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中國慈善組織的法律規制困境與治理轉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0437500
- 條形碼:9787550437500 ; 978-7-5504-3750-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慈善組織的法律規制困境與治理轉型 內容簡介
《中國慈善組織的法律規制困境與治理轉型:法律的限度與聲譽的張力》內容共分為六章,導論、我國慈善組織法律控制的實效、我國慈善組織治理的現行制度模式及其缺陷、聲譽機制的運行機理及其效用、聲譽機制的基點:信息披露、聲譽機制嵌入與我國慈善組織規制的完善。
中國慈善組織的法律規制困境與治理轉型 目錄
**節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既有文獻及國外制度實踐的梳理
(一)國外相關研究及制度實踐
(二)國內相關研究
第三節 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第四節 本書主要結構
第二章 我國慈善組織法律控制的實效
**節 慈善組織的定義及其發展現狀
(一)慈善組織的定義
(二)慈善組織發展現狀
第二節 慈善組織的信任危機
(一)郭美美事件及其影響
(二)丑聞的影響
(三)關于違規行為的解釋
第三節 慈善組織的法律控制體系
(一)我國法律控制體系的特征
(二)我國慈善組織準入制度
(三)我國慈善組織的監督與管理
第四節 慈善組織法律控制體系的效率
(一)法律體系龐雜
(二)“雙軌制”與制度性壟斷
(三)雙重監管的落空
第五節 小結
第三章 我國慈善組織治理的現行制度模式及其缺陷
**節 法律制度的外部約束
(一)制度供給與社會需求
(二)國家對慈善組織功能界定的扭曲
第二節 法律監管制度運行的激勵約束
(一)監管者的激勵
(二)監管成本考量
第三節 協同監管:一種替代性機制
(一)慈善組織外部監督激勵的缺乏
(二)慈善組織內部權力平衡的神話
第四節 小結
……
第四章 聲譽機制的運行機理及其效用
第五章 聲譽機制的基點:信息披露
第六章 聲譽機制嵌入與我國慈善組織規制的完善
結語
參考文獻
中國慈善組織的法律規制困境與治理轉型 節選
《中國慈善組織的法律規制困境與治理轉型:法律的限度與聲譽的張力》: 從國際管理經驗來看,在市場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市場經濟的發育程度與經濟發展的階段不同,政府管理社會的方式方法也不同。世界銀行曾經在1997年的世界發展報告里,列出一個國家的*低限度職能、中級職能以及積極職能:①國家*低限度職能包括提供基礎的公共物品和保護窮人,公共物品除了國防、法制、產權及宏觀經濟政策管理之外,還必須包括公共健康,保護窮人的措施則包括反貧困項目和災難救助;②國家中級職能包括通過支持教育和保護環境解決外部性問題,規制水、電、煤氣等公共品的供應以及反壟斷,通過提供保險、規制金融業和提供消費者保護來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以及通過提供具有再分配性質的退休金、家庭補助和失業保險來提供社會保障;③國家積極職能則包括培育市場和產業集群,以及進行財產上的再分配①。按照這一標準,中國政府在經濟生活中呈現的是倒置狀態。政府在培育市場和產業集群的發展上花費了大量力氣。當然,這也使得中國的產業升級換代得以發展,打破了過去依附理論和世界系統理論時代的發展中國家在國際分工中必然被鎖定在產業鏈低端的定論②。在全球化趨勢的上升期,這一舉措使得中國經濟有了長達30年的增長,自由市場不受約束的發展對社會產生的惡性沖擊的后果日益顯現,大規模的腐敗、誠信的喪失以及貧富差距的加大,使得社會矛盾日益加劇,使得保護社會被提上日程。 第二,國家福利制度的轉型。慈善組織的主要作用是彌補政府福利的不足,因此隨著國家福利制度的轉變,國家對慈善組織的需求日益旺盛。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中國社會福利的發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發展期( 1949-1983年)、快速發展期(1984-2006年)、重大轉型期(2007年至今)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受限于政治制度和經濟狀況,國家建立了依附于公有制和計劃經濟制度的社會福利體系,建立了城鄉分割和封閉的社會福利制度。公有化程度越高的部門的福利程度越高,當時的福利制度屬于“補缺型”福利制度。政治上,國家著力于統一思想,通過單位制將社會整合起來,形成了便于管理的、僵化的管理模式;經濟上,國家經歷了抗戰及國內戰爭,百廢待興,廣大人民群眾也沒有多余的經濟能力關注慈善活動。1979年開始的經濟改革,從政治上和經濟上為公益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可能。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原來的社會控制手段漸漸不能適應社會發展;勞動力市場的建立,出現了大量自由流動的人口,政府難以提供相應的福利;此外,經濟發展帶來的貧富差距加大,人口的不斷增加,老齡化的加劇,以及獨生子女政策帶來的家庭小型化等問題都促進了福利制度改革,為慈善組織的發展提供了空間。從1984年開始,國家將社區服務確定為重要的社會福利性服務行業。政府認識到,僅僅依靠政府的力量難以滿足巨大的福利要求,需要廣泛動員社會的力量參與進來,形成多元化的福利提供體系。 ……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經典常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朝聞道
- >
推拿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