句話所體現出來的自律精神,是每一個有志于做有“檔次”的人,并成就一番事業者所必須學習的。做不到這一點,“道、德、仁、義、禮”也就無從談起。 明代的張瀚在《松窗夢語》中有這樣一段記錄: 張瀚初任御史的時候,有一次,他去參見都臺長官王廷相,王廷相就給張瀚講了一則乘轎見聞。說他某一天乘轎進城辦事時,不巧遇上了雨。而其中一個轎夫剛好穿了雙新鞋,他開始時小心翼翼地循著干凈的路面走,后來轎夫一不小心,踩進泥水坑里,此后他就再也不顧惜自己的鞋了。王廷相*后總結說:“處世立身的道理,也是一樣的啊。只要你一不小心,犯了錯誤,那么以后你就再也不會有所顧忌了。所以,常常檢點約束自己,是一個人必修的功課。”張瀚聽了這些話,十分佩服王廷相的高論,終身不敢忘記。 這個歷史故事告訴我們,人一旦“踩進泥水坑”,心里往往就放松了戒備。反正“鞋已經臟了”,一次是臟,兩次也是臟,于是便有了慣性,從此便“不復顧惜”了。有些人,起先在工作中兢兢業業,廉清奉公,偶然一不小心踩進“泥坑”,經不住酒綠燈紅的誘惑,便從此放棄了自己的操守。這都是因為不能事先防范而造成的惡果。 不慎而始,而禍其終,這道理誰都明白,但要做到一直“不濕”,似乎也很難。一些人為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會設置種種陷阱,包括利用“糖衣炮彈”來百般誘惑,讓你“濕鞋”。 世界充滿了誘惑,有時候,僅僅依靠人自身的意志作抵抗是不夠的。由于“病毒”的無孔不入,所以必須經常性地給自己打“預防針”,并且隨著“病毒”的升級而更新換代。其實,大多數人缺少的正是這一種自我省察和約束的精神。讓自己做到這一點,為自己的做人做事打造優良的“軟裝備”,就等于邁出了超越一般人的了不起的一步。 ……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史學評論
- >
姑媽的寶刀
- >
推拿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回憶愛瑪儂
- >
二體千字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