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金釘子:中國金融科技變革新坐標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8697772
- 條形碼:9787508697772 ; 978-7-5086-9777-2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金釘子:中國金融科技變革新坐標 本書特色
1.內容關乎中國經濟熱點問題:國內外關于金融科技的著作幾乎數不勝數,但孫國峰博士的這部專著站在千年金融史的臺階上審視金融科技的革命性意義。本書關于金融科技將成為全球金融發展史上的一顆重要的“金釘子”的洞見,令人耳目一新,意義深遠,值得所有關心金融的人士高度重視。 2.李揚(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黃益平(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李偉(中國人民銀行科技司司長)等聯袂推薦。
金釘子:中國金融科技變革新坐標 內容簡介
本書站在千年金融史的臺階上,審視金融科技的革命性意義,探索金融科技為人類金融發展帶來的種種可能,涵蓋人工智能、區塊鏈、大數據、云計算、監管科技等,全景解讀金融科技新生態,并提出了一個獨到的新觀點:金融科技將會成為優選金融發展目前一顆重要的“金釘子”,將為現代金融業的發展帶來根本性的變革。展望未來,人類金融的演化和發展將會在技術性因素的催化下,呈現出一個與過去上千年來截然不同、更加多彩絢爛的景象。本書極具前瞻性,適合金融業人士閱讀。
金釘子:中國金融科技變革新坐標 目錄
序言(孫國峰)
**章 金融科技:新金融斷代史的開端
金融業與科技融合的歷史?3
席卷全球的金融科技投資熱潮?8
“創新者”還是“終結者”?12
標識新金融斷代史的“金釘子”?25
第二章 大數據與云計算:重構金融基礎設施
金融大數據時代的來臨?30
云服務與云計算的興起?44
新一代金融基礎設施的形成?52
數據導向的金融創新:以可視化分析為例?73
第三章 人工智能:未來已來
人工智能的前世今生?87
人工智能與金融業的不解之緣?96
基于人工智能的金融模式創新?102
人工智能技術的“雙刃劍”效應?116
第四章 區塊鏈:創造性的破壞力量
去中心化技術模式解析?130
對傳統金融架構的突破與挑戰?140
區塊鏈應用案例分析?151
對“區塊鏈熱”的冷思考?161
第五章 應用場景:大象與蝴蝶共舞
迎接智能金融的春天?171
開啟新消費金融時代?179
數字普惠金融的繁榮?191
金融科技應用的未來?205
第六章 央行數字貨幣:新金融的血液
央行數字貨幣構思與意義?215
央行數字貨幣的國際進展?224
發行架構與循環機制設計?237
數字貨幣創新的潛在影響?249
數字貨幣發展的展望?252
第七章 監管科技:“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監管科技理念的提出:從金融科技到監管科技?259
監管科技發展概況:主要發達國家的監管經驗?271
監管之辯:技術導向還是制度導向?276
監管科技的發展趨勢:中國監管科技的路徑選擇?282
監管科技的應用研究:監管科技的應用場景設計?286
第八章 共建金融新生態:開啟金融新未來
高度重視金融科技新生態?317
金融科技新生態的內涵?319
金融科技新生態的建立?321
金釘子:中國金融科技變革新坐標 節選
《金釘子》序 言 孫國峰 如果從人類*早開始使用貝殼作為貨幣算起,可以說金融活動伴隨著人類走過了漫長的遠古蠻荒時代、農耕文明時代和工業文明時代。金融業的興起與發展,貫穿了人類經濟活動的整個歷史。在工業文明時代之前,貨幣資金的融通僅僅作為農耕、商品交換等人類簡單經濟活動的附屬或補充,而并未表現出獨特的價值和運行規律。自從瓦特發明蒸汽機,并將人類帶入工業文明時代之后,金融的獨特價值便開始顯現。當然,蒸汽機的大規模推廣本身也是金融業鼎力支持的結果。由于機械化大生產對資本有著極為強烈的需求和依賴,所以,按照馬克思的觀點:一方面,貨幣開始資本化,成為資產階級剝削廣大無產者的手段;另一方面,資本能夠在短時間內迅速匯集和流轉的特性,極大地適應了工業時代對物質資源的需求。因此,與工業化生產相匹配的間接融資方式和直接融資方式迅速發展,成為我們今天看到的現代金融市場和金融體系的 雛形。 然而,如果僅僅是機械化大生產的需要,現代金融業也不會演化成今天的模樣。現代化進程的一個重要標志是,動員和裹挾*底層的民眾和資源,將其全面納入工業化進程之中。金融業所具有的跨期支付能力轉移這一功能,恰好契合了企業和居民部門對跨期支付轉移的巨大需求,這一點始終是現代金融業蓬勃發展、長盛不衰的*重要原因。 我們將鏡頭拉近,聚焦到人類經濟發展進程*為迅速,當然也是*為跌宕起伏的20世紀下半葉。我們會驚奇地發現,現代金融業的發展逐漸呈現出了其特有的規律,而且從人類的實體經濟世界里漸漸剝離出來,形成了一個自成體系的獨特世界。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加速的金融自由化進程,將原本聯系并不緊密的各國金融體系逐漸拉近。隨著國際資本流動規模和速度的不斷擴大與增加,貨幣資本開始在全球范圍內游走,甚至可以說,20世紀80年代以來,全球金融發展史就是一部金融危機史。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為人類的金融危機史畫上了一個大大的驚嘆號。 當然,寫作本書的目的并非探討人類金融發展史,而是回答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人類金融發展史能夠按照特定的規律和標準進行階段性劃分,那么我們當下處在一個什么位置呢?現代金融業發展史是否正在發生或者將要發生系統性的變化呢?顯然,回答這一問題的關鍵在于,按照什么標準對人類金融發展史進行階段性劃分。危機是一個我們耳熟能詳、盡人皆知的劃分金融發展時代的標準,那么是否還有其他的標準或者視角呢? 筆者認為,技術是另外一個重要的標準。 顯然,如果我們在經濟史領域談論這個問題,那想必不會有任何爭議。正如對歷次產業革命的劃分,就是以技術為標準。蒸汽機、電力和電子計算機分別是目前已有的三次產業革命的標志性技術。然而,從技術視角討論現代金融業的演化和發展,其實并非金融史研究的主流。但這一情況在近年來逐漸發生了變化。一個十分重要的背景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全球金融業的發展出現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趨勢,即傳統金融業與一系列新興科技的結合日益緊密,也就是金融科技(Fintech)的發展呈現出了十分鮮明的特色,從而誘發了人們無限的遐想——傳統金融業的發展和變革是否已經到了一個重要的臨界狀態?盡管對這一問題的理解目前仍是仁者見仁,甚至眾多傳統金融的堅定支持者對新技術的不斷演化和金融科技的迅速發展仍然嗤之以鼻,但這讓我們回想起了似曾相識的一幕:當年馳騁在原野上的牛仔曾嘲笑剛剛問世不久且行進速度的確讓人不敢恭維的火車。誰敢說歷史不會重演呢?正如今日中國的年輕人,拿著*新型號的手機暢快淋漓地進行網購和移動支付時,面對還在刷信用卡、寫支票和使用現金支付的西方朋友的不解與質疑,將會心一笑。 筆者對當下金融科技的迅速發展可能產生的影響有一個重要的判斷:技術性因素將為現代金融業的發展帶來根本性的變革。一方面,金融業的效率將會得到極大提升。中國迅速發展的移動支付就是一個典型的例證。正如汽車和飛機的出現從根本上改變了人類的出行方式一樣,信息技術的出現將重構現代金融業。另一方面,更為重要的是,信息技術與現代金融業的結合,對金融業*為核心和重要的一個功能——匹配信息和解決相互信任問題產生了重大沖擊。以貨幣為例,貨幣產生和發展的歷史表明,貨幣的一個重要功能是解決企業部門和家庭部門之間互不信任的問題,即企業部門難以通過直接支付其自身發行的債務憑證的方式購買家庭部門的勞動進行生產。因為這會令家庭部門承受巨大的債務違約風險,而且家庭部門缺乏必要的能力和時間了解企業的經營狀況,進而難以確認企業發行的債務憑證的風險定價是否合理。而銀行的出現,本質上就是因為銀行能夠解決風險定價和信任問題,即銀行能夠通過現場調查掌握數量龐大的企業內部信息,從而能夠給出合理的風險定價。因此,家庭部門更愿意相信銀行發行的債務憑證,即貨幣。企業只能從銀行申請貸款,獲得貨幣后再支付給家庭部門。與此同時,家庭部門也可以利用獲得的貨幣,進行支付能力的跨期轉移。然而,完全基于數字加密技術的、不基于信用的、去中心化的數字貨幣有可能改變這一邏輯,這是其在全球范圍內引起軒然大波的重要原因。同樣,如果新的技術能夠徹底解決企業部門和家庭部門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雙方直接建立信任和連接,開展包括金融業務在內的更多活動便成為可能,試問金融機構和傳統的金融市場將處于何種尷尬的 位置? 這就是為什么筆者認為,我們應當對當前金融科技的發展給予足夠的重視,深入研究其可能對傳統金融體系和金融市場產生的影響。本書之所以以“金釘子”為題,是因為它與“金釘子”的歷史淵源有關。“金釘子”一詞源于美國的鐵路史。1869年5月10日,美國首條橫穿美洲大陸的鐵路釘下了*后一顆釘子,這顆釘子是用18k金制成的,它宣告了全長1776英里(約2858千米)的鐵路勝利竣工。這條鐵路的修建在美國歷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對美國政治、經濟、文化的影響極其深遠,特別是對美國西部開發戰略的實施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全球年代地層單位界線層型剖面和點位在地質年代劃分上的意義與美國鐵路史上“金釘子”的重要歷史意義和象征意義具有異曲同工之處。因此,“金釘子”就為地質學家所用,被作為定義和區分地球上不同年代所形成的地層的唯一標準,或者說作為確定兩個時代地層之間界線的唯一標志。 顯然,筆者意在指出,金融科技將會成為全球金融業發展史上一顆重要的“金釘子”。展望未來,人類金融業的演化和發展將會在技術性因素的催化下,呈現出一個與過去上千年來截然不同、更加多彩絢爛的景象。當然,這需要一個相當長的歷史時期才能夠證明。無論如何,站在釘下這顆“金釘子”的歷史方位,回顧過去、展望未來,探索金融科技為人類金融業發展帶來的種種可能,是一件具有重大意義和充滿樂趣的事。
金釘子:中國金融科技變革新坐標 作者簡介
孫國峰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長期從事貨幣政策工作,曾任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經濟學博士,研究員,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經濟系客座教授,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博士生導師,美國斯坦福大學訪問學者,國際清算銀行客座研究員,獲第三屆孫冶方金融創新獎,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出版了《*一排——中國金融改革的近距離思考《金融科技時代的地方金融監管研究》《中國貨幣政策框架轉型研究》等多部中文專著,并由美國帕爾格雷夫出版社出版了Reforms in China's Monetary Policy和Financial Reforms in Modern China等英文專著。
- >
朝聞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回憶愛瑪儂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我與地壇
- >
莉莉和章魚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