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中國古建筑構造技術-第2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2330741
- 條形碼:9787122330741 ; 978-7-122-33074-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古建筑構造技術-第2版 本書特色
本書以中國古建筑構造技術為主線,根據中國古建筑的構造組成,按照從基礎到屋頂,從結構到裝飾裝修的順序,分別介紹了古建筑下分“基礎、臺基與地面”的構造,古建筑中分“墻體、木構架、斗栱”的構造,古建筑上分“屋頂”的構造以及古建筑木裝修和古建筑彩畫等知識。全書滲透了宋《營造法式》、清《工程做法則例》、江南《營造法原》的內容,在學習中可以相互比照。
本書在*版的基礎上對內容進行了較大幅度的修訂與完善,增補了綜合實訓內容,以便將構造理論與實踐工程相結合,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增補了古建筑地杖分層做法表、古建筑各類彩畫特征表、古建筑常用名詞對照表,以供讀者查用。與*版相比,質量進一步提高,實用性進一步加強。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及高職高專古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教學用書,也可作為崗位技術培訓及從事古建筑設計、施工、監理等的工作人員的參考用書。
中國古建筑構造技術-第2版 內容簡介
1.內容全面。從古建筑基礎、墻體、木構架、斗栱、屋頂、裝修到彩畫,全方位講解古建筑構造知識。
2.思路清晰。以權威著作為藍本,主要側重宋清兩個時期的官式做法進行對比,闡述古建筑構造的發展及變化,脈絡清晰。
3.實用性強。書中有大量構件構造的清晰圖紙,方便讀者參考使用。
4.實踐性強。書中針對各構造構件,附有實訓項目,以方便讀者自己練習。
5.讀者好評如潮。頭版銷量過萬,讀者好評不斷。
中國古建筑構造技術-第2版 目錄
**節中國古建筑的發展/2
第二節中國古建筑的類型/3
一、功能類型/3
二、結構類型/4
三、單體形態類型/4
第三節中國古建筑的基本構造組成/5
一、下分——基礎、臺基、地面/5
二、中分——屋身/5
三、上分——屋頂/6
四、裝飾裝修/6
五、古建筑構造組成與現代建筑構造組成比較/7
第四節中國古建筑中的建筑尺度體系/8
一、模數/8
二、宋《營造法式》時期的建筑尺度體系/10
三、清《工程做法則例》時期的建筑尺度體系/12
第五節古建筑規模等級的劃分/14
一、宋《營造法式》中殿堂、廳堂、余屋的區分/14
二、清式大式建筑與小式建筑的區分/15
三、正式建筑與雜式建筑/17
第六節中國古建筑技術文獻/18
一、宋《營造法式》/18
二、清《工程做法則例》/19
三、江南《營造法原》/19
四、《清式營造則例》與《營造算例》/20
第二章古建筑基礎、臺基與地面構造
**節古建筑地基與基礎構造/22
一、地基/22
二、基礎/22
第二節古建筑臺基構造/30
一、臺基的作用/30
二、臺基的類型/31
三、普通臺基構造/32
四、須彌座臺基構造/36
第三節臺階與欄桿構造/44
一、臺階與坡道構造/44
二、欄桿構造/48
第四節古建筑地面構造/54
一、古建筑地面類型/54
二、古建筑平面尺度權衡/55
三、室內樓、地面構造/58
四、室外地面/64
五、園林地面/69
第三章古建筑墻體構造
**節古建筑墻體用材/72
一、砌筑用磚/72
二、砌筑用灰漿/77
第二節古建筑墻體概述/80
一、古建筑墻體的作用/80
二、古建筑墻體類型/81
三、磚墻的砌筑類型/84
四、各種砌筑類型的組合與使用/84
五、磚的擺置、組砌方式/86
六、古建筑磚墻勾縫/88
第三節古建筑山墻構造/90
一、廡殿、歇山山墻構造/91
二、懸山山墻構造/91
三、硬山山墻構造/91
第四節古建筑檻墻與檐墻構造/102
一、檻墻構造/102
二、檐墻構造/102
第五節院墻與影壁構造/104
一、院墻構造/104
二、影壁構造/106
第六節墻體抹灰/111
一、現代建筑一般抹灰/112
二、古建筑抹灰/112
第四章古建筑木構架構造
**節古建筑木構架用材/116
一、傳統建筑常用木材的種類及特性/116
二、木材常見的缺陷和各類木構件對材質的要求/118
第二節木構架的類型及其構件組成/120
一、宋《營造法式》時期的木構架類型及其構件組成/120
二、明、清時期的木構架類型及其構件組成/130
三、江南木構架的類型及構件組成/133
第三節木構架——屋頂曲線的形成/137
一、宋《營造法式》——舉折法/138
二、清《工程做法則例》——舉架法/139
三、江南《營造法原》——提棧法/140
第四節硬山、懸山木構架/141
一、硬山、懸山建筑構架簡圖/142
二、硬山、懸山建筑木構架構造/145
三、硬山與懸山建筑細部構造/147
第五節廡殿建筑木構架/152
一、廡殿建筑平面柱網布置/153
二、廡殿建筑木構架/153
第六節歇山建筑木構架/163
一、歇山建筑平面柱網布置/163
二、歇山建筑木構架/164
三、歇山收山構造/168
四、廡殿、歇山翼角構造/170
第七節攢尖建筑木構架/178
一、攢尖建筑的類型/179
二、單一型攢尖建筑/179
三、復合型的攢尖建筑/189
第八節其他雜式建筑木構架/192
一、古建筑中單體門的種類/192
二、垂花門/194
三、游廊/197
四、木牌樓/198
第九節古建筑木構架的結合工藝/204
一、榫卯結合/204
二、膠黏劑結合/214
三、釘接/215
第五章古建筑斗栱構造
**節斗栱的作用及其發展演變/218
一、斗栱的作用/218
二、斗栱的發展演變/219
三、從唐宋到明清斗栱的變化規律/223
第二節宋《營造法式》中的斗栱/224
一、鋪作的兩層含義/224
二、宋式鋪作的基本構件組成/225
三、宋《營造法式》中鋪作的組合與分布/231
四、宋式斗栱舉例/236
第三節清《工程做法則例》中的斗栱/242
一、清式斗栱的基本構件組成/242
二、清式斗栱分類/246
三、清式斗栱的計量單位和間距/251
四、清式斗栱構造分析——以單翹單昂五踩斗栱為例/251
第四節江南《營造法原》中的斗栱/257
一、牌科斗栱的基本構件組成/257
二、牌科斗栱的出參與分布/258
三、牌科的類型/258
四、江南牌科各構件之比例權衡/262
第六章古建筑屋頂構造
**節古建筑屋頂概述/266
一、屋頂類型/266
二、古建筑屋面類型/268
三、古建筑屋脊類型/271
四、大式屋頂和小式屋頂/272
五、古建筑屋面材料/272
第二節古建筑屋面構造/281
一、古建筑屋面構造組成/281
二、古建筑屋面分層構造/283
三、宮廷灰背中幾種特殊的做法/286
四、屋面瓦件的選擇/287
五、古建筑屋面細部構造/287
第三節古建筑屋脊構造/289
一、唐宋時期古建筑屋脊構造做法/290
二、清代古建筑屋脊構造做法/292
三、蘇南地區古建筑屋脊構造做法/311
第七章古建筑木裝修
**節古建筑木裝修用材/317
一、樹種的選擇/317
二、木材的干燥/317
三、板材與方材/318
四、木裝修構件的選材標準/318
第二節外檐裝修/319
一、門/319
二、窗/339
三、外檐柱間裝飾/346
第三節內檐裝修/352
一、隔墻、隔斷/353
二、天花藻井/361
三、木樓梯/369
第八章古建筑彩畫
**節古建筑彩畫發展歷史/372
一、古建筑彩畫的起源/372
二、中國古建筑彩畫的發展/373
第二節宋式彩畫/377
一、宋式彩畫概述/377
二、宋式彩畫類型/381
第三節清式彩畫/385
一、清式彩畫概述/385
二、清代官式建筑彩畫的分類/386
三、清三大官式彩畫的構圖及其線路/388
四、清三大官式彩畫的設色/388
五、清三大官式彩畫的紋飾及做法/388
六、其他清式彩畫/393
七、其他部位彩畫/395
第九章古建筑構造綜合設計實訓
一、項目概況/398
二、技能標準/399
三、實訓步驟/399
四、成果展示(圖紙部分)/401
附錄
附錄一清式帶斗栱大式建筑木構件權衡表/409
附錄二清式小式(或無斗栱大式)建筑木構件權衡表/413
附錄三古建筑墻體各部位尺度權衡表/416
附錄四古建筑地仗分層做法表/418
附錄五古建筑各類彩畫特征表(官式彩畫)/419
附錄六古建筑常用名詞對照表/422
參考文獻/430
中國古建筑構造技術-第2版 作者簡介
王曉華,山西建筑職業技術學院,教研室主任,簡歷1、2001年至2011年在山西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執教,主授建筑設計和古建筑工程技術專業課程。 2、2005年至2008年在太原理工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建筑技術科學”。 3、1996年至2001年在沈陽建筑大學就讀,專業方向“建筑學”。 成果1、高職高專英語課程教學軟件的開發與利用研究,山西省教育科學規劃辦,ZJ-07145,第三參與人。20092、國家級精品課程《建筑裝飾裝修構造》,第二參與人,20083、建筑裝飾專業高職教育實訓基地建設的實施,山西省教育廳科研項目,晉正函「2007」第十七號,第五負責人,山西省教學成果二等獎。2007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煙與鏡
- >
自卑與超越
- >
山海經
- >
莉莉和章魚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