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巴尼.羅塞特-我的出版人生(鈐印毛邊本)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705776
- 條形碼:9787520705776 ; 978-7-5207-0577-6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巴尼.羅塞特-我的出版人生(鈐印毛邊本) 本書特色
巴尼·羅塞特是美國二十世紀*重要、*特立獨行的獨立出版家之一,1951年他以3000美元收購了格羅夫出版社,并將其打造成改變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的美國、反對越南戰爭、擁抱民權運動、蔑視審查制度的反主流文化的核心力量。羅塞特絕不是“紳士出版人”的代名詞,他被認為是打破公眾和文學、電影與戲劇的自由表達之間壁壘的出版人。
在本書中你將讀到:羅塞特將貝克特作品首次引入英語世界,二人結為終身摯友的感人佳話;為《查泰萊夫人的情人》《北回歸線》等“禁書”的“無刪節”出版,與美國政府展開長年累月的斗爭;尋找切·格瓦拉日記的曲折經歷;傳奇雜志《常青評論》的創辦歷程;如何將眾多明星作家、諾貝爾獎獲得者,如貝克特、聶魯達、奧克塔維奧·帕斯、大江健三郎、哈羅德·品特等收入旗下;與諾曼·梅勒爭吵幾乎大打出手;輝煌一時的格羅夫出版社如何盛極而衰;羅塞特與表現主義畫家瓊·米切爾的愛情故事以及他驚世駭俗的五次婚姻等。
本書是這位杰出的出版家的*自傳,也是“反文化時代”的文化肖像。羅塞特在世的*后十年就開始撰寫這本自傳,但直到他逝世四年后才得以出版。對于羅塞特來說,“每本書的出版都是一場戰斗”,他的人生寫照亦如是。
巴尼.羅塞特-我的出版人生(鈐印毛邊本) 內容簡介
美國二十世紀*出版家的自畫像——他重塑了我們對語言、文學與性的看法
二十世紀美國出版界風云人物,反文化時代的文化肖像, 被垮掉的一代奉為文化英雄
《查泰萊夫人的情人》《北回歸線》《等待戈多》出版商、格羅夫出版社掌舵人巴尼·羅賽特 口述自傳,講述“禁書”“無刪節版”的誕生與挑戰
時而令人震驚,時而鼓舞人心;絕不平淡乏味,從不墨守成規
所有出版、新聞、傳媒從業者必讀書!
巴尼.羅塞特-我的出版人生(鈐印毛邊本) 目錄
2.進步教育:實驗學校和談戀愛
3.上大學,上戰場
4.中國:被遺忘的戰區
5.“解放軍”:上海之行和回家
6.瓊· 米切爾:開始
7.分離和開始:瓊、漢普頓地區、早期的格羅夫
8.塞繆爾· 貝克特
9.格羅夫戲劇:哈羅德· 品特和其他劇作家
10.投入斗爭:《查泰萊夫人的情人》
11.重返電影:《電影》《我好奇之黃》及其他膠片冒險
12.亨利· 米勒與《北回歸線》
13.莫里斯· 吉羅迪亞
14.垮掉派與《裸體午餐》
15.革命者:《常青評論》、切· 格瓦拉、格羅夫爆炸案
16.內外夾擊
17.我的湯姆· 索亞:大江健三郎
18.《 自由》
尾注
致謝
附錄一 生平要事年表
附錄二 格羅夫出版社大事記
附錄三 1964 — 1984 年格羅夫出版社的財務狀況
附錄四 巴尼· 羅塞特清單(作于羅塞特七十七歲生日)
附錄五 成書過程簡介
譯后記
巴尼.羅塞特-我的出版人生(鈐印毛邊本) 相關資料
再多的言語都不足以表達我對巴尼•羅塞特的感激之情。在我看來,巴尼•羅塞特即代表二十世紀后半葉的文學界。——大江健三郎
于我,巴尼•羅塞特不是不知姓名的出版商。每當提到我的紐約出版商,我從來不會說“格羅夫出版社”,我總是說“巴尼•羅塞特”。——讓•熱內
巴尼•羅塞特,他的勇氣和智慧使我有可能閱讀貝克特和其他作家的作品——由格羅夫出版社出版,巴尼•羅塞特是百里挑一的、美國*勇敢的出版家。——保羅•奧斯特
試想一下,一個沒有了格羅夫出版社的美國,也就是一個巴尼•羅塞特從未留下其永恒印記的美國,這樣你們就會明白為什么要稱他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對美國文化產生*影響的人了。
——約翰•奧克斯(OR圖書公司出版人)
我擁有非凡的出版生涯,卻沒有賺錢的智慧。我們不談錢。
——巴尼·羅塞特
巴尼.羅塞特-我的出版人生(鈐印毛邊本)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巴尼·羅塞特(Barney Rosset)
巴尼·羅塞特1922年出生于芝加哥,父親是銀行家、猶太人,母親則信奉愛爾蘭天主教。羅塞特自高中時代開始迷戀亨利·米勒的小說,29歲時收購格羅夫出版社后,他獨具慧眼挖掘了被冷落的眾多歐洲文學寶藏,努力出版其他美國出版社不敢觸碰的“禁書”。1960年代是格羅夫出版社的黃金時代,格羅夫成功獲準出版《查特萊夫人的情人》,申訴理由是“集中而生動的性描寫本身并不構成淫穢”,這一事件使美國司法體系放寬了對文學作品中性描寫的容忍度。羅塞特為此自豪,稱之“為美國的清教徒主義打開了一個缺口”。而他自己則于2008年被授予美國國家圖書獎杰出貢獻獎。2012年逝世。
譯者簡介
作者簡介
巴尼·羅塞特(Barney Rosset)
巴尼·羅塞特1922年出生于芝加哥,父親是銀行家、猶太人,母親則信奉愛爾蘭天主教。羅塞特自高中時代開始迷戀亨利·米勒的小說,29歲時收購格羅夫出版社后,他獨具慧眼挖掘了被冷落的眾多歐洲文學寶藏,努力出版其他美國出版社不敢觸碰的“禁書”。1960年代是格羅夫出版社的黃金時代,格羅夫成功獲準出版《查特萊夫人的情人》,申訴理由是“集中而生動的性描寫本身并不構成淫穢”,這一事件使美國司法體系放寬了對文學作品中性描寫的容忍度。羅塞特為此自豪,稱之“為美國的清教徒主義打開了一個缺口”。而他自己則于2008年被授予美國國家圖書獎杰出貢獻獎。2012年逝世。
譯者簡介
張曉意
北京師范大學英語語言文學方向研究生,畢業后翻譯多部英語文學作品。譯著包括石黑一雄《遠山淡影》《小夜曲》,奈保爾《游擊隊員》,歐文·斯通《痛苦與狂喜——米開朗基羅傳》,本·方登《漫長的中場休息》等。
- >
推拿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煙與鏡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月亮虎
- >
姑媽的寶刀
- >
經典常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