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志者心語——北京區縣修志人物風采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624291
- 條形碼:9787559624291 ; 978-7-5596-2429-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志者心語——北京區縣修志人物風采 本書特色
《(北京志)主編風采錄》《志者心聲》《志者心語》是修志前輩口述北京修志歷史的三部曲。這本由韓旭主編的《志者心語(北京區縣修志人物風采)》是從北京市18部區縣志中,選取了9位參與區縣志編纂的主編、總纂、副主編們,通過他們的口述,了解區縣志的修志脈絡,帶我們重新回到一輪修志時代。我們有責任把這代人的修志體會如實地記錄下來,目的就是想披沙淘金,把發亮的金子展示給大家。
志者心語——北京區縣修志人物風采 內容簡介
《志者心語 —— 北京區縣修志人物風采》選輯匯編北京區縣志修志代表人物的訪談與代表作, 包括“志者印記”和“志者墨跡”兩部分!爸菊哂∮洝卑ū本┫聦倬艂區縣各一位修志代表人物的口述, 介紹個人生活經歷、修志經歷與經驗等, 還載錄大量與修志人物生平相關的歷史照片。
志者心語——北京區縣修志人物風采 目錄
志者印記
王之鴻《東城區志》常務副主編
段育達《西城區志》主編
張東升《房山區志》總纂
張洪林《通縣志》主編
李云《大興縣志》常務副主編
劉仕仲《平谷縣志》副主編
王鳳祿《懷柔縣志》副主編
曹友林《密云縣志》總纂
劉繼臣《延慶縣志》副主編
志者墨跡
讀史雜記王之鴻
繁榮西單發展西城——北京西城區發展戰略段育達
談新方志的章節條目體張東升
通縣“四清”運動和通縣地區“四清”大會戰張洪林孫連慶
關于續志上限及模式的思考與探討李云
平谷村落文化淺談劉仕仲
紅螺山前范文程墓王鳳祿
長城抗戰主戰場古北口鏖戰鮑星時曹友林
“媯”與延慶“情未了”劉繼臣
后記
志者心語——北京區縣修志人物風采 節選
《志者心語:北京區縣修志人物風采》: 展:編輯部解散了以后,只有您一個人從事《東城區志》的編纂工作嗎? 王:對,就是我。我說我一個人來吧,因為上頭有專家組的指導,政治是趙庚奇老師把關,結構是劉景華老師把關,文字是葉祖興老師把關,圖表是李寶田老師把關。我就是一個具體的執行人。 展:東城區作為如此重要的一片區域,它與其他的區相比,有什么特點呢? 王:它的特點是由它的區位所決定的。我在寫概述的時候把它概括為九個目:一個是政治類的三目,一個是文化類的三目,一個是經濟類的三目! ≌晤**目,它是元明清皇宮的所在地,這就說明它很重要。因為皇宮是封建社會中央的*高決策機構,也是皇上居住之所,應該說是政治的核心。第二目,它是五四運動的爆發地,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航船是在這里起程。第三目,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的舉行地,也就是說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從這里開始! ≡谖幕矫,一個是它的教育發達。從學校來講,這里有封建時代的*高學府國子監,也是中央的教育管理機構。現在還有府學胡同小學,已經640多年歷史了。所以這是一個特點。教育發達,文化豐富,名人薈萃,這三個特點! ≡诮洕矫妫粋是自古繁華,因為是國都,京師歷來是天下**都會,所以說經濟、商業一直是非常發達的。第二目,叫獨步京華。就是新中國建立之后,要體現首都的商業形象,政府設定了一條街,就是王府井大街。所以王府井大街的知名度應該說遠遠超出了東城區。有些人可能不知道北京市有個東城區,但是國外有的人也知道北京有個王府井。所以說第二目,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東城區的經濟地位是北京的翹楚。第三目,寫的是改革開放之后,東城區再造歷史的輝煌,叫再造輝煌。我認為,這就是東城區的特點,在概述里,我就抓住這九點來描述的。! ≌梗耗耙舱f了,說東城沒有舊志,那么您在編修**輪志書時,是如何收集資料呢?東城區有這么重要的戰略地位,修志肯定需要大量的文字資料,這些資料您是從什么地方找的呢? 王:因為我接手是2002年,收集資料階段是1995年開始的。據我所知,收集資料全區參與的人員應該是數以百計。應該說以前的這些修志人員進行了大量的工作。一種是編輯們自己去查資料,到基層收集資料。一種是田野調查,應該是下了很大的功夫。因為這是從無到有,從資料收集方面是有一定難度的。編修人員也參加了培訓,就是在干中學、學中干這么一個過程。這樣,到形成初稿,用了七年時間! ≌梗汗ぷ魅藛T是從什么地方去查資料?什么地方去搜集呢? 王:一個方面是歷史書籍,在歷史的書籍里,有關東城的一些地域的記載還是有的。另一方面,查歷史檔案資料,從1929年北平市開始設區,還是應該有一些這個區的歷史資料的,一直到解放之后的**區、第三區、東三區、東四區,這些檔案資料還都存在。第三方面是口述資料,因為有很多了解東城事情的老同志,都一塊參與口述資料的收集。第四方面,是搞一些調查,到有關單位調查,到實地勘查! ≌梗簱覀兯,在編修首輪《東城區志》的過程中,參與人數達到了五百多人,這個數字,相較當時的其他區縣來說,是什么水平呢? 王:這我倒沒有去比較,說五百多人這是可信的,因為什么呢?東城區區屬單位就一百多,而且這么長一個時間段,人員也在調整。就是一個單位兩個人就三百多,三個人就五百多,而且還有好多駐區單位。因為它是**部志,沒有前志可循,有些資料還得要求駐區單位的大力支持,比如中央駐區單位、市屬駐區單位,以及部隊駐區單位,都得要求他們的支持,這個范圍就廣泛了,說五百人參加,這個數應該說還是保守一點的! ≈劣趧e的區怎么樣,我相信,西城、崇文、宣武這三個區跟東城區情況差不多,參與人員也不會少! ≌梗哼@五百多參與修志的人員,都是從東城區的各個委辦局抽調來的嗎? ……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推拿
- >
史學評論
- >
二體千字文
- >
朝聞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