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上海改革開放史話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8156302
- 條形碼:9787208156302 ; 978-7-208-15630-2
- 裝幀:書寫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上海改革開放史話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廣大讀者 本書以時間為經、專題為緯的方式撰寫。既提綱挈領,簡明扼要,又具體而微,生動有趣,給人一種新鮮感。為了增加作者敘說歷史的生動性和讀者閱讀上的輕松感,在文中插配約200幅珍貴歷史圖片,圖文輝映,更有可讀性。本書在寫作的過程中,堅持真實性,真實地記錄了上海改革開放40年的歷史,所用資料,所敘事實,均強調其真實性,做到言之有據,無據不言;堅持通俗性,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簡明扼要的結構和引人入勝的寫法,展現“面向大眾”的歷史;堅持啟發性,總結上海改革開放的基本成就、基本經驗和基本教訓,給未來上海的發展以啟示意義。
上海改革開放史話 內容簡介
本書選取300幅與老百姓密切相關的日常圖片, 反映改革開放以來上海發生的巨變, 以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
上海改革開放史話 目錄
序言
Chapter 1 改革開放揚風帆
“于無聲處聽驚雷”
寶鋼邁向現代化
大眾合資譜新篇
放開經營**例
改革開放**股
面積*小的國家級開發區
Chapter 2 城市發展探新路
擘畫藍圖促振興
擦亮“陸?铡泵婵
“94專項”開先河
“實事工程”暖人心
“菜籃子”里看形勢
“一個圖章”效率高
土地批租**例
高速公路從此始
Chapter 3 浦東崛起勢如虹
“開發浦東,這個影響就大了”
“蘭個先行”定格局
浦東速度、浦東高度
扛起三二產業大旗的四大開發區
東西聯動共圓世紀夢
“省部樓宇”背后的“三張牌”
羅山市民會館里的“小政府、大社會”
Chapter 4 產業結構大調整
上海證交所嗚鑼開市
國內首個綜合性現代化農業開發區
從“紡織局”到“紡織控股”
紡織壓錠**錘
繁榮繁華看市區
實力水平看郊區
從“紡嫂”到“空嫂”
Chapter 5 一年一個樣,三年大變樣
黃浦江上跨彩虹
地下長龍譜新篇
構建“申”字型高架
市民告別“鴿子籠”
魚兒重回蘇州河
從“一張報”到“一間房”
區長成為“小市長”
凝聚力工程聚力量
Chapter 6 深化開放與合作
活躍在長三角的“星期日工程師”
上海市市長國際企業家咨詢會
“總部經濟”在上海
“大通關”通江達海連五洲
世紀的盛會:2001年APEC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傳遞溫情的“上海樣本”
Chapter 7 文化科教譜新篇
振興中華讀書活動
樹立城市新形象
文化名片連四海
文化地標展新顏
M50華麗轉身
高校形態布局大調整
“聚焦張江”正當時
Chapter 8 “四個中心”強能級
國產客機飛藍天
“上天入海”上海造
從“上海銅”到“上海油”
上海真正上“!绷
機場吞吐破億次
展會平臺能級高
Chapter 9 城市協同共發展
從“世博藍”到“水晶天”
直指“世界級”的崇明生態島
“很多群眾有了自己的家庭醫生”
房子是用來住的
沒有圍墻的養老院
像繡花一樣的城市精細化管理
Chapter 10 文化事業大繁榮
鑄就“城市的靈魂”
從石庫門到天安門
主流媒體“深度融合、整體轉型”
文化創意產業厚積薄發
家門口的文化盛宴
建筑是可以閱讀的
闖出來的郵輪經濟
Chapter 11 改革開放再出發
越來越短的“負面清單”
張江有一個世界頂級的“李所”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高地
教育綜合改革的上海經驗
“放管服”改革浦東樣本
率先禁止領導干部親屬違規經商辦企
進博會唱響“全球大合唱”
后記
上海改革開放史話 節選
“于無聲處聽驚雷” 1978年11月,應文化部、全國總工會邀請,由上海市工人文化宮業余話劇隊編排的話劇《于無聲處》在北京首演。劇中表達的對解放思想、沖破禁錮、追求真理、追求光明的強烈愿望,引發強烈的社會共鳴!队跓o聲處》也喚出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先聲。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 策。 “心事浩茫連廣宇,于無聲處聽驚雷!边@是魯迅于1934年寫的《無題·萬家墨面沒蒿萊》里面的詩句,憂國憂民的魯迅當時就感受到人民革命驚天動地的偉大力量。1976年4月,天安門廣場發生悼念周恩來總理,反對“四人幫”的“四五運動”。1978年5月,上海熱處理廠的工人業余作家宗福先以天安門廣場祭奠周恩來總理、痛斥“四人幫”罪行為背景,寫就了四幕話劇《于無聲處》。劇中,有憂國憂民的熱血青年,有為祖國前途擔憂的年輕人,也有投靠“四人幫”及其爪牙的小人,一場善與惡,光明與黑暗的斗爭,在劇本的文辭間顯得個性鮮明,深意獨 具。 話劇《于無聲處》創作完成后,由上海工人文化宮業余話劇隊排練演出。當時“天安門事件”尚未平反,演職人員以極大的政治勇氣投入創排。9月23日,《于無聲處》在市工人文化宮以劇場舉行首演。當戲進入高潮,主人公歐陽平深情講述著天安門廣場上扣人心弦的日日夜夜,觀眾席里傳出了輕輕的抽泣聲。10月,《于無聲處》在上海正式演出,人們排長隊購票,而且越來越難買……《于無聲處》排演后,群眾好評如潮。10月28日,《文匯報》在頭版用通欄大標題“《于無聲處》響起時代*強音”進行宣傳,指出“《于無聲處》說了億萬人民心里要說的話,表達了億萬人民內心深處的強烈感情。”還破天荒地用三天時間連載了劇本。當時,《文匯報》的全國的發行量達到90多萬份,這就等于把《于無聲處》向全國傳播了!督夥湃請蟆芬灿诋斕祛^版刊發了“《于無聲處》轟動上海文藝界”的報道。此后,《北京日報》《工人日報》等各地報紙也都先后連載《于無聲處》全劇 本。 《于無聲處》順應歷史發展大潮,在全國率先發出了為天安門事件平反的聲音,呼喚人們奮起擺脫“左”的錯誤思想的束縛,具有極大的沖擊力和感染力。當時,廣大干部群眾要求為天安門事件平反的呼聲愈加高漲,此時調《于無聲處》劇組到北京公演,對天安門事件的平反,對思想解放運動,都有巨大的推動作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前夕,中央領導決定調此劇進京演出。11月16日,《于無聲處》在北京首演,劇場里坐滿了曾支持或參與過四五天安門事件的年輕人。戲剛演完,大幕還沒拉,觀眾就直接從臺沿爬上臺,把主創人員團團圍住,緊緊擁抱他們。當天的《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刊登《中共北京市委宣布:天安門事件完全是革命行動》,宣布要為受“四人幫”迫害的同志一律平反、恢復名譽。此外,《人民日報》頭版還發表了署名“特約評論員”的長篇評論《人民的愿望,人民的力量——評話劇〈于無聲處〉》。文章指出:中共北京市委宣布1976年天安門事件完全是革命行動,正在這個時候,上!队跓o聲處》劇組來到北京,為首都人民演出,這是人民力量的勝 利。 《于無聲處》不僅是一部與中國解放思想息息相關的作品,而且將當代文學從“文化大革命”長達10年的文藝禁錮中解放出來,被文化部和全國總工會授予“戲劇舞臺上的一聲春雷獎”!队跓o聲處》在北京成功演出之后,全國各地爭相演出,有2700多個劇團同時排演了該劇,數千萬人通過報紙、電視和劇場,閱讀和觀看了這個劇本,中央電視臺也兩次向全國轉播了演出實況,贏得了全國人民的歡 迎。 粉碎“四人幫”后,上海不僅創作了《于無聲處》,推動了人們思想的解放;還創作了一系列文藝作品,開展對“文化大革命”的反思。1978年8月,《文匯報》刊登了短篇小說《傷痕》,揭露了左的錯誤思想和血統論給中國社會特別是青年一代心靈上造成的傷害,是對“文化大革命”的*初反思。在眾多反思文學作品中,*為人們推崇的是中國文學大師巴金創作的散文集《隨想錄》。巴金以全部生命的熱誠和真誠,剖析自己在“左”的錯誤思想的重重高壓下,一顆崇尚真理、民主的靈魂被扭曲,他在解剖自己,也在解剖歷史。《隨想錄》被人們譽為一部“說真話的大書”。此外,著名導演謝晉導演了對新中國成立以來政治運動反思的影片《天云山傳奇》《芙蓉鎮》《牧馬人》,開了反思電影藝術的先河,被人們稱為“反思三部曲”。其中《天云山傳奇》講述了天云山綜合考察隊年輕能干的政委羅群被錯劃為右派分子送去勞動,但仍然熱愛社會主義、熱愛黨、熱愛人民,并且努力工作的故事,同時分析了悲劇產生的根源!赌榴R人》講述了小學教師許靈均被錯劃右派后做了小半輩子牧馬人的坎坷人生,同時也反映了普通人身上迸射出真與善的光輝,抒發了人們對祖國、對人民的深情!盾饺劓偂吠ㄟ^湘西小鎮——芙蓉鎮上賣米豆腐的“芙蓉姐”從20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初的遭遇和經歷,批判了“左”的錯誤思想對人性人情造成的扭曲,因其藝術上、思想上的突出成就,影片獲得了“金雞獎” “百花獎”、法國第五屆蒙彼利埃國際電影節金熊貓獎等獎 項。 今天的上海,在改革開放再出發的偉大進程中,依然需要繼續解放思想、敢為人先、深化改革、奮力拼搏,為把上海建設成為卓越的全球城市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而努力奮斗。
上海改革開放史話 作者簡介
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是中國共產黨歷史研究部門,又是市委主管黨史業務的工作部門,不僅長期從事黨史的研究,也一直是研究上海改革開放的重要陣地,在改革開放的重大事件節點上,編撰出版了多部作品,如口述上海系列、《上海改革開放實錄》、《百舸爭流 奮楫者先——上海改革開放回顧與展望》、《改革開放親歷記》等。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自卑與超越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山海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