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日本帝國海軍戰史1941—1945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259047
- 條形碼:9787547259047 ; 978-7-5472-5904-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日本帝國海軍戰史1941—1945 本書特色
一部由真軍人——美退役海軍軍官保羅·達爾寫就的太平洋戰爭史。原版引進,品質翻譯。 資料來源日本官修戰史和微縮膠卷檔案,更加客觀準確地還原戰爭經過。 采用敘事 圖解的手法,清晰解讀在一場戰役中,大到航母小到驅逐艦的動向。
日本帝國海軍戰史1941—1945 內容簡介
本書參考了美國海軍歷史事業部塵封著的超過200卷有關日本海軍的微影像記錄, 著眼于主要的戰役: 珊瑚海海戰、中途島戰役、所羅門群島海戰, 以及在馬里亞納群島和菲律賓的*后決戰, 輔以細致的海戰戰勢圖, 以及一系列珍貴戰場照片, 講述太平洋戰爭的故事。
日本帝國海軍戰史1941—1945 目錄
前言
序
**篇 日本開戰
**章 奇襲珍珠港
第二章 對美國的進一步進攻
第三章 對英國和荷蘭的進攻
第二篇 防衛圈的初步建立
第四章 孤立爪哇
第五章 從爪哇陷落到入侵緬甸
第六章 從吉爾伯特到新幾內亞
第七章 印度洋上的突襲
第三篇 珊瑚海、中途島以及阿留申群島
第八章 珊瑚海海戰
第九章 中途島和阿留申群島—序幕
第十章 山本的決戰
第十一章 折戟中途島;兵敗阿留申
第四篇 防衛圈的過度擴張
第十二章 巴布亞半島和瓜達爾卡納爾島
第十三章 **次所羅門海戰
第十四章 第二次所羅門海戰
第十五章 瓜達爾卡納爾—痛苦加深
第十六章 瓜達爾卡納爾—戰役擴大
第十七章 第三次所羅門海戰
第五篇 日本帝國海軍的戰敗
第十八章 在瓜島和阿留申群島的潰敗
第十九章 從新幾內亞和所羅門群島撤退
第二十章 外防衛圈的崩潰
第二十一章 日軍大勢已去
第二十二章 殘陽末日
第二十三章 戰爭回顧
注釋
附錄A
附錄B
附錄C
附錄D
參考書目說明
日本帝國海軍戰史1941—1945 節選
日本陸軍決心守住新幾內亞的萊城(Lae)和薩拉莫阿(Salamaua),把兩者視作保護拉包爾乃至菲律賓的西部支柱。當澳大利亞人在米爾恩灣修建海軍基地,并開始在萊城西南40英里處的瓦烏(Wau)建造機場時,日本陸軍的反應很典型——向萊城又增援了一個聯隊。為了更好地保護新幾內亞,日本陸軍10000人于1943年1月19日在韋瓦克(Wewak)登陸。三個月后,它向霍蘭迪亞(Hollandia,今天的查亞普拉)派遣了援軍,并開始修建一條從馬當到芬什港的道路。為了運輸部隊和補給,陸軍又弄來可以靠岸航行的大型駁船在夜間行動,以此躲避空襲。 第18軍總司令今村將軍不容許瓦烏仍然存在澳大利亞的基地,因為后者的空中力量讓萊城和薩拉莫阿的日軍難以防守。但他在薩拉莫阿只有3500人,大部分都得了病,并且得到的補給不足以驅逐澳大利亞人。日軍判斷必須再增援6000人,這意味著必須要一支大規模運輸部隊冒著遭到空襲的危險跑260英里。日軍吸取了使用“東京快車”的經驗,對護航行動進行了精心謀劃。飛機將對運輸船航程內的盟軍機場實施大規模空襲,并且船隊所走的大部分路程都有戰斗機掩護。船隊將等一個鋒面,這樣一路上至少可以得到云層的掩護。*后,日軍小心翼翼地往船上裝載補給品,而且和部隊分開運輸,這樣一艘船被擊沉就不意味著會人員物品皆失。船隊由8艘運輸船組成,總排水量超過28000噸,由8艘軍艦提供護航,都是給瓜島跑過運輸的老手,它們是驅逐艦“時津風”、“雪風”、“荒潮”、“朝潮”、“白雪”、“浦波”、“敷波”和“朝云”。 但不論事先籌劃得多么好,日軍的計劃在指揮船隊的木村昌福實施時卻漏洞百出。船隊于2月28日從拉包爾出發,次日在鋒面的掩護下繞過了新不列顛島北岸。盡管有鋒面的掩護,船隊在16點還是被一架B-24轟炸機發現。空中掩護不能持續不斷地保護16艘艦船;而且,鋒面也掩藏了澳大利亞的機場,使預定實施的大規模空襲沒什么效果。*糟的是,喬治·肯尼(George Kenney)中將的第五陸軍航空隊(VAAF)得到了大大加強,尤其是新裝備了B-25轟炸機——美軍的新戰術就是針對它設計的。裝在被騰空的圓錐形機頭里(里面本來坐的是投彈手)的8門50口徑機槍將掃射目標船只(甲板上裝的是日軍部隊),而安裝了5秒延時引信的500磅炸彈會跳進船里,*好是在船體中部。延時引信會給B-25轟炸機時間逃出爆炸范圍,而在船體附近爆炸的炸彈將炸裂船水線以下的部分。 美軍把日軍船隊盯得很牢,后者剛駛入丹皮爾海峽,就在3月3日10點15分遭到34架升到5000英尺的美軍重型轟炸機轟炸。日軍為船隊提供掩護的空中戰斗巡邏力量不足,因而無法阻止2艘運輸船被炸沉,1艘被炸傷。木村少將對危險做出了反應:命令“雪風”號和“朝云”號救起生還者,并載著他們全速前往萊城。驅逐艦執行了命令,于夜晚到達萊城,卸下950人,并在次日早晨返回船隊。 ……
日本帝國海軍戰史1941—1945 作者簡介
作者:保羅·達爾,美國海軍日本方面戰史專家,曾服役于美國海軍陸戰隊,退役后有過在戰時情報局心理戰部門下屬的日本處工作的經歷,對日本國情及二戰時期的日本海軍都頗為了解,致力于太平洋戰爭史,尤其是日本帝國海軍的研究。 譯者:謝思遠,華東師范大學世界歷史專業碩士研究生,愛好軍事,在文字功底和英語翻譯方面頗具實力。
- >
二體千字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自卑與超越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回憶愛瑪儂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