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忽如一夜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8124766
- 條形碼:9787218124766 ; 978-7-218-12476-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忽如一夜 本書特色
這是一本充滿人文情懷和深邃思想的散文集,作品大都是作者十幾年間在《散文》《作品》《羊城晚報》等發表過的優秀篇目。作者思想深刻、想象豐富、情感真摯、文筆秀麗,既具有女性作者獨有的細膩和敏感,又有高遠廣闊的視野和胸襟,是一本有分量的文集。
忽如一夜 內容簡介
本書一共有四個部分,內容豐富,涉及作者的成長經歷、生活見聞、哲學思考以及讀書感悟,在女性、情感、教育、生命等話題上都有獨特的見解和注釋。作者想象豐富、情感真摯、文筆秀麗,書中多有細膩動人的生活細節和發人深省的至理名言,讀來頗有感染力。
忽如一夜 目錄
壹
忽如一夜 / 2
私人地圖 / 14
流言 / 19
不要走太遠 / 24
沉默不是辦法 / 27
肩膀上的手 / 31
差異 / 34
意淫的外號 / 37
虛無之旅 / 42
音樂三章 / 46
愛過的歌,愛過的人 / 52
貳
師話實說 / 62
絕塵圣地,靜我心儀 / 80
紙條年代 / 102
熱鬧的記憶 / 109
剪趾甲 / 115
幸福鈴聲 / 118
玫瑰 / 121
暑假 / 124
城市里的身體 / 129
生活這樣艱辛,我卻如此好奇 / 133
少年心事當拿云 / 136
叁
新女性的關鍵詞 / 140
堅決貫徹三個堅持 / 151
情恨洛麗塔 / 154
多了一只眼睛 / 158
飛翔的記憶 / 161
一個人的尾巴和心臟 / 165
蝸牛的家 / 169
親親玉蘭 / 173
抒情與反抒情 / 176
肆
史鐵生 / 186
有聲有色、如霧如夢地游離人生 / 198
我的丁一之旅 / 211
想像、言說與信心 / 215
生動的刺繡 / 221
請正經地站起來 / 226
新人類成長的代價 / 231
擦拭詩歌的銹 / 235
心靈的智慧 / 239
奔跑中的生命意味 / 243
艱難的表達 / 246
心靈的棲居 / 249
財經為緯,愛情為經 / 252
魔幻的成長 / 256
后記 / 263
忽如一夜 節選
玉蘭路 玉蘭路是華師*長的一條路,幽靜清新,筆直通暢的大道旁種滿了玉蘭樹,花開時隨處可見透心的潔白,不開花則滿眼都是沁涼的綠。整個漫長的夏天,因為玉蘭,有了微醺的浪漫。 媽媽*喜歡玉蘭路,走在這條路上,心都是柔軟的。她一向愛的就是這些簡單素凈的事物。 2002年是復雜的一年,也*艱難。媽媽又及時從老家趕過來陪我。我們沿著玉蘭路天天走,慢慢走。有一天,風吹過,玉蘭花瓣片片飛舞,落在我的眼前,媽媽的頭發上。媽媽的頭發有些已經白了,其中有幾根特別調皮,躲在白色花瓣的后面,眨著眼, “找我啊,找我啊,看不到了吧。” 媽媽也淘氣地攤開雙手,看花瓣從指間飄落。 “小珊,快來看啊,這是下雨啊,下花瓣雨啊。” 我順著媽媽的眼光抬頭望去。真的,真的在下雨!一點點一滴滴,如潔白的細雨;一絲絲,一縷縷,如透明的時光帷幕。大地無言,這世上紛紛擾擾,也在帷幕間開起又落下,無聲無息,消散于塵埃之間。 花瓣雨停了后,一切又變得簡單,媽媽便回老家了。我繼續住在北區,住在一條叫春天的路旁邊。 在一個地方住久了,時間就不再是單向的線性的,有時是個漩渦,有時是個蜘蛛網,有時還是個繭。而記憶,在繭里,在蜘蛛網里,在漩渦里會有恍如隔世的幻覺。 2013年,我帶著娃在玉蘭路上的文化廣場翹首期盼流星雨,等著看著,不經意就看到了在1998年滑過的那顆流星。那一年,男生女生密密麻麻堆在文化廣場等待流星雨,我一共看到了五顆,不知其他四顆現在怎樣了;2009年,我去教育樓找老師,遇見從樓上走下來的年輕學生,正是1997年一起擠在二樓看香港回歸直播的師弟模樣,一樣的掛滿問號的眉頭,一樣的余音繞梁的笑聲,只是他已經不記得我了;2015年,路過中區報刊亭時,我看見白發的導師正買《羊城晚報》,他親切地看我一眼便匆忙走了。我熱淚盈眶,看著他模糊的背影。老師,怎么不邀請我去您家呢?今天可是中秋節啊!我還有一塊月餅,留在1995年的中秋節的皎潔夜晚,留在您家的透明玻璃的茶幾上,清清香香地躺在那堆《羊城晚報》的旁邊…… 2014年的春天,玉蘭路的玉蘭樹突然被“剃頭”了。一夜之間,枝和葉都沒了,光禿禿的樹干,有些孤獨和無助。*醒目的還是樹干上沒有枝葉遮蔽的那些樹紋,如此突兀,如一只只愕然的眼睛。他們看見了什么?他們也有記憶么?如繭如漩渦的記憶?他們記得那個渴望故事的女孩么?記得她二十年來來回回地在玉蘭路上哭著笑著騎著自行車么?那些騎過的自行車,黑色的黃色的藍色的紅色的不斷變換的自行車,在時光的隧道里,是不是好像一趟開往春天的彩色地鐵? 二十年,我一直沒有離開過這座遠離故鄉的城市,一直沒有遠離過城市東邊的這所學校。以前,華師在廣州還屬偏遠地帶,現在已身處繁華中心處。不過,繁華好像與我無關。更多時候我待在學校的北區,待在書房里,還有廚房中。時間似乎在廚房里總是要慢些,甚至呆滯。有時,我會耐不住,伸出手去撥動那個偷懶的秒針,這個時候就會不經意地瞥見窗外的青澀芒果。那一刻,會突然好奇地想起那個小偷。他現在在哪里呢?他是否也回去找過我,帶著他的名字和故事,帶著懺悔,也帶著好奇,帶著那些我遺忘的象征和隱喻,來找我。那該是多么偉大的見面,多么有趣又多么文藝。他會懺悔么?他需要懺悔么?我真愿意他和我一樣,掰著指頭數多了這世上的分分秒秒之后,剩下的都是好奇,全部都是好奇。 我真的好奇,如果將這二十年來回走過的玉蘭路鋪成一條直線,是不是早已經達到了我的夢想之地;如果鋪成幾個圓圈,是不是就可以無數次回到和媽媽一起雙手捧起花瓣雨的那一刻。二十年,我一直在好奇,是不是我的靈魂也長成了一棵樹,她藏在我路過的地方,她裝作不認識我,好奇地和我捉迷藏。她有時沉默地眺望榕樹,有時背對著異木棉悄悄微笑,有時快樂地朝玉蘭樹揮揮手,嗅一嗅空氣中的清香,然后看見我匆匆而過。 1995年的9月,華師東區的芒果樹看見了一個紅色襯衣藍色長裙的女孩,她拖著兩個箱子,匆匆忙忙,踉踉蹌蹌。 *小的那棵芒果樹笑了:“你們看,這個女孩怎么那么慌張?” *大的那棵芒果樹也笑了:“不,不是的,她只是有些激動,有些羞澀,還有些好奇。”
忽如一夜 作者簡介
徐珊,江西南昌人,華南師范大學文學院教師。曾在各大報刊上發表文學作品數十萬字,散文作品多次選入年度優秀散文選本。 2004年與廣東漫畫家合作出版漫畫繪本《幸福圓圈》。 2013年出版《大自然的孩子——梵高傳記》。 2014年至今,任《清遠日報》作文版版主。
- >
姑媽的寶刀
- >
煙與鏡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回憶愛瑪儂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