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學(第3版)/李元授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60994109
- 條形碼:9787560994109 ; 978-7-5609-9410-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演講學(第3版)/李元授 本書特色
本書編寫貫穿科學性與實用性相結(jié)合的原則。所謂科學性,就是每種書的闡述應當體現(xiàn)該學科的理論及其規(guī)律,應當體現(xiàn)循序漸進的科學訓練原則;所謂實用性,就是理論聯(lián)系實際,從闡述到選例,應當重視當代青少年的特點與發(fā)展走向,讓他們看得懂,學得會,用得上。此外,各書每章之后配有若干思考與訓練題,可操作性強;書稿選例力求生動有趣,不少是名人名例,可讀性強。
演講學(第3版)/李元授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既是“文化素質(zhì)教育經(jīng)典教材”,也是“中國演講與口才協(xié)會推薦教材”。本書闡述了演講原理的方方面面:演講與演講學,演講的類型,演講的準備,演講稿,即興演講,演講的表達藝術(shù),演講與邏輯,演講與美,演講者的控場藝術(shù),演講的聽眾,以及演講會的主持藝術(shù)。每章之后,設有思考與訓練題。zui后,附有《中外優(yōu)秀演講詞評析》和《中外演講家、雄辯家舉要》。本書具有較強的科學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演講學(第3版)/李元授 目錄
目 錄
導語 人人都要學會演講(1)
**章 感召聽眾的傳播藝術(shù)
——演講與演講學(3)
**節(jié) 演講的內(nèi)涵與特征(3)
一、演講的含義(3)
二、演講的基本特征(7)
第二節(jié) 演講學(11)
一、演講學的研究對象(11)
二、演講學具有新質(zhì)特征(12)
三、演講學是古老的科學(13)
四、演講學是發(fā)展的科學(16)
第三節(jié) 演講的社會功能(17)
一、政治斗爭的有力武器(17)
二、經(jīng)濟活動的理想籌碼(19)
三、鼓舞士氣的戰(zhàn)斗號角(20)
四、傳播知識的有效途徑(21)
五、思想教育的*佳形式(21)
六、人才考核的重要尺度(22)
【思考與訓練】(24)
第二章 異彩紛呈的演講園地
——演講的類型(27)
**節(jié) 演講分類的標準(27)
第二節(jié) 政治演講(28)
一、政治演講的含義(28)
二、政治演講的特點(29)
第三節(jié) 經(jīng)濟演講(31)
一、經(jīng)濟演講的含義(31)
二、經(jīng)濟演講的特點(31)
第四節(jié) 軍事演講(32)
一、軍事演講的含義(32)
二、軍事演講的特點(33)
第五節(jié) 學術(shù)演講(34)
一、學術(shù)演講的含義(34)
二、學術(shù)演講的特點(35)
第六節(jié) 法律演講(37)
一、法律演講的含義(37)
二、法律演講的特點(37)
第七節(jié) 道德演講(38)
一、道德演講的含義(38)
二、道德演講的特點(39)
第八節(jié) 禮儀演講(40)
一、禮儀演講的含義(40)
二、禮儀演講的特點(41)
第九節(jié) 宗教演講(42)
一、宗教演講的含義(42)
二、宗教演講的特點(43)
【思考與訓練】(44)
第三章 成功演講的必要環(huán)節(jié)
——演講的準備(46)
**節(jié) 信息與動機(46)
一、信息與動機的關系(46)
二、演講的選題(47)
三、演講主題的確定(49)
四、演講的標題(50)
第二節(jié) 材料準備(52)
一、演講材料的收集(52)
二、演講提綱的編列(59)
第三節(jié) 精神準備(61)
一、急切的發(fā)表欲(61)
二、去掉僥幸心理(61)
三、樹立自信心(62)
四、熟記講稿(62)
五、反復試講(66)
【思考與訓練】(67)
第四章 成功演講的重要基礎
——演講稿(69)
**節(jié) 演講稿的作用與特性(70)
一、演講稿的作用(70)
二、演講稿的特性(72)
第二節(jié) 演講稿的結(jié)構(gòu)(73)
一、開頭(74)
二、主體(80)
三、結(jié)尾(84)
第三節(jié) 文采與修辭(88)
一、比喻(89)
二、比擬(90)
三、排比(91)
四、層遞(92)
五、對比(92)
第四節(jié) 理義與謀略(94)
一、欲擒故縱,出奇制勝(94)
二、懸念吸引,呼應作答(96)
三、主動出擊,先聲奪人(97)
四、委婉風趣,曲徑通幽(98)
第五節(jié) 演講稿的修改(99)
【思考與訓練】(102)
第五章 成功演講的應變效應
——即興演講(104)
**節(jié) 即興演講的含義與特點(104)
一、即興演講的含義(104)
二、即興演講的特點(105)
第二節(jié) 即興演講的類型與要點(108)
一、即興演講的類型(108)
二、即興演講的優(yōu)點(112)
三、即興演講的難點(113)
第三節(jié) 即興演講的要求與準備(115)
一、即興演講的要求(115)
二、即興演講的準備(117)
第四節(jié) 即興演講的方法與技巧(119)
一、即興演講的方法(119)
二、即興演講的技巧(124)
第五節(jié) 即興演講的訓練與把握(127)
一、即興演講的思維訓練(127)
二、即興演講環(huán)節(jié)的把握(132)
第六節(jié) 即興演講案例評析(134)
【思考與訓練】(145)
第六章 聲情并茂的語言藝術(shù)
——演講的表達技巧(150)
**節(jié) 演講的口語表達技巧(150)
一、口語表達技巧的基本要求(151)
二、口語表達技巧的訓練(154)
第二節(jié) 演講的體態(tài)表達技巧(162)
一、體態(tài)表達技巧的基本要求(163)
二、儀表與風度(167)
三、表情與手勢(171)
【思考與訓練】(176)
第七章 演講內(nèi)涵的邏輯聯(lián)系
——演講與邏輯(178)
**節(jié) 演講與邏輯的關系(178)
一、邏輯是構(gòu)筑演講內(nèi)容的框架(179)
二、邏輯能提高演講者識別與批駁謬論的能力(180)
三、掌握邏輯知識能增強語言的表現(xiàn)力(181)
第二節(jié) 演講與概念(182)
一、演講要求概念明確(182)
二、概念在演講中的作用(183)
三、演講中如何做到概念明確(185)
第三節(jié) 演講與判斷(188)
一、演講要求判斷恰當(188)
二、判斷在演講中的作用(190)
三、演講中如何做到判斷恰當(191)
第四節(jié) 演講與推理(194)
一、演講要求推理正確(194)
二、論證必須遵守論證規(guī)則(197)
【思考與訓練】(200)
第八章 令人愉悅的美感享受
——演講與美(201)
**節(jié) 演講美的構(gòu)成與特征(201)
一、演講美的構(gòu)成(201)
二、演講美的特征(202)
第二節(jié) 演講內(nèi)容與美(203)
一、“真”——演講的生命所在(204)
二、“善”——演講的力量所在(205)
三、形象性、典型性與情緒感染(205)
第三節(jié) 演講主體與美(207)
一、演講者的人品與風度(208)
二、演講方式的選擇與語言表達(208)
第四節(jié) 演講的協(xié)調(diào)美(210)
一、聽眾的積極配合(210)
二、主持者與演講場景的協(xié)調(diào)(210)
【思考與訓練】(212)
第九章 鎮(zhèn)定自如的臨場表現(xiàn)
——演講者的控場藝術(shù)(214)
**節(jié) 演講者應有的心理品質(zhì)(214)
一、心理定式與成功欲(214)
二、觀察力與分析力(216)
三、自信心與自制力(218)
第二節(jié) 主動控制演講現(xiàn)場(220)
一、權(quán)威效應與**印象(221)
二、“角色整合”與高潮設置(222)
三、完善形象與巧妙結(jié)束(224)
第三節(jié) 臨場應變技能(225)
一、引起興奮,提神醒目(225)
二、緩解矛盾,迂回取勝(227)
三、因勢利導,歪打正著(229)
【思考與訓練】(231)
第十章 演講效果的*好檢驗
——演講的聽眾(232)
**節(jié) 聽力技巧(232)
第二節(jié) 聽眾心理(235)
一、掌握聽眾的心理定式(235)
二、理解聽眾的心理要求(238)
第三節(jié) 聽眾類型(240)
一、修辭敏感度與反饋(240)
二、聽眾的基本類型(241)
三、群體對演講的影響(243)
四、聽眾修養(yǎng)(244)
第四節(jié) 演講的評議(246)
一、演講評議員——特別聽眾(247)
二、掌握評議標準(247)
【思考與訓練】(250)
第十一章 為演講者與聽眾架金橋
——演講會的主持藝術(shù)(251)
**節(jié) 會前準備(251)
第二節(jié) 開場藝術(shù)(253)
第三節(jié) 串聯(lián)與控場(255)
第四節(jié) 做好總結(jié)(257)
【思考與訓練】(259)
中外優(yōu)秀演講詞評析(261)
中外演講家、雄辯家舉要(347)
一、外國演講家、雄辯家(349)
二、中國演講家、雄辯家(364)
結(jié)語 人人都能學會演講(389)
主要參考書目(390)
后記(392)
展開全部
演講學(第3版)/李元授 作者簡介
李元授 教授,著名的語言學家和傳播學家;湖北赤壁人氏,畢業(yè)于北京外國語大學和武漢大學;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中國傳媒大學等多所大學兼職教授、特聘教授,澳門教育研究中心客座教授;清華大學領導演講口才研修班特邀專家;中國演講與口才協(xié)會副會長,湖北省演講學研究會會長,全國演講大賽特邀評委和首席評委。主要研究方向:新聞傳播與語言文化。先后主持國家教育部的“新聞信息研究”等人文社科項目的研究;先后編撰出版《新聞語言學》、《新聞傳播學》、《新聞信息概論》、《節(jié)目主持人概論》、《知名主持人妙語評點》(上、下)、《交際學》、《演講學》、《辯論學》、《演講與口才》、《人際溝通》等16部著作,發(fā)表論文數(shù)十篇;在國家教育部主持的《大學生文化素質(zhì)教育書系》中,主編《現(xiàn)代公共關系藝術(shù)》、《交際與口才》、《交際禮儀學》3部教材;先后主編“交際學叢書”、“人際交往精粹叢書”、“新世紀人才素質(zhì)訓練叢書”、“創(chuàng)造性人才素質(zhì)訓練教材”、“綜合素質(zhì)訓練系列教程”、“節(jié)目主持藝術(shù)叢書”、“新聞新學科高級教材”、“高職高專新聞專業(yè)規(guī)劃教材”等9套叢書;個人著述及所主編的著作合計70余部,達2000萬字;其著作曾多次榮獲國家教育部等省部級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