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以江西為例-革命老區農墾改革與實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661253
- 條形碼:9787509661253 ; 978-7-5096-6125-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以江西為例-革命老區農墾改革與實踐 本書特色
新中國成立之后,我國農墾事業得到快速發展,經歷了創建、快速發展、曲折前行、改革探索、全面推進、發展升級等一列過程。張明林、周榮華、黃山著的《革命老區農墾改革與實踐--以江西為例/蘇區振興智庫》分理論篇、時間篇、案例篇,全方位多層次論述了革命老區江西農墾改革與實踐,全方位多層次地論述了江西農墾的發展以及現狀,并為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
以江西為例-革命老區農墾改革與實踐 內容簡介
農墾是江西省農業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進中國特色新型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力量。《革命老區農墾改革與實踐:以江西為例》總結了新時期的農墾改革思想和改革路徑,采用委托代理理論和產權理論分析了推進農墾改革的理論基礎。經過60年的實踐與探索,江西農墾已經建設成為以農業為基礎,一二三產業全面融合發展的經濟社會系統,在統籌城鄉發展、現代農業建設、秀美鄉村建設、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新時期,農墾發展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農墾改革與革命老區扶貧相互促進。《革命老區農墾改革與實踐:以江西為例》認為農墾發展應該從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推進六大綠色生態體系建設、建設一批農產品生產基地、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走出旅游強墾新路、開展對外交流合作和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七個方面努力。江西農墾的典型模式是"稻田+"模式,《革命老區農墾改革與實踐:以江西為例》以廣豐、大茅山、云山等7個農場為例,總結了各地在農墾改革方面的成功經驗,為其他地區的農墾改革提供參考。
以江西為例-革命老區農墾改革與實踐 目錄
**章 農墾企業發展與改革歷程
**節 農墾基本概況
第二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農墾發展與改革
第三節 農墾在國家發展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
第二章 推進農墾體制改革的理論基礎
**節 農墾改革必須解決的三個經濟學問題
第二節 農墾企業改革的理論基礎
第三章 新時代農墾企業改革路徑與戰略
**節 指導思想、原則及目標
第二節 深化農墾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改革
第三節 加快推進農墾現代農業發展路徑
第四章 革命老區(江西)農墾發展與改革
**節 革命老區介紹
第二節 革命老區(江西)農墾發展與改革的歷程
第三節 江西農墾發展與改革的緊迫性和艱巨性
第五章 新時代農墾改革思想與改革思路
**節 新時代農墾改革思想
第二節 新時代農墾改革的基本思路
第三節 新時代農墾改革的保障措施
第六章 農墾改革對扶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影響
**節 鄉村振興發展戰略
第二節 農墾改革對促進鄉村振興的意義
第三節 農墾改革對革命老區扶貧的相互促進作用
實踐篇
**章 六十年來江西農墾實踐與探索
**節 江西農墾精神及其形成
第二節 江西農墾改革發展的“四梁八柱
第三節 黨的十八大以來江西農墾改革的關鍵”戰役
第四節 新時代江西農墾改革新思路
第二章 新時代江西農墾改革戰略與實施
**節 新時代江西農墾改革的總體要求
第二節 新時代江西農墾改革的重點與難點
第三節 新時代江西農墾改革的路徑
第四節 新時代江西農墾發展保障措施
第三章 江西農墾發展“稻田+”模式
**節 “稻田+”模式的基本情況
第二節 江西農墾“稻漁共生”模式
第三節 江西農墾發展“稻田+草菇”模式
第四節 促進“稻田+”模式發展的對策
……
案例篇
參考文獻
以江西為例-革命老區農墾改革與實踐 節選
《革命老區農墾改革與實踐:以江西為例》: 二、改革國有農場辦社會職能 堅持社企分開改革方向,推進國有農場生產經營企業化和社會管理屬地化。用3年左右時間,將國有農場承擔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歸由地方政府統一管理,妥善解決其機構編制、人員安置、所需經費等問題,確保工作有序銜接、職能履行到位。總結推廣國有農場辦社會職能改革試點經驗,中央財政予以適當補助。積極推進國有農場公檢法、基礎教育、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等辦社會職能一次性移交地方政府管理,暫不具備條件的要在一定過渡期內分步、分項移交。遠離中心城鎮等不具備社會職能移交條件的國有農場,探索推進辦社會職能內部分開、管辦分離,地方政府可采取授權委托、購買服務等方式,賦予相應管理權限和提供公共服務,同時加強工作指導。對國有農場辦社會職能形成的債務進行甄別,凡屬于政府應當償還的債務納入政府債務統一管理,符合呆壞賬核銷條件的按照相關規定予以處理。 三、創新農業經營管理體制 堅持和完善以職工家庭經營為基礎、大農場統籌小農場的農業雙層經營體制,積極推進多種形式的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強化國有農場農業統一經營管理和服務職能,建立健全農場與職工間合理的利益分享和風險共擔機制。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股份制、公司制等農業經營形式,既要防止土地碎片化,又要防止土地過度集中。構建權利義務關系清晰的國有土地經營制度,改革完善職工承包租賃經營管理制度,建立經營面積、收費標準、承包租賃期限等與職工身份相適應的銜接機制。職工承包租賃期限不得超過其退休年限,防止簡單固化承包租賃關系。職工退休時,在同等條件下其承包租賃的土地可由其在農場務農的子女優先租賃經營。對租賃經營國有農場土地的職工,要嚴格依照合同法規范管理。加強承包和租賃收費管理,全面推行收支公開,強化審計監督。 四、構建新型勞動用工制度 健全職工招錄、培訓和考核體系,逐步建立以勞動合同制為核心的市場化用工制度。除已簽訂勞動合同的職工外,對長期在農場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職工子女、外來落戶人員等從業人員,結合國有農場改革發展進程,依法簽訂勞動合同。鼓勵和引導職工子女扎根農場務農興業。加強技能培訓和就業服務,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拓展就業渠道。對符合條件的農墾企業失業人員及時進行失業登記.并按規定享受失業保險待遇。對符合就業困難人員條件的農墾企業人員,按規定納入就業援助范圍。 五、完善社會保障機制 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將農墾職工和墾區居民納入相應的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等社會保障體系。與國有農場簽訂勞動合同的農業從業人員,可以執行當地統一的企業職工社會保障政策,也可以實行符合農業生產特點的參保繳費辦法。強化農墾企業及其職工按時足額繳費義務和地方政府主體責任,將未參加養老和醫療保險或中途斷保的職工,按規定納入參保范圍。各級財政要進一步加大社會保障投入力度,支持落實好農墾職工和墾區居民的社會保障政策。統籌研究中央直屬墾區養老保險缺口問題。 ……
以江西為例-革命老區農墾改革與實踐 作者簡介
張明林,1972年生,江西省豐城市人。教授,管理學博士,新西蘭尼爾森馬爾伯勒理工學院(Nelson Marlborough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和美國西喬治亞大學(Uruversity of West Georgia)訪問學者,博士研究生導師,江西師范大學商學院副院長,民建江西師范大學委員會主委,民建中央農業農村專業委員會委員,江西師范大學區域創新與創業研究中心副主任。熱愛教育事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主要講授的課程有“創業管理”“管理學”“產業經濟學”等。指導學生創業計劃大賽,輔導大學生創業團隊,南昌市創業培訓專家、SYB講師、KAB講師。主要研究領域為產業經濟、創新與創業管理等。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省級課題16項:發表學術論文60篇;出版學術專著4部、教材3部。 周榮華,1988年生,蘇州科技大學天平學院教師,2010年畢業于江西師范大學企業管理專業,獲管理學碩士學位。主要從事產業經濟和創新創業管理研究。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省部級課題3項;主持蘇州市廳級項目7項,參與橫向課題3項;發表論文11篇,其中外文論文7篇,以作者發表核心論文3篇。 黃山,1993年生,就職于江西師范大學科學技術學院,獲英國埃克塞特大學貨幣與銀行專業碩士學位,南昌大學金融學學士學位。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巴金-再思錄
- >
經典常談
- >
山海經
- >
二體千字文
- >
推拿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