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美學(2017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37663
- 條形碼:9787520337663 ; 978-7-5203-3766-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美學(2017卷) 本書特色
《美學》輯刊(俗稱“大美學”)創立于1980年,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美學室主辦,李澤厚主編。是改革開放以來*早創立的美學專業刊物。在1980年代哲學和美學刊物和書籍稀缺、研究資料匱乏的時代背景下,《美學》以其深廣的專業性和深刻的思辨性啟蒙了幾代美學學人,奠定了80年代審美現代性啟蒙的基礎和美學學科的問題域以及學科發展方向。其影響在1980年代遠遠超出了美學專業范圍,它和1980年代出版的“美學譯叢”、“美學叢書”、“美學譯文叢書”等美學專業書一起,成就了20世紀第三次“美學熱”。2017年,乘著中國社會科學院創新工程開展*學科戰略的東風,哲學所美學室決定恢復《美學》輯刊。2017年出版1期,自2018年起擬改為半年刊。《美學》將秉承其優秀學術傳統,注重學術質量,傳承人文精神,保障專業水準,力爭成為美學專業的優秀品牌刊物。《美學》設立“中國美學”,“西方美學”, “實踐美學”,“馬克思主義美學”,“設計美學”,“生態美學”和“比較美學”等欄目,還將擇優發表中外優秀美學著作評論、重要美學學術會議報導、當代美學思潮引介等方面的稿件。
美學(2017卷) 內容簡介
《美學》輯刊(俗稱“大美學”)創立于1980年,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美學室主辦,李澤厚主編。是改革開放以來很早創立的美學專業刊物。在1980年代哲學和美學刊物和書籍稀缺、研究資料匱乏的時代背景下,《美學》以其深廣的專業性和深刻的思辨性啟蒙了幾代美學學人,奠定了80年代審美現代性啟蒙的基礎和美學學科的問題域以及學科發展方向。其影響在1980年代遠遠超出了美學專業范圍,它和1980年代出版的“美學譯叢”、“美學叢書”、“美學譯文叢書”等美學專業書一起,成就了20世紀第三次“美學熱”。2017年,乘著中國社會科學院創新工程開展很好學科戰略的東風,哲學所美學室決定恢復《美學》輯刊。2017年出版1期,自2018年起擬改為半年刊。《美學》將秉承其很好學術傳統,注重學術質量,傳承人文精神,保障專業水準,力爭成為美學專業的很好品牌刊物。《美學》設立“中國美學”,“西方美學”, “實踐美學”,“馬克思主義美學”,“設計美學”,“生態美學”和“比較美學”等欄目,還將擇優發表中外很好美學著作評論、重要美學學術會議報導、當代美學思潮引介等方面的稿件。
美學(2017卷) 目錄
●實踐美學專題
● 特約稿兩篇
● 李澤厚:答高更(Paul Gauguin)三問
● 李澤厚:儒學、康德、馬克思三合一
● 審美的“類主體”與“自由的形式”
● 新實踐美學與身體美學
● 重審“美學討論”時期李澤厚實踐美學思想
●西方關學專題
● 重識“美的階梯喻說”
● 神話與現代性
● 論安德烈《談美》的美學觀念
●中國美學專題
● 《學》及其美學蘊含發覆
● 從“詩可以興”到“興于詩”
● 王元化論“情志”概念
●藝術美學專題
● 藝術生命的現代美學論證
● 設計美學三題
●會議綜述
●部分目錄
- >
史學評論
- >
山海經
- >
朝聞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隨園食單
- >
二體千字文
- >
月亮虎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