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數字化時代語言學習的認知機制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27145
- 條形碼:9787520327145 ; 978-7-5203-2714-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數字化時代語言學習的認知機制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共七章,前三章探究語言學習的初期階段,學習者語言認知的過程,這個時期使用視聽化教材可促進“聽”、“說”能力提高。*章是語言是怎么學會的,通過案例對母語和外語學習的不同進行了比較。第二章是早期的語言教育,從教材和教法方面切入,借鑒小學語文識字教學,對英語教學初期階段進行了深度研究。第三章是視聽多通道加工語言信息的認知機制,對如何利用視聽化教材降低認知負荷進行了研究。后四章通過實驗發現視覺材料對思維的影響和深度文本閱讀對思維的影響機制,對外語閱讀和寫作教學提供理論支撐與指導;探索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思辨能力和發散性思維的有效途徑,幫助學生在視覺文化保持批判性思維,培養其縝密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歸納推理的能力,把碎片化知識系統化、規范化。通過回歸深度文本閱讀,培養學生的思維模式和寫作能力。通過閱讀精美的人文素材,嚴謹的科學文獻,通過多元互動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多元識讀能力。第四章是聽書與讀書,殊途同歸,從單通道和多通道加工信息的角度探索了兩種讀書的模式。第五章是閱讀“洛麗塔”,敘述了我們的閱讀文本和觀看影像的實驗。第六章是湯姆索亞的世界,通過改進實驗范式,利用《湯姆索亞歷險記》的英文本和中譯本對不同年齡段的大中小學的被試者進行了實驗。第七章是數字化時代的外語教學,通過學習軟件的使用調查,對教學設施帶動學習和教學模式的改變進行了研究。
數字化時代語言學習的認知機制研究 目錄
數字化時代語言學習的認知機制研究 作者簡介
霍云貞,(1966— ),女,山東濟南商河人,1986年畢業于德州師專外語系,1995年畢業于聊城師范學院外語系獲得本科學歷,2004年取得曲阜師范大學研究生學位,現在北京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讀在職博士。現任德州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英語語言學和心理語言學。在學術期刊發表論文多篇。2015年立項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多通道信息加工理論下視聽化教材對語言習得影響的認知機制研究》。
- 主題:實用的一本好書
這本書特別值得推薦,無論從教學還是從科研的角度都是對我們外語教學的深刻啟發,該書把心理學引入了外語教學,幫助我們了解學生的認知機制,這樣才能做到有效的高效的教學,真的是受益匪淺,特別感謝書的作者,為我們提供了這么寶貴的精神食糧,教學和科研都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對書中描述的《洛麗塔》的閱讀和觀影實驗,我印象深刻。書中說那是作者在苦思冥想多日之后突然獲得的“靈感”。在進行了觀影和閱讀的實驗后,她發現,“喜歡觀影抗拒閱讀”的學生書寫字跡潦草,描述事物用詞單一,對小說的人物認識浮于表面;而“喜歡閱讀的學生”則字跡更加工整,用詞更加豐富準確,對小說中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性格特質的認識也更加深刻。作為語文教師,我對此很感興趣,在教學中也發現過這種苗頭,我覺得這一研究發現對改進語言教學提供了有益的啟示。
- 主題:數字化時代語言學習的認知機制研究
該書研究視角獨特,從前言開始就抓住了我的心“是誰帶我走進童話?”作者對“圖”與“文”的關系分析透徹,很新鮮的思路。“那些文字在心中累計,一個插圖出現了,就像一顆火花,一下子點燃了,聚集的文本幻化成一幅幅生動逼真的畫面,烙刻在我幼小的心中。” 通過閱讀文本和觀看影像進行對比,這樣的行為研究設計很奇妙!有閱讀實驗的詳盡敘述!值得一讀。不僅對英語教學,對語文(漢語教學)也有啟發!
- >
月亮虎
- >
隨園食單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巴金-再思錄
- >
二體千字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