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云南洱海地區出土青銅時代金屬器的技術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39865
- 條形碼:9787520339865 ; 978-7-5203-3986-5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云南洱海地區出土青銅時代金屬器的技術研究 內容簡介
云南洱海地區青銅時代墓葬和遺址出土了大量的金屬器,造型獨特、內涵豐富,為了解云南早期青銅文化面貌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云南洱海地區出土青銅時代金屬器的技術研究》對洱海地區出土的100多件青銅時代金屬器的成分、金相組織、夾雜物以及制作工藝等進行了分析研究,闡明洱海地區金屬器的技術特征。通過與鄰近地區青銅文化的比較,綜合技術分析結果,深人探討了這一地區金屬制作技術的傳播、發展以及與其他地區的交流情況。
云南洱海地區出土青銅時代金屬器的技術研究 目錄
引言
**章 洱海地區概論
**節 洱海地區地理歷史概況
第二節 洱海地區主要考古發現
一 考古發現概況
二 墓葬與隨葬器物特點
三 典型金屬器
第二節 地質礦產資料
第三節 分期與族屬
一 分期及年代
二 族屬
第四節 青銅文化與技術研究現狀
一 洱海地區青銅文化的綜述性研究
二 銅器合金成分與金相學研究
三 鑄造技術研究
四 其他金屬技術的研究
五 洱海地區與其他地區青銅文化關系的研究
第二章 研究內容與實驗方法
**節 研究內容和方法
第二節 樣品來源
第三節 創新性
第三章 洱海地區出土金屬器的成分與金相檢測
**節 劍川海門口遺址
第二節 劍川鰲鳳山古墓
第三節 祥云檢村墓葬群
第四節 祥云紅土坡墓葬群
第五節 楚雄張家屯墓葬群
第六節 彌渡苴力墓葬群
第七節 彌渡合家山窖藏遺址
第八節 德欽永芝墓葬群
第九節 德欽納古墓葬群
第十節 德欽石底墓葬
第十一節 寧蒗大興鎮墓葬群
第十二節 南詔風情島墓葬群
第十三節 洱源北山土坑墓
第十四節 香格里拉石棺墓
第四章 洱海地區出土金屬器的技術分析與結果討論
**節 金屬器的成分特征
一 材質類型多樣化
二 含有較多雜質元素
三 不同時期金屬器的成分特點
第二節 金屬器的金相組織特征
一 制作技術特點
二 夾雜物
三 不同時期不同合金類型銅器的金相組織特征
四 組織中的含錫氧化物和富鐵相
第三節 合金組成與地質礦產的關系
第四節 按器物類型分析區域特征
一 兵器
二 生產工具
三 裝飾品
四 樂器
五 生活用具
第五節 同類器物的比較研究
一 矛
二 鉞
三 劍
四 鋤
五 鐲
六 鐵器
第六節 含銻與砷銅合金
一 含銻合金
二 砷銅合金
第七節 鍍錫技術
第八節 各遺存金屬技術的關系
第五章 洱海地區典型金屬器和冶鑄遺物所反映的技術與文化內涵
**節 劍
第二節 銅鐵復合器
第三節 銅鉞
第四節 生產工具
第五節 鑄范
第六章 洱海地區的青銅文化及其與外界的交流
**節 洱海地區青銅文化的基本狀況
第二節 洱海地區與滇池地區青銅文化的關系
第三節 洱海地區與北方、中原文化的關系
一 石刀
二 陶罐
三 銅器
四 葬俗
第四節 洱海地區與東南亞青銅文化的關系
一 與泰國青銅文化的關系
二 與越南青銅文化的關系
第五節 小結
第七章 結論
參考文獻
后記
**章 洱海地區概論
**節 洱海地區地理歷史概況
第二節 洱海地區主要考古發現
一 考古發現概況
二 墓葬與隨葬器物特點
三 典型金屬器
第二節 地質礦產資料
第三節 分期與族屬
一 分期及年代
二 族屬
第四節 青銅文化與技術研究現狀
一 洱海地區青銅文化的綜述性研究
二 銅器合金成分與金相學研究
三 鑄造技術研究
四 其他金屬技術的研究
五 洱海地區與其他地區青銅文化關系的研究
第二章 研究內容與實驗方法
**節 研究內容和方法
第二節 樣品來源
第三節 創新性
第三章 洱海地區出土金屬器的成分與金相檢測
**節 劍川海門口遺址
第二節 劍川鰲鳳山古墓
第三節 祥云檢村墓葬群
第四節 祥云紅土坡墓葬群
第五節 楚雄張家屯墓葬群
第六節 彌渡苴力墓葬群
第七節 彌渡合家山窖藏遺址
第八節 德欽永芝墓葬群
第九節 德欽納古墓葬群
第十節 德欽石底墓葬
第十一節 寧蒗大興鎮墓葬群
第十二節 南詔風情島墓葬群
第十三節 洱源北山土坑墓
第十四節 香格里拉石棺墓
第四章 洱海地區出土金屬器的技術分析與結果討論
**節 金屬器的成分特征
一 材質類型多樣化
二 含有較多雜質元素
三 不同時期金屬器的成分特點
第二節 金屬器的金相組織特征
一 制作技術特點
二 夾雜物
三 不同時期不同合金類型銅器的金相組織特征
四 組織中的含錫氧化物和富鐵相
第三節 合金組成與地質礦產的關系
第四節 按器物類型分析區域特征
一 兵器
二 生產工具
三 裝飾品
四 樂器
五 生活用具
第五節 同類器物的比較研究
一 矛
二 鉞
三 劍
四 鋤
五 鐲
六 鐵器
第六節 含銻與砷銅合金
一 含銻合金
二 砷銅合金
第七節 鍍錫技術
第八節 各遺存金屬技術的關系
第五章 洱海地區典型金屬器和冶鑄遺物所反映的技術與文化內涵
**節 劍
第二節 銅鐵復合器
第三節 銅鉞
第四節 生產工具
第五節 鑄范
第六章 洱海地區的青銅文化及其與外界的交流
**節 洱海地區青銅文化的基本狀況
第二節 洱海地區與滇池地區青銅文化的關系
第三節 洱海地區與北方、中原文化的關系
一 石刀
二 陶罐
三 銅器
四 葬俗
第四節 洱海地區與東南亞青銅文化的關系
一 與泰國青銅文化的關系
二 與越南青銅文化的關系
第五節 小結
第七章 結論
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云南洱海地區出土青銅時代金屬器的技術研究 作者簡介
員雅麗,女,1983年生,山西大同人,首都師范大學歷史學院講師。主要研究領域涉及文化遺產保護、科技考古、科學技術史。2012年畢業于北京科技大學科學技術史專業,獲理學博士學位。曾獲國家留學基金資助赴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美國波士頓大學訪學一年。在《文物》、《考古與文物》、《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江漢考古》、《農業考古》、《文博》等期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
書友推薦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我與地壇
- >
姑媽的寶刀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