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華夏古村鎮生態文化紀實-(上下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198033
- 條形碼:9787010198033 ; 978-7-01-019803-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華夏古村鎮生態文化紀實-(上下卷) 內容簡介
當前,我國正處在決勝全面小康的關鍵時期,更是鄉村振興的重大機遇期。從提升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人手,挖掘鄉村多種功能和價值,是統籌謀劃、協同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新動能。 生態文化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支撐。2018年3月,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憲法修正案,將生態文明、美麗中國發展目標和新發展理念入憲,構建了憲法保障;2018年5月,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習近平強調:“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中華民族向來尊重自然、熱愛自然,綿延5000多年的中華文明孕育著豐富的生態文化。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首次提出“要加快構建生態文明體系,加陜建立健全以生態價值觀念為準則的生態文化體系,以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為主體的生態經濟體系……”,確立了中國生態文明體系建設的指導思想。 生態文化體系包括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共存共榮的生態意識、價值取向、制度保障和社會適應。中國生態文化協會成立10周年來,致力于保護傳承、創新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入挖掘、培育和傳播中華生態文化的思想理念、道德規范和人文精神,使其永保持久魅力、煥發時代風采。自2010年起,協會秉承“弘揚生態文化、倡導綠色生活、共建生態文明”的宗旨,組織開展了全國生態文化村創建活動,截至2018年,共計遴選命名“全國生態文化村”806個。同時,以全國生態文化村為載體,以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生態文化遺產與生態文化原生地、原住民一體保護,發掘生態文化哲學智慧,激發生態文化與時俱進的生命活力,培育生態文化的堅強支撐,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主導思想,在原國家林業局和省級林業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自2013年開始,協會先后組織開展了“從鄉村中國到城市中國——城鎮化進程中的文化印記”“中國生態文化村——美麗鄉村紀實”和“華夏古村鎮生態文化紀實”等項目的研究,并在《生態文明世界》期刊設立專題和專刊,組織省級生態文化協會和生態文化主管部門項目研究團隊,與全國生態文化村進行互動,開展了“華夏古村鎮生態文化紀實”項目研究工作,歷經五年,*終形成《華夏古村鎮生態文化紀實》。
華夏古村鎮生態文化紀實-(上下卷) 目錄
緒論:與生命同在的史書
一、華夏古村鎮生態文化的時代價值
二、華夏古村鎮生態文化紀實
三、華夏古村鎮——與生命同在的史書
**編 保護傳承、創新發展華夏古村鎮的“活態文化”
一、保護傳承民族“活態文化”
——生態博物館建設的中國實踐
二、文化遺產保護與生態文明建設
第二編 華夏古村鎮生態文化紀實
**章 徽派古村鎮
一、呈坎,枕山環水和諧共生
二、古風徽韻話西遞
三、雄村,褪盡鉛華存雋秀
四、皖南生態文化**村
——唐模掠影
五、巖寺,古徽重鎮的精彩轉身
六、“羅盤之鄉”古鎮萬安
七、瀛洲鎮上尋古村
——千年仁里、龍川
八、文風昌盛、鄉風文明的徽州古村
——安徽省黃山市歙縣昌溪鄉昌溪村
九、文武雙全
——安徽省安慶市樅陽縣周潭鎮大山村
十、馬元古村,云峰深處的“活標本”
十一、釣源古村,廬陵文化的縮影
十二、流坑,天人合一的“千古**村”
十三、綠海上堡,*大的客家梯田
十四、竹橋村,書香環繞的古韻家園
十五、江西石坑村古楠木群
——植根村民心中的生命樹
第二章 江南古村鎮
第九章 荊楚湘黔古村鎮
一、麻柳溪,荊楚**羌寨
一、小漆園,鄉愁縈繞的古老鄉村
三、小溪古村落,巴蜀鹽道上的“文化沉積帶”
四、鏨字石村
——中國原生甜柿之鄉
五、長嶺關村
——大別山南的民俗瑰寶
六、板梁,湘南**村
七、雷公井
——千年“喜鵲屋”
八、岜沙,一個演繹“人樹合一”的苗寨
九、梵凈山下云舍村,“中國土家**村”
十、中國林商契約文化的活化石
——錦屏文斗苗寨
十一、石頭古寨,思南·郝家灣
十二、榕樹王國
——南龍布依古寨
十三、加榜梯田,月亮山區的田園圖畫
十四、古村八舟,自然天成風景奇秀
第十章 巴蜀古村鎮
一、泰安古鎮,青城山下的“空谷幽蘭”
二、茶山竹海茶竹村
三、鄉村公園,魅力鳳凰
四、白果之鄉,詩畫銀新村
五、庫區明珠,生態家園
——重慶市涪陵區睦和村
第十一章 南詔古村鎮
一、普者黑村
——自然仙境,人間佳源
二、翁丁村,世界佤鄉的遠古遺存
三、去到甜蜜的地方
——彝族撒尼月湖村
四、龍泉,束河古鎮永遠的記憶
——云南省麗江市古城區束河鎮龍泉村
五、魯史古鎮,滇西茶馬古道**鎮
六、千年古茶,馥郁溫泉
七、探秘“茶祖之源”景邁山
八、倚邦,普洱貢茶之源
九、江東千株古銀杏
十、和睦村,極邊之城紅花油茶的故鄉
第十二章 嶺南古村鎮
……
第三編 從“鄉村中國”到“城市中國”——城鎮化進程中的文化印記
華夏古村鎮生態文化紀實-(上下卷) 作者簡介
中國生態文化協會(英文名稱:China Eco-Culture Association,縮寫:CECA)是經民政部批準于2008年10月8日成立于北京,由從事生態環境建設、經營、管理、研究的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大專院校、新聞、出版單位,以及一切關心和有志于推動中國生態文化事業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自愿組成的非營利性的全國性社會團體。業務主管部門為國家林業局。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姑媽的寶刀
- >
煙與鏡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我與地壇
- >
唐代進士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