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fā)明與發(fā)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海洋地理信息系統(tǒng):上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4639129
- 條形碼:9787564639129 ; 978-7-5646-3912-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海洋地理信息系統(tǒng):上冊 內容簡介
本套書是作者在多年教學和科研實踐中總結海洋地理信息系統(tǒng)的理論、方法、技術與應用的基礎上編寫完成的,全書共10章內容,分上下兩冊。 《海洋地理信息系統(tǒng)(上冊)》為海洋地理信息系統(tǒng)上冊,共5章,主要介紹了海洋地理信息數據基礎、海洋地理數據從獲取到處理集成,從管理到發(fā)布共享等內容。第1章為緒論,主要介紹了海洋地理信息系統(tǒng)的概念、特點、發(fā)展現狀、研究內容、功能、意義與應用領域,*后闡述了海洋地理信息系統(tǒng)的發(fā)展前景;第2章為海洋GIS數據,主要介紹了海洋地理空間及數據表達、海洋數據的類型和特點、海洋數據模型和數據結構、海洋數據質量和安全、海洋元數據等內容;第3章為海洋數據的獲取,介紹了海洋數據的尺度和基準、海洋數據的獲取手段和方法、海洋數據格式、海洋數據質量評定等內容;第4章為海洋GIS數據處理與集成,分別介紹了海洋數據處理方法、海洋數據編輯和變換、海洋數據重構和提取、海洋數據集成等技術內容;5章為海洋數據管理與共享,分別介紹了海洋數據管理、海洋數據組織與存儲、海洋數據索引與查詢、海洋數據共享與發(fā)布等方法和技術。 海洋地理信息系統(tǒng)下冊為6~10章,主要介紹了海洋地理信息系統(tǒng)的空間分析與建模方法,海洋信息可視化的理論與方法,并結合案例介紹了海洋地理信息的軟件工程,*后給出作者研發(fā)的海洋地理信息教學資源平臺。 本套書全面介紹了海洋地理信息系統(tǒng)所涉及的理論、方法、技術與應用,知識體系完整、邏輯嚴謹、內容豐富、實用性強。 《海洋地理信息系統(tǒng)(上冊)》可供海洋測繪、地理信息科學、資源環(huán)境、遙感等相關學科和專業(yè)的教師、本科生、研究生及科研人員等閱讀參考。
海洋地理信息系統(tǒng):上冊 目錄
1.1 海洋地理信息系統(tǒng)概述
1.1.1 海洋GIS的概念
1.1.2 海洋GIS的特點
1.2 海洋GIS的發(fā)展狀況
1.2.1 國外海洋GIS發(fā)展狀況
1.2.2 國內海洋GIS發(fā)展狀況
1.3 海洋GIS的研究內容
1.3.1 海洋時空數據模型
1.3.2 海洋數據集成處理
1.3.3 海洋特征提取與表達
1.3.4 海洋三維可視化方法
1.3.5 動態(tài)可視化與交互分析
1.3.6 海洋數據及服務標準
1.4 海洋GIS的功能和意義
1.4.1 海洋GIS的功能
1.4.2 海洋GIS的意義
1.5 海洋GIS的應用領域
1.5.1 海岸帶開發(fā)和管理
1.5.2 海洋漁業(yè)管理
1.5.3 海洋環(huán)境監(jiān)測、評價與預報
1.5.4 海洋地質
1.5.5 海洋油氣
1.5.6 海洋綜合管理
1.6 海洋GIS的發(fā)展前景
1.6.1 海洋GIS的發(fā)展方向
1.6.2 海洋GIS的應用前景
第2章 海洋GIS數據
2.1 海洋地理空間及其數據表達
2.1.1 海洋地理空間及特點
2.1.2 海洋地理空間的時空表達
2.1.3 海洋時空數據表達方法
2.2 海洋數據的類型和特點
2.2.1 海洋數據的類型
2.2.2 海洋數據的體系結構
2.2.3 海洋數據的特點
2.3 海洋數據模型
2.3.1 基于陸地GIS的傳統(tǒng)時空數據模型
2.3.2 傳統(tǒng)時空數據模型的優(yōu)缺點
2.3.3 面向海洋環(huán)境的時空數據模型
2.3.4 面向對象的海洋時空數據模型
2.4 海洋數據結構
2.4.1 傳統(tǒng)陸地GIS數據結構
2.4.2 海洋GIS數據結構
2.5 海洋數據質量與安全
2.5.1 海洋數據質量問題
2.5.2 數據質量控制
2.5.3 海洋數據質量控制
2.5.4 海洋環(huán)境監(jiān)測數據質量控制
2.5.5 海洋數據安全
2.6 海洋數據元數據
2.6.1 海洋數據元數據的概念
2.6.2 海洋數據元數據的應用
2.6.3 海洋測繪元數據
2.6.4 海洋核心元數據
第3章 海洋數據的獲取
3.1 海洋數據獲取的尺度和基準
3.1.1 海洋數據獲取的時空尺度
3.1.2 海洋數據測繪基準
3.2 海洋數據獲取的手段與方法
3.2.1 海洋衛(wèi)星遙感
3.2.2 海洋自動觀測
3.2.3 海洋現場觀測
3.2.4 ARGO全球海洋觀測網
3.3 海洋數據的來源與數據格式
3.3.1 海洋數據的來源
3.3.2 海洋數據的格式
3.3.3 海洋數據的異構性
3.4 海洋數據質量評定
3.4.1 海洋遙感數據質量評定
3.4.2 海洋實測數據質量評定
3.4.3 海洋數值產品質量評定
3.4.4 海圖數據質量評定
3.4.5 海洋調查統(tǒng)計數據質量評定
3.4.6 文檔數據質量評定
第4章 海洋GIS數據處理和集成
4.1 海洋數據處理方法
4.1.1 統(tǒng)計分析方法
4.1.2 圖像處理方法
4.1.3 GIS數據處理方法
4.1.4 數學原理和方法
4.2 海洋數據編輯
4.2.1 數據編輯概述
4.2.2 幾何編輯
4.2.3 拓撲編輯
4.3 海洋數據變換
4.3.1 坐標轉換
4.3.2 幾何變換
4.3.3 投影變換
4.3.4 尺度變換
4.4 海洋數據重構
4.4.1 海洋數據結構轉換
4.4.2 海洋數據壓縮
4.5 海洋數據提取
4.5.1 數據插值概述
4.5.2 空間插值方法
4.5.3 海洋特征提取
4.6 海洋數據融合與集成
4.6.1 海洋遙感數據融合
4.6.2 海洋多源信息融合
4.6.3 數據集成概述
4.6.4 基于本體的數據集成
第5章 海洋數據管理與共享
5.1 數據庫與海洋數據管理
5.1.1 數據庫概述
5.1.2 空間數據庫
5.1.3 海洋數據庫
5.2 海洋數據組織和存儲
5.2.1 數據結構與數據組織
5.2.2 矢量數據組織和存儲
5.2.3 柵格數據組織和存儲
5.2.4 海洋數據組織和存儲
5.3 海洋數據索引和查詢
5.3.1 海洋數據索引
5.3.2 空間數據查詢
5.4 海洋數據共享與發(fā)布
5.4.1 海洋數據共享
5.4.2 海洋數據發(fā)布
參考文獻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自卑與超越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巴金-再思錄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