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光啟文庫一只革命的手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37195
- 條形碼:9787100137195 ; 978-7-100-13719-5
- 裝幀:80g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光啟文庫一只革命的手 本書特色
一部融哲學智慧和犀利文筆于一體的思想隨筆! 本書是孫周興近年來寫就的隨筆,作為尼采和海德格爾研究的大家,孫教授在書中既論述深刻絕妙的德國思想,又關切蓬勃發展的漢語哲學,還兼及學林掌故與時事評論,充分展現了哲學的智慧和文筆的犀利。
光啟文庫一只革命的手 內容簡介
《一只革命的手(精)/光啟文庫》收錄作者孫周興很近幾年的隨筆、演講、訪談等,凡60篇,內容主要涉及作者多年重點研究的尼采和海德格爾哲學、當代漢語哲學和學界的人與事,以及日常生活世界的事件和感受。書名“一只革命的手”傳達出作者的一個基本信念:無論哲思還是生活,都需要有一種革命性的理想和精神,而所謂“革命”,乃是在“人總是能夠重新開始”意義上講的實存哲學的開創精神。
光啟文庫一只革命的手 目錄
**編 人總是能夠重新開始
哲學到底有什么用
哲學批判與創新思維
哲學如何感動人?
哲學對于人生的意義
哲學讓我們的生活更有趣
人總是能夠重新開始
快樂學習,創造生活
三位大哲三句話
今天我們為何要讀尼采?
人之將瘋,其言不善
哲學和哲學家的身位
關于尼采以及當代藝術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
我們為何還要讀海德格爾?
彼得的海德格爾導論
海德格爾哲學漫談
哲人遠逝,書本此在
現象學的直接性與神秘性
越技術,越孤獨?
何謂人詩意地棲居?
第二編 今天我們怎么做哲學才好?
今天我們怎么做哲學才好?
漢語哲學的做法
實存哲學與現代漢語哲學
張志揚與中國存在主義
譯文的風險還是思想的風險?
關于康德“啟蒙”定義的兩個漢語翻譯
哲學和科學之外的解釋可能性
文化創新到底需要哪些前提?
我們需要什么樣的學術研究?
我們的研究要有幾個轉向
作為心靈治療的哲學
想的與做的現象學
有一種力量叫直接發動
陳銓與戰國時代的尼采
一個遠方的悲劇性的哲學家
人生就像懸崖邊的樹
未來世界的哲學問題
虛擬與虛無
新媒體與社會分層問題
哲學家的半農理想
……
第三編 你說這世上*美好的東西是什么?
光啟文庫一只革命的手 節選
《一只革命的手/光啟文庫》: 哲學到底有什么用?相信在座各位經常這樣被追問過。我們都知道馮友蘭先生的一個莊子式的回答:哲學沒什么用,但因其“無用”而有“大用”。此說仿佛已經成為這個問題的當然答案。我卻想說,這個回答雖然沒錯,也好聽,但很是消極,并不可取,差不多屬于搪塞之舉。你這樣去教導今天的學生,是一定會失敗的。學生會說:幫幫忙哦,我先要“小用”,再談“大用”,如何?這個回答的失敗之處在于:先承認哲學“無用”了,然后想著法子,甚至可以說采取了辯證法的“狡計”,才弄出個“無用之大用”。這樣真的會很被動。我以為,我們一開始就不能認定哲學無用——因為無論從策略上還是從實情上看,這都是不對的。哲學怎么可能“無用”呢? 哲學在今天好歹也算一個“行業”了,總得有套相對穩定的、有力量的說法,努力表彰自己,形成自己的行業標識或口號,從而增強我們行業的自豪感,抵御其他行業的干擾和侵犯。所以在今天南開大學哲學學科恢復重建50周年慶典的美好日子里,趁中國哲學界各路豪杰聚會的機會,我們要整出個說法來。為拋磚引玉,我先說幾條。 **條:哲學教人不死,或者,哲學家不自殺,哲學教人不自殺。這是有統計學上的充分依據的。縱觀中外哲學史,還沒有發現自殺的哲學家。有人反駁說,哲學家尼采雖然沒“肉體自殺”,但可謂“精神自殺”了,不也算自殺了?我說錯,尼采哪里自殺了?尼采甚至不可能“精神自殺”。提倡求生意志的尼采是不可能自殺的。即便是發瘋,也不能全怪尼采,而只能怪讓他染上“腦梅毒”(弗洛伊德的說法)的女人,甚至要怪哥倫布——你沒事跑美洲去干嗎?去就去了,干嗎還帶個梅毒病毒回歐洲來?總之尼采沒自殺,只是發瘋了,瘋了也不死,還活了11年呢。還有人舉出哲學家阿爾都塞,但我認為也是誤解,此公也沒自殺,而是得了精神病,把他老婆給掐死了,自己沒自殺的。唯一一位自殺的西方哲人,大概是當代法國的德勒茲,1995年70歲的德勒茲因不堪肺病折磨而跳樓自殺。但我以為,德勒茲一是因病痛折磨,二是不算嚴格意義上的哲學家,而是既做哲學又做電影的,所以才自殺的。故德勒茲也不構成反證。說到中國,我們知道有個叫王國維的學者自殺了,但王氏算不算哲學家?似乎也是可以討論的,我認為他更多地是個文藝家,所以也不構成對我們所謂“哲學教人不自殺”這個命題的否證。從歷史的經驗看,哲學家不自殺。再說了,我們也可以為此命題立下一道防線:若有小哲學家自殺(我承認這是有可能的),我們就說,那是哲學沒學好——喏,反而證明學好哲學是多么重要。 哲學教人好好活下去,哲學家不自殺,是因為哲學就是“練習死亡”,練著練著就不想死了,或者是把生與死看明白了,就覺得死不可怕,不死也行。天地生死,參悟透了,何所懼哉!所以從歷史上看,哲學本來就是很不錯的行業,做個哲學家蠻好。再從未來的角度看,因為人類諸文明宗教感的全面衰退,哲學越來越有“宗教替代品”的作用了。哲學這個“替代品”在好些方面還勝過了宗教。哲學是論證,宗教是服從。宗教有時候難免不太講理,而哲學是講道理的。人生大大小小的事都需要論證和解釋,論證了就安定了,解開了就釋然了。這時候哲學就大有用場了。 ……
光啟文庫一只革命的手 作者簡介
孫周興,1963年生,浙江紹興人,哲學博士,同濟大學特聘教授、中國美術學院講座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德國哲學和藝術哲學。主要著作有《語言存在論)《后哲學的哲學問題》《以創造抵御平庸》《未來哲學序曲》等。主編有《海德格爾文集》《尼采著作全集》《未來藝術叢書》《未來哲學叢書》等。主要譯作有《林中路》《路標》《尼采》《哲學論稿》《悲劇的誕生》《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權力意志》等。
- >
莉莉和章魚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自卑與超越
- >
推拿